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人类在血型检测中遇到的百年难题,终于破解。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人ABO血型纳米磁珠检测技术与试剂开发”,在理论、技术与工艺三方面获得突破,解决了红细胞不能长期保存的国际性难题,并将结束我国血型检测长期以来只能测定一半血型的局面。

  • 标签: ABO血型 检测技术 破解 基金项目 企业创新 长期保存
  • 简介:建立了商业化种植的NeWLeaf-YTM转基因马铃薯的筛选检测和鉴定的PCR方法.该方法根据马铃薯自身patatin基因作为内源特异参照基因扩增216bp片段,检查模板DNA提取的质量,避免了假阴性结果;同时扩增FMV35S启动子基因225bp片段和PVY-cp基因161bp片段.PCR反应循环参数是94℃2min;94℃40s,55℃60s,72℃60s,35次循环;之后72℃延伸5min.本实验中的F-primer(PVY01-5′)/R-primer(PVY01-3′)引物是针对商业化种植的NewLeaf-YTM转基因马铃薯PVY-cp抗病毒基因而设计的,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可以达到对NeWLeaf-YTM转基因马铃薯鉴定的目的.

  • 标签: NewLeaf-Y^TM 转基因马铃薯 PCR检测鉴定方法
  • 简介:MDR1基因的表达量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呈正相关且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都有过度表达。准确监测肿瘤病人MDR1基因表达情况对选择化疗方案和提高化疗效果有重要作用。在检测MDR1基因表达的方法中RT-PCR检测MDR1的过程中一般使用β肌动蛋白作为外参照,通过计算MDR1cDNA与β肌动蛋白cDNA的比值来表示MDR1基因的表达量。这样只能得到MDR1基因相对β肌动蛋白基因的表达量,而不能测出其绝对表达量。而且扩增

  • 标签: 多药耐药基因 定量检测 RT-PCR法 基因表达 β肌动蛋白 MDR1基因
  • 简介:由于国际上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存在较大争议,因此对没有加施标签予以声明的情况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转基因产品进行检测就显得十分迫切且意义重大.本研究以进口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籽和大豆为材料,通过比较分析外源的CP4-EPSP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表达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出两对不同的引物,采用PCR方法分别对转基因油菜籽和大豆中外源的CP4-EPSPS基因进行了检测.

  • 标签: 抗草甘膦油菜籽 抗草甘膦大豆 CP4-EPSPS PCR CP4-EPSPS基因 检测
  • 简介:基因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新兴技术,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简要概述了基因芯片技术的产生、原理、特点、制作方法和类型,及其在新基因发现中的应用。

  • 标签: 基因芯片 新基因 应用
  • 简介:诺奖得主美国科学家奥利弗·史密斯.与另外两位诺奖得主,发现了如何操纵小鼠的胚胎干细胞,创造了一整套“基因敲除”小鼠方式。为人类攻克某些疾病提供了药物试验模型。他们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DNA重组方面有着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这一突破对21世纪的生物医学研究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使生命科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因此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标签: 基因敲除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胚胎干细胞 美国科学家 试验模型 生物医学
  • 简介:基因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高度平行性、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在对传染病病原体的研究中,基因芯片技术已应用于耐药性相关遗传多态性分析、基因分型、生物种系的遗传进化分析、宿主与病原体相互关系分析、病原体检测等。但在病原体检测方面,与检测细菌相比,基因芯片技术对病毒的高通量检测难度较大。简要介绍了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在病毒性病原体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所采用探针的类型及设计原则、基因芯片杂交结果的影响因素等。

  • 标签: 基因芯片 病毒 检测 鉴定
  • 简介:基因克隆一般分为定位克隆和表型克隆。表型克隆进展较快,主要有消减杂交、代表性差异分析法、mRNA差异显示、DNA转染法及抑制消减杂交法。抑制消减杂交法是1996年报道的一种表型克隆的新方法,是目前寻找差异表达基因的较有效方法,较过去的方法有许多先进之外。本文对此方法的原理及应用作一详细介绍,并与其他方法作简单比较。

  • 标签: 抑制消减杂交 表型克隆 定位克隆
  • 简介:RNAi是指通过双链RNA介导特异性降解靶mRNA,导致转录后水平基因沉默的现象。其作用途径有RdRP依赖的RNAi的途径与非RdRP依赖的RNAi途径2种。利用RNAi的基因敲除技术在dsRNA序列选择、质粒或病毒为载体的dsRNA体内合成、发夹样siRNA的转录、dsRNA的导入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研究人类或其他生物基因组中未知基因及蛋白质的功能等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 标签: RNA干扰 基因敲除 转录后基因沉默 小干扰RNA MRNA
  • 简介:来自生物谷的报道称:2010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在关于“低碳”的提案,据粗略统计约占10%。而关注“低碳”问题,换言之也就是关注民生问题。这对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同时国力不断强大的中国来说,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标签: 转基因 战争 政协委员 低碳 生物
  • 简介: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以细菌16SrDNA和23SrDNA为靶序列筛选引物和探针,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水产食品中肠道致病菌的方法。方法:将致病菌的16SrDNA和23SrDNA全序列进行软件比对,在可变区和恒定区分别设计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和通用性引物,点样于玻片制成基因芯片。致病菌DNA经过通用引物扩增后与芯片上的探针杂交,然后通过扫描图像对结果进行判断。对基因芯片检测的灵敏度进行了评价,并对模拟污染样本进行了实际检测,以验证所建立的方法。结果:设计的4对通用引物在同一条件下能够扩增7种常见肠道致病菌。在均一的杂交条件下能够同时检测单核细胞增生利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弗氏志贺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以鼠伤寒沙门氏菌为对象,本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3cfu/mL,实际检测模拟污染的样本的正确率达到100%。结论:建立的基因芯片系统可以准确而稳定地实现对7种水产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通用检测,为食源性感染的诊治与预防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依据。

  • 标签: 基因芯片 食源性致病菌 水产食品
  • 简介:目的:筛选和鉴定同源盒基因A10编码蛋白(HOXA10)的靶调节基因。方法:以人子宫内膜细胞系AN3CA为实验对象,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方法筛选HOXA10靶基因;采用平端克隆方法构建HOXA10靶基因库;采用DNA序列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HOXA10靶基因。结果:共获得含有HOXA10结合片段的克隆197个,选取插入片段大于100bp的质粒67个进行DNA序列分析,其中含有HOXA10结合序列TTAT的基因16个。结论:初步筛选出16个HOXA10候选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HOXA10的基因调节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同源盒基因A10 靶基因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
  • 简介:基因芯片又称DNA微阵列,分为cDNA微阵列和寡聚核苷酸微阵列.DNA微阵列技术是探索基两组功能的一种强有力工具.扼要介绍基因芯片、表达谱芯片技术和原理,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 标签: 基因芯片 DNA微阵列 表达谱芯片 肿瘤基因组学
  • 简介:基因芯片是近年来产生的一项生物高技术。它是利用原位合成或合成后交联法,将大量的核酸片段有规则地固定在固相支持物如载玻片、金属片、尼龙膜上,制成芯片,然后将要检测的样品用荧光素或同位素标记,再与做成的芯片充分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来分析样品中的信息。基因芯片技术已在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基因点突变及多态性检测、DNA序列测定、寻找可能的致病基因和疾病相关基因、蛋白质作图、基因组文库作图等方面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基因芯片 DNA芯片 DNA微阵列 基因组研究
  • 简介:基因治疗是近年来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因治疗策略的不同而发展为2个分支:一是分子肿瘤治疗,包括肿瘤抑制1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治疗、免疫基因治疗;二是virotherapy。简要综述了肿瘤基因治疗的各种方法及其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标签: 胃癌 基因治疗 进展
  • 简介:目的:以转坛£抗虫基因白桦的不同月份叶片为实验材料,揭示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植物叶片发育及外源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DNA-MSAP方法检测叶片基因组DNACCGG位点甲基化状态,利用Northern杂交技术分析其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转基因白桦叶片基因组DNA同年5~9月总甲基化水平分别为21.95%、29.62%、25.41%、41.39%和47.24%,除7月份稍有波动外,整体呈现随着叶片的成熟和衰老渐升高趋势;全部扩增位点中,半、全甲基化位点比例分别为17.99%和15.19%,在各月份叶片中变化较大,其中半甲基化位点比例分别为10.37%、19.14%、14.92%、17.2%和28.83%,全甲基化位点比例依次为11.58%、10.49%、10.50%、24.11%和18.40%。同一无性系外源基因在当年5~7月表达量最高,8~9月呈下降趋势,与基因组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趋势。结论:转基因白桦叶片的成熟和衰老及外源基因表达量降低均可能与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升高相关。

  • 标签: 转基因白桦 基因组 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 简介:真核基因的转录和转译调控是哺乳类细胞基因表达系统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不仅决定于启动子/增强子的强弱,还与剪接信号、终止信号和poly(A)信号以及质粒的拷贝数等因素有关。另外,在基因治疗的研究中,也已寻找到多种具有组织或肿瘤特异性的启动子,来达到特异性肿瘤基因治疗的目的。

  • 标签: 哺乳类细胞基因表达 启动子/增强子 剪接信号 质粒拷贝数
  • 简介:阐述了酵母表达系统在表达外源基因特别是大分子真核生物基因方面的优越性,分析了由于酵母表达系统的局限性如聚合体的存在、信号肽加工不完全、内部降解等而造成的产物不均一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 标签: 酵母 基因工程 不均一性
  • 简介: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是研究许多生物学过程的分子基础的一条直接、有效的途径。自DDRT-PCR技术建立以来,一系列基于PCR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技术,如SAGE、SSH、RDA和DNA微阵列等相继发展起来,为分析和克隆差异表达的基因提供了更为快速、灵敏的工具。本文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简要综述,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今后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技术的发展方向。

  • 标签: PCR 基因差异表达 抑制消减杂交 代表性差异分析 DNA微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