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被研究出来并且广泛地运用,纳米材料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新型材料,它的出现使很多领域中的难题得到了解决.纳米作为一种直径极小、灵敏度以及选择性超高的特殊材料,已经被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发当中,本文将对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传感器的研制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纳米材料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 简介:丝素蛋白生物材料具有制备工艺条件温和、力学性能可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在组织工程材料等领域中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丝素蛋白应用在组织工程用药物释放支架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中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 标签: 丝素蛋白 组织工程 药物释放 支架
  • 简介: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在带给人们巨大福祉的同时,其潜在的生态毒性效应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并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本文首先从粒径、表面特征、溶解性、吸附性能、催化活性、光学特性和暴露途径方面,论述了影响纳米材料生态毒性的各种可能因素,其次综述了纳米材料生态毒性的作用机理,包括氧化胁迫、配位效应、遗传毒性、机械损伤和遮光效应等,最后分析了今后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态毒性 影响因素 毒性机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根管填充材料在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ZOE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研究组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对比两组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进行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显效40例(80%)、有效7例(14%)、总有效47例(94%),明显优于对照组25例(50%)、13例(26%)、38例(76%),临床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过程中,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根管填充材料 乳牙牙髓病 根尖周病 ZOE糊剂 VITAPEX糊剂
  • 简介:我们大家都熟知“合成寡核苷酸”是指人工制造的一小段DNA,它严格复制了天然DNA,每段寡核苷酸由5′-OH起始,以3′-OH终止。这种“合成寡核苷酸”已作为探针、引物、连接子和基因片段等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而谈及肽核酸(PeptideNucleicAcids,PNA)就不如“合成寡核苷酸”那么熟悉了,PNA是由

  • 标签: 肽核酸 DNA双链 寡核苷酸 天然DNA 连接臂 特异性
  • 简介:灌溉和排涝对于战胜旱、涝灾害,促进农、林、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加强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许多地方都利用排灌机械进行灌溉和排水。掌握中耕排灌机械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益。

  • 标签: 排灌机械 应用
  • 简介:《数字技术与应用》杂志是天津市电子仪表信息研究所主办.反映数字技术、应用研究的科技期刊。国际刊号ISSN1007-9416,国内刊号CN12-1369/TN,邮发代号:6-251,本刊为月刊。本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络媒体全文收录,国内外深有影响。[办刊宗旨]《数字技术与应用》是面向数字科技、高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学术刊物。旨在推广数字新技术、科技新理念,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数字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我刊愿与社会各界合作,携手共进。

  • 标签: 数字技术 专业科技期刊 征稿启示 数字化期刊 邮发代号 中国学术期刊
  • 简介:基因芯片是近年来产生的一项生物高技术。它是利用原位合成或合成后交联法,将大量的核酸片段有规则地固定在固相支持物如载玻片、金属片、尼龙膜上,制成芯片,然后将要检测的样品用荧光素或同位素标记,再与做成的芯片充分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来分析样品中的信息。基因芯片技术已在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基因点突变及多态性检测、DNA序列测定、寻找可能的致病基因和疾病相关基因、蛋白质作图、基因组文库作图等方面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基因芯片 DNA芯片 DNA微阵列 基因组研究
  • 简介:离子液体(ionicliquids)是在室温或室温附近完全由离子组成的有机液体物质。它作为一类新型绿色介质,近年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推动离子液体研究迅速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国际社会对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的强烈愿望,以及离子液体本身的探索价值和应用潜力。

  • 标签: 离子液体 化学分析 绿色化学 储能材料
  • 简介:microRNA(miRNA)是在多种真核细胞和病毒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长约22个核苷酸,在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miRNA可以通过碱基互补与靶基因mRNA的特定位点结合,抑制该蛋白合成或诱导该mRNA降解,在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简要叙述了miRNA的特点和作用机制,并对miRNA在基因表达调控、胚胎干细胞调控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MICRORNA 基因表达 干细胞 免疫 疾病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常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分子,在真核生物体内通过与mRNA的3'非翻译区序列不完全互补结合促使mRNA降解或抑制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miRNA在生物体内参与了细胞增殖与凋亡、生长发育、代谢活化、DNA修复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与多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miRNA的功能研究已发展到其分子机制层面,大量集中于其靶基因的预测和鉴定及调控相关表观遗传因子,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新的线索。我们就miRNA的合成、功能研究及miRNA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做简要综述。

  • 标签: MICRORNA 生物学过程 功能研究 临床应用
  • 简介: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对开展心理护理越来越重视,一致认识应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病人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病人适应和建立对疾病的正常反应性,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每个护士的责任。

  • 标签: 心理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将个体DNA提取出来后,按一定方式进行混合,构成混合DNA样品池。这种混合DNA样品可用于病因未明的遗传性及遗传易感性疾病的研究。在研究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时,发现与染色体9q的D9S922和D9S301位点有相关性。此方法比通常的连锁分析法省时省力。在肿瘤相关基因或责任基因的研究、法医学的个体认定、基因突变的检测等方面均显示出实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DNA池 基因诊断
  • 简介:目前在疫苗研究中,要求新型疫苗不仅能够激发高效持久的免疫应答,而且应易于接种、生产费用低.减毒或无毒的活微生物作为疫苗载体能够激起持久的系统和黏膜免疫反应,批量制备成本较低,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近年来已成为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几种活菌疫苗载体,包括沙门氏菌、卡介苗、耶尔森菌等的研究状况及其在疫苗载体方面的应用.

  • 标签: 黏膜免疫 疫苗 活菌疫苗载体
  • 简介:阿达木单抗是一种抗肿瘤坏死因子α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的结合人肿瘤坏死因子α,阻止其与效应细胞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在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克罗恩病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仅就在这些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阿达木单抗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昆虫在受到刺激或感染之后,在其血淋巴中会产生一种抗菌类物质,称抗菌肽。抗菌肽具有分子小、稳定性好、广谱抗菌、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在农业、医药、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简要综述了昆虫抗菌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现状。

  • 标签: 昆虫抗菌肽 血淋巴 应用现状
  • 简介:目的:调查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方法:对2013年度儿科收治住院患儿782例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抗生素698例,占89.26%,其中送检75例,占10.74%,送检中检出17例,占22.67%;联合用药632例,占90.54%,均为两联用药;头孢甲肟DUI=1.02;应用频率,头孢地嗪占48.38%,头孢甲肟占19.76%,阿奇霉素占15.0%,头孢米诺占11.75%用药更换73例,占10.46%,无效更换70例、药物过敏3例。结论:本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率较高,多为预防性用药,检出率低,用药集中在四种药品之上,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预防性用药预见性、用药安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儿科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成骨蛋白-1(Op-1)是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BMPs)中的一员,具有较强的骨诱导活性,能够在体内、外诱导骨、软骨形成,完成骨修复能力.研究发现Op-1能治愈自体骨不能愈合的缺损,加速骨折愈合,能有效地促进横突体内融合发挥脊柱融合作用.Op-1用作盖髓剂,可以减轻炎症反应,诱导牙本质再生.此外,Op-1还具有抗肾脏纤维化作用,保护肾小球的完整性.

  • 标签: 成骨蛋白 骨诱导 脊柱融合
  • 简介: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可用于癌症、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癌症基因治疗是基因治疗的主要应用领域。过去几年里,全球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未来基因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安全和高效的基因导入系统,它们能将外源遗传物质靶向性地导入特异的细胞。简要综述了基因治疗研究和应用的进展、困难及其发展前景。

  • 标签: 基因治疗 体内疗法 体外疗法
  • 简介:反义核酸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药物、药物靶点确认、探知病理基因的表达。目前对其作用原理的研究集中于其被吸收入细胞的机制、在细胞内的分布、反义核酸序列的最佳长度和性质,并针对体内可能抑制反义核酸活性的影响因素,采取了各种相应的反义核酸优化技术,如对反义核酸的化学修饰、联结高效的转运载体、确定最佳的反义结合位点等,通过这些技术来提高其体内稳定性、跨细胞转运的效率,识别靶序列的特异性,以获得更多更好的反义药物投入实用。

  • 标签: 反义核酸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RNA干扰 核酶 反义结合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