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裂解性噬菌体在高效防治动植物致病菌(细菌和真菌)、解决耐药性、快速检测等方面效果显著,具备研制新生物制剂条件。文中主要介绍了裂解性噬菌体抗菌优势,探讨了利用其检测致病菌新方法和开发新生物制剂,重点论述了该噬菌体在防治植物病原菌上应用和探索及其面临挑战和问题,旨在说明裂解性噬菌体开发潜力。

  • 标签: 裂解性噬菌体 检测方法 生物制剂
  • 简介:简要回顾了木霉促进植物生长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探讨了木霉促生作用存在问题对策,并对木霉促生作用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木霉 促生作用 促生机制
  • 简介:报道了核菌纲(Pyrenomycetes)炭角菌目(Xylariales)炭角菌科(Xylariaceae)炭墩菌属(Kretzschmaria)3个种:焦里炭墩菌K.deusta,亮色炭墩菌K.lucidula和垫状炭墩菌K.pavimentosa。其中前两种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根据国内采集材料对其宏观和微观特征进行了描述及图示。

  • 标签: 炭角菌科 形态学 分类
  • 简介:通过对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标本馆(HMJAU)、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隐花植物标本室(HKAS)和广东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HMIGD)132份标本宏观形态和微观结构观察,共报道中国球盖菇属[Stropharia(Fr.)Qu61et]真菌14种(包括变种、变型),其中包括1个拟定新种,即黄囊球盖菇[StrophariachrysocystidiaMengT.X.etTolgor];1个新变种,即蚯蚓铜绿球盖菇[Strophariaaeruginosa(Fr.)Quéletvar.earthwormiaMengT.X.etTolgor];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偏孢孔球盖菇[StrophariadorsiporaEsteve-Ray.&Barrasa]和盐碱球盖菇[StrophariahalophilaPacioni];四川省新记录种1个,即亮白球盖菇[Strophariaalbonitens(Fr.)Quélet];吉林省新记录变型1个,即浅黄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rugosoannulataf.luteaHongo];云南和西藏新记录变型1个,即黄褐球盖菇[Strophariaaeruginasa(Fr.)Quéletf.bruneolaHongo]。对已知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显微线条图绘制,编写了分种检索表,对每个种担孢子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标签: 球盖菇属 形态学分类 地理分布 担孢子
  • 简介:报道了产自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2种多孔菌:塔斯马尼亚小集毛孔菌Coltriciellatasmanica和凹形栓孔菌Trometesectypus,2种多孔菌均为中国新记录种,根据所采集材料对这2种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绘图。

  • 标签: 浙江省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多孔菌 分类
  • 简介:花脸香蘑是一种尚待开发野生食药用菌。发酵料、室外荫棚熟料覆土和室内可控出菇试验房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花脸香蘑可以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周年栽培,培养条件为菌丝最适培养温度22~25℃,子实体原基形成温度18~22℃,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18~26℃;菌丝适宜生长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空间相对湿度以60%为宜,子实体原基形成和发育空间相对湿度90%~98%,要求通风良好,覆盖富含腐殖质且透气性、保湿性良好土壤有利于花脸香蘑子实体原基形成和生长发育。

  • 标签: 花脸香蘑 发酵料 熟料覆土 可控出菇试验房 周年栽培
  • 简介:采用MTT法研究了从黄盖鹅膏(AmanitasubjunquilleaS.Imai)子实体中分离纯化羟鬼笔毒肽对胃癌细胞(SGC)和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体外抑制作用,并对H22荷瘤小鼠进行了体内抗肿瘤试验。结果表明:羟鬼笔毒肽对SGC和SMMC-7721体外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但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抑瘤作用,剂量为0.3mg/kg时,抑瘤率可达65.15%。

  • 标签: 黄盖鹅膏 二羟鬼笔毒肽 MTT法 H22荷瘤鼠
  • 简介:在对黑龙江省东部和南部地区木腐菌调查中,发现两种多孔菌:红斑波氏菌(PostialateritiaRenvall)和烟曲色干酪菌(TyromycesfumidicepsG.F.Atk),均为中国新记录种.前者发现于宁安市地下森林公园内松树倒木上,后者采集自虎林市七虎林林场内阔叶树上.根据采集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并对相似种进行了讨论.

  • 标签: 黑龙江省 多孔菌 分类
  • 简介:为充分利用营养没有得到充分吸收栽培过食用菌废弃菌糠、明确在牡丹江地区再利用食用菌菌糠生产黑木耳适宜比例,以灵芝和鲍鱼菇废弃菌糠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配方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培养料中灵芝菌糠体积分数为30%时栽培效果最佳,显著优于参入鲍鱼菇菌糠各种培养料配方(P〈0.01)。因此,可以利用灵芝菌糠废料作为替代料栽培黑木耳使用。

  • 标签: 菌糠 黑木耳 灵芝 鲍鱼菇 栽培
  • 简介:报道了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自然保护区植物专性寄生真菌163种和变种。其中白粉菌1科48种,黑粉菌4科21种,锈菌5科94种,包括内蒙古新记录种3个:银色柄锈菌Pucciniaargentata、点叶薹草柄锈菌P.caricis-hancockianae和早熟禾柄锈菌P.poarum;白粉菌国内新记录寄主10种:渐狭早熟禾Poaattenuata、大黄柳Salixraddeana、锐裂箭头唐松草Thalictrumsimplexvar.affine、绿花山芹Ostericumviridiflorum、山黧豆Lathyrusquinquenervius、沙蒿Artemisiadesertorum、多裂叶荆芥Schizonepetamultifida、地蔷薇Chamaerhodoserecta、库叶悬钩子Rubussachalinensis和西伯利亚还阳参Crepissibirica。文中列出了每种真菌种名、常用异名、寄主植物名称、采集地点标本号。引证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和赛罕乌拉自然博物馆。

  • 标签: 白粉菌目 黑粉菌纲 微球黑粉菌目 锈菌目 内蒙古
  • 简介:在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发现了1种寄生于下垂虫草(Ophiocordycepsnutans)重寄生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135序列分子生物学分析,将其鉴定为枝多头霉(Polycephalomycesramosus)。其孢梗束着生于下垂虫草子实体可孕部,顶部膨大呈球形。本种具有产生单个卵形A型分生孢子顶侧生排列A型瓶梗和能形成分生孢子链B型瓶梗,并在培养基上气生菌丝和孢梗束柄部都观察到梭形、链生B型分生孢子。GenBank中相关种ITS序列与拉丁名可能有误。

  • 标签: 下垂虫草 枝多头霉 ITS序列 重寄生
  • 简介:从植物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根状茎中分离出24株内生真菌,分别对其液体发酵液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筛选出3株内生真菌具有抗菌活性,它们分别属于曲霉属、青霉属和无孢菌类.

  • 标签: 虎杖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物质
  • 简介:臧穆先生一生勤奋、刻苦,在真菌分类与系统学研究领域,对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许多类群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我国牛肝菌目、蘑菇目、腹菌类和部分子囊菌都有深入研究;对苔藓中一些类群也曾开展过分类研究,并有所建树。在牛肝菌目的研究中,先生倾注了毕生精力。

  • 标签: 新物种 生发 真菌分类 子囊菌门 牛肝菌目 担子菌门
  • 简介:综述了食药用真菌降血脂药物研究方法、食药用真菌降血脂机制以及应用前景。食药用真菌从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阻止胆固醇或胆酸吸收或促进其排出以及促进脂类代谢等方面发挥降血脂作用。

  • 标签: 食药用真菌 降血脂
  • 简介:利用已克隆植物R基因NBS序列中保守基序设计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是克隆NBS有效方法。从广东普通野生稻HLW028中克隆出3条序列,经同源性分析均为NBS,序列号为DQ272573~DQ272575。从NCBI中下载普通野生水稻和功能已知水稻NBS—LRR类基因,与本试验所提交NBS进行聚类分析。这些NBS可分为5大类,其中DQ272574是一个新NBS基因类型。从野生水稻中克隆NBS基因存在P—loop、RNBS。A、kin-2、RNBS.B、RNBS—C和PLAL基序。RT—PCR结果表明,培矮64中Pikh表达量比2种野生稻中高。从培矮64中扩增出1个完整读码框cDNA。

  • 标签: NBS.LRR 普通野生水稻 聚类分析 表达
  • 简介:对姬松茸栽培料配方进行了优化选择,并系统地研究了姬松茸栽培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栽培料配方为玉米芯4.5kg/m^2、稻草5.25kg/m^2、牛粪4.65k/m^2、麸皮1.8kg/m^2、石灰0.075kg/m^2、过磷酸钙0.375kg/m^2、尿素0.15kg/m^2、石膏0.15kg/m^2,其产量达到6.29kg/m^2,显著高于对照。栽培料最佳厚度为17.5cm,播种量为6%;播种方式采用2层播,垄式覆土。

  • 标签: 姬松茸 栽培料 栽培工艺
  • 简介:通过文献检索对云芝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云芝含甾体类、三萜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葡糖醇类、蛋白质类、糖类、糖肽类等29个化合物,还含胞外黏性物质(ECMM)、胃蛋白酶抑制剂、真菌激发子、铁黏合螯合剂、环肽、18种人体所需氨基酸和维生素B1、B2、B6铜、铁、钾、锌等10多种人体所需活性微量元素等其他类化合物。云芝具有抗肿瘤、镇痛、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抗衰老、益气解毒、体外抗微生物活性等作用。

  • 标签: 云芝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第十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单位承办,将于2014年3月在北京召开。大会主旨是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大会将从食用菌基础科学、公益技术、专业技术等不同层面开展食用菌科学技术交流。同时应广大食用菌从业者要求,针对食用菌产业生产中出现技术问题,开展技术培训。

  • 标签: 食用菌产业 学术研讨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 持续健康发展 技术交流 农业区划
  • 简介:摘要:胶陀螺[Bulgariainquinans(Pers.)Fr.]作为一种长白山地区食药兼用真菌,在夏、秋季节常见于蒙古栎倒木树桩上。文中将近年来国内外对胶陀螺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现已从胶陀螺中分离得到了苯并[j]荧葸类、azaphilone类、醌类、甾类、萜类、苯丙素类等50多种化合物;在药理活性方面,胶陀螺具有抑菌、抗癌、光敏、抗疟疾、抗氧化、止痒、杀虫、抗血瘀等活性,而其中胶陀螺光敏活性作为其特有的作用一直被关注,并已确定了光敏活性有效组分。

  • 标签: 胶陀螺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