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报道1由犬小孢子菌感染引起儿童以面部皮疹为主体癣。患儿,女,6,以面部、胸前起黄豆至花生米大小圆形、类圆形水肿性红斑,上有丘疱疹、水疱、痒半个月来诊。曾被误诊为丘疹性荨麻疹、多形红斑,皮疹增多来诊,真菌学检查阳性,真菌培养为犬小孢子菌,口服特比萘芬片、外用特比萘芬软膏后治愈。

  • 标签: 犬小孢子菌 体癣 误诊
  • 简介: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病毒性感染性皮肤病,并可导致严重神经痛等各种并发症。如何凭借最佳治疗策略达到缩短病程,预防感染、降低并发症等目的,需要临床医师不断积累临床经验并优化治疗方法。因此,《中国真菌学杂志》计划于2015~2016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带状疱疹优秀病例征文"。项目以真实病例为蓝本,通过病例征集为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借鉴,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促进和推动我国临床医生在该领域学术水平和诊疗水平。

  • 标签: 带状疱疹 临床医师 感染性皮肤病 真菌学 病例报告 邮寄地址
  • 简介: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皮肤、皮下组织及附近淋巴系统慢性感染性皮肤病。现对我院2002~200935临床资料完整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临床分析 联合治疗
  • 简介:报道由犬小孢子菌引起母女共患体癣2,患者家中饲养宠物猫。因多发性片状红斑2周就诊。取患者皮屑真菌镜检及培养,鉴定为犬小孢子菌,外用联苯卞唑乳膏4周后治愈。

  • 标签: 体癣 犬小孢子菌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科2003~2009期间诊治8名明确诊断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患者临床特征、皮损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皮损组织、骨髓或咽拭子等进行真菌培养菌落及真菌形态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多发生于HIV感染患者或AIDS患者。②皮损可与全身症状同时或先后出现,皮损表现为淡红色丘疱疹、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肤溃疡及血痂。③多伴有多系统损害。④37℃培养呈酵母相,25℃呈菌丝相,皮损组织病理可以看到典型"桑葚样"改变。结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好发于HIV感染患者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常表现为特征性皮疹,皮损组织、骨髓或分泌物于25℃、37℃真菌培养结合皮肤病理是明确诊断关键。

  •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 马尔尼菲青霉病 皮肤 HIV感染
  • 简介:目的报道2误诊为头皮脓肿长期抗生素及植皮治疗失败须癣毛癣菌所致脓癣病患者,分析脓肿和脓癣鉴别要点。方法例1为9男童,头皮外伤后脓肿、溃疡28d,抗生素治疗无效,行植皮术后5d再发生脓肿溃疡。取皮损处断发行10%KOH涂片镜检、培养,发现并分离出致病真菌,沙堡弱琼脂培养基上呈白色粉状菌落,可使含尿素培养基变红,即尿素酶试验阳性,小培养见螺旋菌丝及分隔棒状大分生孢子,鉴定为须癣毛癣菌。2为8女童,头顶脓肿、溃疡24d,抗感染治疗不愈而接受植皮,术后7d再发脓性丘疹。从皮损处标本中发现、分离出致病真菌,上述方法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结果2患者结合真菌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确诊为脓癣,予伊曲康唑100mg/d内服近2个月皮损均痊愈,但供皮区遗留瘢痕和色素改变。结论真菌病原学检查是避免脓癣误诊关键,伊曲康唑内服治疗脓癣有效、安全。

  • 标签: 脓癣 须癣毛癣菌 脓肿 误诊
  • 简介:体癣常经密切接触传染而获得,泛发性体癣目前已较少见。作者见到1由于饲养宠物猫而导致急性泛发性体癣,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犬小孢子菌 体癣 宠物
  • 简介:目的分析11未见明显免疫功能低下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并文献复习。方法回顾分析20041月~201612病理或病原学确诊为肺隐球菌病11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1患者均未见明显免疫功能低下,值得注意是,其中7患者(63.6%)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120多年吸烟史,只有1是体检发现。6初诊误诊,误诊率为54.54%(6/11),最易被误诊为肺癌(5/6)。较少累及肺外器官。影像学表现以两中下肺单发结节最多见,以肺外周,胸膜下为显著;斑片样渗出影相对较少;10结节或肿块边缘均有晕征。胸膜反应性增厚或胸膜牵拉7,周围毛刺和粗条索8;空洞及空腔各111PC患者,9病理确诊,2肺穿刺液涂片找到隐球菌。结论免疫正常PC患者以男性青壮年多发,高血压、肥胖、冠心病、吸烟者为高发人群,影像学以肺下部单发结节多见,结节周围常常有晕征,不光滑。空洞及空腔少见。罕见累及肺外器官,初诊易误诊为肺癌。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 标签: 隐球菌病 免疫功能健全 CT表现
  • 简介: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致菌性眼病,本文报告我院于2011诊治3念珠菌致真菌性角膜炎,这有助于了解本地区该疾病致病菌及主要特点。

  • 标签: 念珠菌 真菌性 角膜炎
  • 简介:目的观察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疗程、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复发情况。方法对典型临床特征及真菌镜检阳性30患儿给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用,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1周,第2-3周改为每晚搽药1次。如患部潮湿或糜烂者,先用生理盐水湿敷1-3d,患部清洁、干燥后使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结果用药后第1周随诊,3021痊愈,综合痊愈率70.0%,7显效,综合显效率23.3%,综合有效率93.3%。用药后第2周随诊,3028治愈,综合痊愈率93.3%,2显效,综合显效率6.7%,综合有效率100%。用药后第3周随诊,30均治愈,综合痊愈率100%。治疗过程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痊愈者停药2周随诊未见复发。结论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是治疗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较较理想外用药。

  • 标签: 萘替芬 酮康唑 皮肤念珠菌病 婴幼儿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5。因发热、咳嗽、咳痰、乏力消瘦2个月余人院。患者20064月1日因劳累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无明显时间规律性,伴咽痛、咳嗽、咳痰,无胸痛,痰为白色黏痰,量20~30ml/d,在当地诊所静滴抗感染药(药物不详)治疗3d后仍不规律发热,咽痛好转,咳嗽、咳痰无减轻,于20064月17日就诊广州市某三甲医院,胸部x线片示双肺间质性病变,左上肺肺大泡形成及纵隔数个淋巴结肿大,未行特殊治疗。为进一步诊治,患者于20065月11日至我院就诊,呼吸科以肺部感染收住院。查血常规白细胞6.47×10^9/L,其中淋巴细胞百分比30.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9.2%,血红蛋白117g/L,血小板331×10^9/L,纯结核蛋白衍生物PPD(-),结核抗体弱阳性,血沉82mm/h;痰未找见抗酸杆菌、真菌,普通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 标签: 咽拭子 非HIV感染 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
  • 简介:目的通过对生活在同一家庭患有体癣患者、家庭成员和所养宠物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人畜共患癣病常见致病菌种以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53月~20091月就诊于我院因接触宠物而致病体癣患者,对其宠物带菌情况进行调查,确诊后给予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或联苯苄唑凝胶,未愈者给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结果共收集15患者,真菌培养结果显示8为石膏样小孢子菌,4为须癣毛癣菌,3为犬小孢子菌。患者皮损真菌培养结果和所养宠物皮损真菌培养结果一致。按上述方法对患者及其宠物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和10只(3只被丢弃)宠物全部治愈。结论15人畜共患体癣,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所致比例最高,其次是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或联苯苄唑凝胶以及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可以有效治疗此类人畜共患皮肤癣菌病。

  • 标签: 体癣 人畜共患 石膏样小孢子菌 须癣毛癣菌 犬小孢子菌
  • 简介:报道155男性农民,因右小腿溃疡4个月余就诊。取其溃疡组织作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真菌培养含氯霉素、放线菌酮和不含氯霉素、放线菌酮沙堡弱培养基27℃都长出白色棉絮状菌落,而在不含氯霉素、放线菌酮条件下生长更好;马玲薯培养基中长出镰刀状大分生孢子,菌种鉴定为茄病镰刀菌。8d后从溃疡处再取标本培养仍为茄病镰刀菌生长。病理切片银染色后发现念珠状分隔菌丝,用透射电镜对病变组织内菌体形态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予伊曲康唑口服治疗,但患者未复诊而失访。

  • 标签: 茄病镰刀菌 溃疡 超微结构
  • 简介:以真菌性皮肤病为,试从诊断性评价视角论述该课程教学实践要点和具体教学策略,对医学生进行了科学、公正、客观评价。同时,对涉及诊断性评价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和反思,说明将诊断性评价适时纳入医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重要性和必要性。

  • 标签: 教学评价 诊断性评价体系 皮肤性病学 真菌性皮肤病
  • 简介:患者女,21,因声嘶2个月于20073月20日入院、患者于20071月感冒后出现发热、咳嗽,3d后出现声嘶,当地医院予抗感染治疗和糖皮质激素治疗2个月无效(具体用药不详),声嘶渐加重至失声。入院查体、化验检查均未见异常,电子鼻咽喉镜查示:双声带充血,前中部白色伪膜样物附着,左声带肥厚,声门闭合欠佳,

  • 标签: 烟曲霉 感染 病例报告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因左膝部反复出现皮损,渐扩大13a就诊。13a前左膝部皮肤曾经发生过碰伤,导致局部红肿,未治疗而自愈。之后每年春、夏季节左膝部皮肤发红、伴瘙痒并逐渐扩大。曾在当地医院按“风湿性关节炎、湿疹”等对症治疗,口服泼尼松、吲哚美辛(商品名“消炎痛”)、特非那定等药,外用复方地塞米松霜(商品名“皮炎平”)、复方酮康唑霜(商品名“皮康王”)等,皮损好转。

  • 标签: 体癣 难辨认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非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病临床特点提高对非HIV患者马内菲蓝状菌病认识。方法分析并总结9马内菲蓝状菌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结果6无基础疾病,3基础疾病,6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5患者骨损坏,2皮疹,淋巴结肿大7,贫血7,脾增大7,肝大5,体重下降5,6患者接受抗结核或非结核治疗。最后有6患者治愈或好转,3死亡。结论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用是非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主要原因。非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早期诊断困难,尤其需与结核病等疾病相鉴别。抗真菌治疗与患者预后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马内菲青霉菌 非艾滋病患者 播散真菌感染 马尔尼菲蓝状菌
  • 简介: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capsulatum)是一种深部真菌,可引起人体深部组织胞浆菌病。最近我们从1患者骨髓涂片瑞氏染色、PAS染色、骨髓病理活检检出组织胞浆菌,现予报道。

  • 标签: 组织胞浆菌病 两性霉素B 治疗
  • 简介:报道阴囊花斑糠疹1,表现为阴囊散小片状淡红斑、覆细小鳞屑、伴瘙痒。皮屑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确定为花斑糠疹,抗真菌治疗后痊愈。

  • 标签: 花斑糠疹 阴囊 马拉色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