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杨谦,男,1959年8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专业评委、理事,AppliedMicrobiologyandBiotechnology杂志专业评委,黑龙江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黑龙江省仿生与生物制造学会理事长,黑龙江省发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理事,哈尔滨市绿色食品协会副会长,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泰国蒙格克特王家理工大学(KMITL)理学院应用生物学系客座教授

  • 标签: 中国微生物学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专业 博士生导师 黑龙江省 学科带头人
  • 简介:田呈明,男,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保护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骨干成员,北京林业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1986年本科毕业于西北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2000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00—2004年在日本自然农发研究开发中心、筑波大学、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86—2000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5年回国就职于北京林业大学。

  • 标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森林保护学 西北林学院 研究开发中心 日本农业
  • 简介:刘润进,男,1960年9月生,山东龙口市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二级教授、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菌根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1982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获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晋升副教授;1994年晋升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 标签: 山东农业大学 博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 生物技术
  • 简介:1965年12月17日出生,农学博士,教授,博士L生导师。李玉院士菌物团队食药用菌遗传育种与高效栽培方向带头人,国家援非中心龙头企业“吉海农”科技支撑团队执行人,中组部院士专家咨询团专家,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育种岗位科学家,全国食用菌认定委员会专家。

  • 标签: 专家咨询 遗传育种 高效栽培 食药用菌 科技支撑 龙头企业
  • 简介:阿不都拉·阿巴斯,教授,博士生导师,外籍院士,新疆大学“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衣研究中心”团队学科带头人。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兼任新疆侨联副主席、新疆人社厅和教育厅新疆高校学科组和高评委委员、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即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和地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新疆植物学会副理事长。

  • 标签: 新疆大学 专业委员会 药用植物 博士生导师 学科带头人 西北干旱区
  • 简介:张树庭,国际知名真菌学家,1930年9月生于山西省原平市。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58年和1960年分别获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66—1967年在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澳洲国立大学、英国诺屯翰大学研究及执教。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讲座教授及系主任,兼任香港中文大学海洋科学实验室主任、理学院院长、理工研究所所长。

  • 标签: 香港中文大学 实验室主任 院士 日本东京大学 台湾大学 博士学位
  • 简介:截至2010年,通过对全世界范围蘑菇邮票的收集和统计得知,世界上76个国家和地区共发行了蘑菇属24个种计126枚邮票,从中大致了解世界范围上蘑菇属真菌的资源分布和栽培状况。

  • 标签: 邮票 蘑菇属 资源
  • 简介:文中对豆酱、酱油、腐乳等主要的传统盐腌发酵调味食品的真菌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发酵食品生产中有益真菌菌种的开发应用以及发酵过程微生态的研究提供了数据,并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有害真菌的识别与防治提供了相关依据。

  • 标签: 发酵食品 腌酵食品 调味品 真菌
  • 简介:文献报道了从冬虫夏草(Cs)同时检出蝙蝠蛾拟青霉(Ph)、中华被毛孢(Hs)和冬虫夏草菌(Os)的多个基因型;Cs的成熟伴有化学成分的改变和僵虫体Hs竞争性菌落形成能力的下降。同时检验了Cs成熟过程Os突变基因型生物量的变化。应用Southern杂交检验发现:Cs的成熟伴有Ph和2组Os基因型生物量的显著增加。Os突变基因型ITS片段的EcoRⅠ酶切位点缺失。Southern检验发现:在未成熟Cs,AT偏倚型菌在子座的rDNA生物量占绝对优势,在僵虫体几乎没有;而GC偏倚型菌则相反。随着Cs的成熟,AT型菌在僵虫体中大量增加;GC型菌在子座逐渐增加,但正向和逆向排列的GC型菌的总量远低于AT型。研究结果表明:Cs的成熟伴有Ph和Os菌的显著增加和几个Os突变基因型菌在Cs子座和僵虫体差异表达的动态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Cs子座的萌发和成熟至关重要,为Cs无性世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 标签: 冬虫夏草 子座 僵虫体 冬虫夏草菌 突变基因型的差异表达 核糖体DNA生物量
  • 简介:为快速鉴别白灵菇种质资源的真伪,对58个供试菌株进行ITS特异性扩增,根据遗传差异选择菌株进行ITS克隆测序,经ITS-RFLP分析和ITS序列分析得知:58个供试菌株,Pl.n0010、Pl.n0020、Pl.n0025、Pl.n0041这4个菌株为杏鲍菇;菌株Pl.n0037是糙皮侧耳;余下53个菌株为白灵菇。结果表明:ITS-RFLP可应用于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间的鉴定。

  • 标签: 白灵菇 ITS-RFLP 种质资源 鉴定
  • 简介:在调查研究中国东部暖温带地区土壤暗色丝孢菌过程,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土壤颗粒平板法分离获得100余株蠕形菌的分离物。经纯化培养后,依据形态特征鉴定为3属21种,其中虎尾草平脐蠕孢[Bipolarischlorides(Alcon)Alcon]和小柄凸脐蠕孢[Exserohilumpedicellatum(Henry)Leonard&Suggs]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列出了各蠕形菌的种名、采集地、土样号以及菌株号,对2个新记录种进行了详细描述。所有活菌株及干制培养物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标本室(HSAUP)。

  • 标签: 平脐蠕孢 弯孢 凸脐蠕孢 真菌分类 中国新记录种
  • 简介:从连续26年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的玉米和小麦根围采集土样,从中鉴定出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真菌5属19种,包括Glomus属11种:G.caledonium,G.constrictum,G.eburneum,G.ebuaizatum,G.hyderabadensis,G.mossese,G.sinuosum,G.tortuosum,G.versiforme,G.spl,G.sp2;Acaulospora属2种:A.excacata,A.sp;Gigaspora属2种:Gi.margarita,Gi.sp;Scutellospora属3种:S.cerradensis,S.coralloidea,S.pellucida;Archaespora属1种:Ar.leptoticha。

  • 标签: 丛枝菌根真菌 长期定位施肥
  • 简介:利用比色法简便、准确和快速地测定发酵生产的古尼虫草菌丝甘露醇含量.结果表明,甘露醇的最大特征吸收峰在412nm处,质量浓度在10~50mg/L范围内线性较好,其回归方程ρ=-0.842+97.329A,r=0.9992;平均回收率100.24%,RSD=0.54%(n=5).样品甘露醇采用水提取法,提取时间2h.甘露醇显色后20min内测定对结果影响不大,在测定时要注意排除果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用此法测得发酵古尼虫草菌丝体甘露醇的含量为7.4%,RSD=0.24%(n=6).

  • 标签: 古尼虫草 古尼拟青霉 虫草酸 D-甘露醇 比色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报道了采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中国疣柄牛肝菌属1个新记录种,即假褐疣柄牛肝菌Leccinumpseudoscabrum(Kallenb.)utara.。主要特征为菌肉伤后变红到紫褐色,再到黑褐色,基部菌丝体手触后呈紫褐色;具泡状菌丝,呈栅栏状。比较和讨论了该种与相近种在伤后不同的变色反应及菌丝形态。研究标本存放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 标签: 假褐疣柄牛肝菌 形态 分类 新记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