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文中综述了核糖体基因在黏菌分子系统学研究应用现状,并就目前黏菌分子系统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 标签: 黏菌 分子系统学 核糖体DNA
  • 简介:为快速鉴别白灵菇种质资源真伪,对58个供试菌株进行ITS特异性扩增,根据遗传差异选择菌株进行ITS克隆测序,经ITS-RFLP分析和ITS序列分析得知:58个供试菌株,Pl.n0010、Pl.n0020、Pl.n0025、Pl.n0041这4个菌株为杏鲍菇;菌株Pl.n0037是糙皮侧耳;余下53个菌株为白灵菇。结果表明:ITS-RFLP可应用于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间鉴定。

  • 标签: 白灵菇 ITS-RFLP 种质资源 鉴定
  • 简介:文献报道了从冬虫夏草(Cs)同时检出蝙蝠蛾拟青霉(Ph)、中华被毛孢(Hs)和冬虫夏草菌(Os)多个基因型;Cs成熟伴有化学成分改变和僵虫体Hs竞争性菌落形成能力下降。同时检验了Cs成熟过程Os突变基因型生物量变化。应用Southern杂交检验发现:Cs成熟伴有Ph和2组Os基因型生物量显著增加。Os突变基因型ITS片段EcoRⅠ酶切位点缺失。Southern检验发现:未成熟Cs,AT偏倚型菌子座rDNA生物量占绝对优势,僵虫体几乎没有;而GC偏倚型菌则相反。随着Cs成熟,AT型菌僵虫体中大量增加;GC型菌子座逐渐增加,但正向和逆向排列GC型菌总量远低于AT型。研究结果表明:Cs成熟伴有Ph和Os菌显著增加和几个Os突变基因型菌Cs子座和僵虫体差异表达动态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Cs子座萌发和成熟至关重要,为Cs无性世代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 标签: 冬虫夏草 子座 僵虫体 冬虫夏草菌 突变基因型的差异表达 核糖体DNA生物量
  • 简介:真菌自然界物质循环与降解等生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约90%真菌种类仍然未知,且大部分难于分离和培养.因此核酸杂交;核酸序列分析;DNA指纹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被用于真菌分类、鉴定、种群结构、群落多样性研究.本文综述了这几种主要分子生物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其真菌生态学研究应用现状.

  • 标签: 真菌生态 分子生物学技术 DNA指纹分析 应用
  • 简介:改良了神经致幻型毒菌活性色胺类物质比色检测方法。利用白灵菇子实体稀醋酸提取液替代水作为空白对照,检测结果更为客观、准确;筛选到了不使用硫酸显色剂配方,降低了操作过程危险性。探讨了改良比色法毒菌活性色胺类物质半定量和定量检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毒菌总活性色胺类物质半定量检测;结合薄层层析法,还可以用于特定毒素定量检测。

  • 标签: 改良比色法 神经致幻型毒菌 活性色胺 薄层层析
  • 简介:截至2010年,通过对全世界范围蘑菇邮票收集和统计得知,世界上76个国家和地区共发行了蘑菇属24个种计126枚邮票,从中大致了解世界范围上蘑菇属真菌资源分布和栽培状况。

  • 标签: 邮票 蘑菇属 资源
  • 简介:文中对豆酱、酱油、腐乳等主要传统盐腌发酵调味食品真菌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发酵食品生产中有益真菌菌种开发应用以及发酵过程微生态研究提供了数据,并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有害真菌识别与防治提供了相关依据。

  • 标签: 发酵食品 腌酵食品 调味品 真菌
  • 简介:系统回顾了微孢子虫起源进化研究进展及其系统分类现状。近30年来,一些依据SSUrDNA序列、翻译延伸因子1α序列、直系同源蛋白基因树及真菌蛋白质组生命树等研究支持微孢子虫起源于原生生物。但同时大量单基因或多基因系统发育研究又支持微孢子虫起源于真菌。最近一系列独立系统基因组学研究结果,加上罗兹菌门中发现了介于真菌和微孢子虫中间类型近微孢虫菌属(Paramicrosporidium)、线孢虫菌属(Mitosporidium)和噬核菌属(Nucleophaga),进一步支持微孢子虫起源于罗兹菌门噬核菌属谱系。

  • 标签: 微孢子虫门 进化起源 系统分类 罗兹菌门 滑鞭虫门
  • 简介:调查研究中国东部暖温带地区土壤暗色丝孢菌过程,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土壤颗粒平板法分离获得100余株蠕形菌分离物。经纯化培养后,依据形态特征鉴定为3属21种,其中虎尾草平脐蠕孢[Bipolarischlorides(Alcon)Alcon]和小柄凸脐蠕孢[Exserohilumpedicellatum(Henry)Leonard&Suggs]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列出了各蠕形菌种名、采集地、土样号以及菌株号,对2个新记录种进行了详细描述。所有活菌株及干制培养物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 标签: 平脐蠕孢 弯孢 凸脐蠕孢 真菌分类 中国新记录种
  • 简介:从连续26年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玉米和小麦根围采集土样,从中鉴定出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真菌5属19种,包括Glomus属11种:G.caledonium,G.constrictum,G.eburneum,G.ebuaizatum,G.hyderabadensis,G.mossese,G.sinuosum,G.tortuosum,G.versiforme,G.spl,G.sp2;Acaulospora属2种:A.excacata,A.sp;Gigaspora属2种:Gi.margarita,Gi.sp;Scutellospora属3种:S.cerradensis,S.coralloidea,S.pellucida;Archaespora属1种:Ar.leptoticha。

  • 标签: 丛枝菌根真菌 长期定位施肥
  • 简介:利用比色法简便、准确和快速地测定发酵生产古尼虫草菌丝甘露醇含量.结果表明,甘露醇最大特征吸收峰412nm处,质量浓度10~50mg/L范围内线性较好,其回归方程ρ=-0.842+97.329A,r=0.9992;平均回收率100.24%,RSD=0.54%(n=5).样品甘露醇采用水提取法,提取时间2h.甘露醇显色后20min内测定对结果影响不大,测定时要注意排除果糖对测定结果影响.用此法测得发酵古尼虫草菌丝体甘露醇含量为7.4%,RSD=0.24%(n=6).

  • 标签: 古尼虫草 古尼拟青霉 虫草酸 D-甘露醇 比色法 含量测定
  • 简介:应用序列特异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技术分析50株黑木耳栽培菌株遗传多样性。SRAP标记分析过程中发现1条1200bp特异性条带,经回收克隆测序转为SCAR标记。根据序列设计出1对特异性引物,经PCR可以扩增出1000bp大小片段,说明成功构建出了"黑931"指纹图谱。

  • 标签: 黑木耳 SCAR 指纹图谱
  • 简介:《菌物研究》编辑部现已全面采用网上在线投稿,编辑部不再接收邮寄纸稿和电子信箱投稿。投稿时,请您登陆菌物研究主页http://jwri.jlau.edu.cn,点击“作者投稿”,注册您相关信息,然后重新登陆。

  • 标签: 投稿 菌物 在线 系统 电子信箱 HTTP
  • 简介:甾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类很重要天然产物。菌物,甾类化合物不仅种类多样,含量也相当丰富,尤其是由28个碳原子组成麦角甾类化合物更具有代表性,是菌物特征性成分。文中对国内外文献报道菌物麦角甾类化合物种类进行了归纳总结。

  • 标签: 菌物 麦角甾类化合物 种类
  • 简介: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资料,对我国丝盖伞属凹孢亚属Inocybesubgen.Inosperma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确认该亚属8个分类群中国分布,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包括3个中国新记录种:新褐丝盖伞Inocybeneobrunnescens、淀粉味丝盖伞I.quietiodor、蜡盖丝盖伞I.lanatodisca。根据采集材料对此3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绘图,并基于ITS序列,采用贝叶斯法分析了与之相近物种之间系统学关系。基于nLSU序列重建了我国丝盖伞属凹孢亚属系统发育树,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我国该亚属物种与欧洲和北美的近缘种之间区别和联系,初步认为裂盖组为非单系群。

  • 标签: 丝盖伞科 物种多样性 系统发育关系 新记录种
  • 简介:介绍了目前已在木耳属真菌中广泛应用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RFLP、RAPD、AFLP、ISSR、SRAP、SCAR、ITS、IGS),以及这些标记在木耳属真菌系统发育、分类研究、种间和种内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这些标记技术木耳属真菌应用前景。

  • 标签: 木耳属 系统发育 遗传多样性 基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