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医学界越来越重视康复学科的发展。因为康复医疗在病人治疗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改善病人的功能障碍,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功能障碍评定、功能障碍治疗、功能障碍训练等来了解这门学科的治疗方法及手段。而人体发育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学科,学好人体发育学对提高康复治疗技术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体发育学 康复治疗 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
  • 简介:DNA甲基化属于一种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发生在CpG双核苷酸序列中的胞嘧啶上,是在DNA甲基转移酶催化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为甲基供体,将甲基转移到胞嘧啶上,生成5-甲基胞嘧啶的一种反应。DNA甲基化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植物DNA甲基化的特征、调控机制,及其对植物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

  • 标签: DNA甲基化 植物发育 调控
  • 简介:小鼠作为发育机制的模式动物,其生殖细胞分化与发育的研究一直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主要综述了小鼠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迁移与增殖的机制,以及原始生殖细胞向生殖细胞的分化,卵母细胞与精子的发生与发育机理,讨论了胚胎干细胞向生殖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以及生殖细胞体外培养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小鼠 生殖细胞 分化 发育
  • 简介:目的:研究外界环境应力刺激对木本植物幼苗根系发育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通过模拟机械振荡刺激中华猕猴桃的试管苗。结果:适度的机械振荡(频率2~3Hz)可促进猕猴桃试管苗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质膜的通透性降低,根尖活力以及根系总长、分根数等指标明显增加;但当振动强度超过一定值(4Hz)后,根系活力的增强效应就受到明显的抑制。结论:植物根系发育对外界应力刺激有较显著的双向效应;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了环境应力影响试管苗根系发育可能的内在机制。

  • 标签: 机械振荡 中华猕猴桃 试管苗 根系活力
  • 简介:影响抗癫病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先前存在的疾病、遗传易感性以及服用抗癫病药物的不同时期。年龄和性别年龄和性别是影响抗癫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抗癫痫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杜兴氏肌肉萎缩(DMD)是一种与X染色体相连的严重退行性遗传疾病,它是由于肌萎缩蛋白的缺乏表达或截断而造成的,肌萎缩蛋白是透膜性蛋白复合物中的一种。肌萎缩蛋白的缺乏可以迅速造成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脏肌的退化。

  • 标签: 肌肉萎缩症 蛋白复合物 脂肪 遗传疾病 DMD 骨骼肌
  • 简介:骨生长肽(OGP)是一个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广泛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血清中.现已发现OGP有两个重要功能:促进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及促进造血作用.目前,动物实验已表明OGP可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

  • 标签: 骨生长肽 功能 骨质疏松症
  • 简介: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应用普贝生引产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11月中80例足月妊娠有引产特征的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普贝生引产,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5.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0.0%,两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显效率为77.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37.5%,两组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应用普贝生引产的临床效果好,可以降低剖宫产率,而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足月妊娠 普贝生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为了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率,探讨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一年内收治住院的6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对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的效果进行客观的统计,并且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32%,其不良反应几率6.4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12%,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疗效显著,且最大程度的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医学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和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后遗症 临床康复 康复治疗
  • 简介:亨廷顿舞蹈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的神经退行性遗传病,由it-15基因外显子1发生CAG三核苷酸重复突变,引发其编码的亨廷顿蛋白多聚谷氨酰胺序列延长所致。突变亨廷顿蛋白导致大脑特定区域产生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机制尚不明确。简要综述了亨廷顿舞蹈发病机制的多种学说。

  • 标签: 亨廷顿舞蹈病 亨廷顿蛋白 神经退行性疾病
  • 简介:随着我国罗非鱼养殖技术的提高,水产养殖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及高营养配方饲料的使用,水体污染程度日益严重,易导致罗非鱼疾病的产生,尤以罗非鱼肝胆综合严重威胁我国罗非鱼养殖业的发展,本文能过现场观察及解剖等形式判断病症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 标签: 罗非鱼 肝胆综合症 解剖
  • 简介: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为l%左右,女性较男性多见,随年龄增加患病率上升.现代中医各家多认为脾肾阳虚为甲减发病的主要病机,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以针灸、膏方、食疗等治法,丰富了甲减的治疗手段,在甲减的认识与治疗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中医药 综述
  • 简介: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在临床上难以治愈.β-干扰素(IFN-β)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抑制生长、诱导凋亡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近年来IFN-β在缓解MS急性发作和延缓病程方面表现出很好的效果,但IFN-β对MS的作用机制却仍不明了.本文简要综述近年来有关IFN-β治疗MS的作用机理.

  • 标签: Β-干扰素 多发性硬化症 免疫治疗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通过用中医的方法研究由于放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的综合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诊治的100名由于患有恶性肿瘤而采取放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0名研究对象化成2个不同的组别.分别是实验组应用中医辨证法治疗50名研究对象,针对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50名研究对象.使用方法是口服药物治疗,疗程为4周,在完成治疗后对比并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愈后的不同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50名研究对象的愈合程度按照我国规定的愈合程度分级可以看出,达到痊愈的研究对象有48名患者,愈后程度达到有效的有2名患者,所以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50名研究对象的愈合程度按照我国规定的愈合程度分级可以看出,达到痊愈的研究对象有9名患者,愈后程度达到有效的有11名患者,无治疗效果的有30名患者,所以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0%.结论用中医的方法,研究由于放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的综合症状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使用传统西医对由于放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的综合症状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 白细胞减少 愈合程度
  • 简介: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单或双节段椎间盘突出29例,对其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并减压手术,观察术前术后的疗效对比.结果:疗效按照术前和术后疼痛及麻木的感觉类比(VAS)评定,术前VAS评分为(5.46±0.56)分,术后1周为(0.8±0.65)分,术后6个月(0.5±0.43)分,在不同时间节点术后与术前相比较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并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疗效明显,可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椎间孔镜椎 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1(hMLH1)、错配修复基因2(hMSH2)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子宫内膜异位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23例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hMLH1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中的甲基化率为39%(9/23),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甲基化率为5%(1/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2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中的甲基化率为8%(2/23),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甲基化率为5%(1/20),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发病有关;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子宫内膜异位之间不存在显著联系。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错配修复基因1 错配修复基因2 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