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报道以反复多发脓肿为表现的播散型隐球菌病患者1例。患者男,68岁,因"全身反复多发性脓肿1a,伴低热2个余"入院,该患者以背部脓肿起病,反复发作累及肺部、骨骼、皮肤等多部位,多次组织及血标本病原学检查、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均阴性,给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后在右髂部脓肿切开组织物中培养到新生隐球菌。经脓肿切开引流及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后,脓肿消退,症状消失,改用氟康唑联合氟胞嘧啶治疗4个月后停药,并已随访至今7个,患者未有发热及新的脓肿出现。

  • 标签: 多发脓肿 播散型隐球菌病 新生隐球菌
  • 简介:目的报道2例误诊为头皮脓肿经长期抗生素及植皮治疗失败的须癣毛癣菌所致的脓癣病患者,分析脓肿脓癣的鉴别要点。方法例1为9岁男童,头皮外伤后脓肿、溃疡28d,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行植皮术后5d再发生脓肿溃疡。取皮损处断发行10%KOH涂片镜检、培养,发现并分离出致病真菌,沙堡弱琼脂培养基上呈白色粉状菌落,可使含尿素培养基变红,即尿素酶试验阳性,小培养见螺旋菌丝及分隔棒状大分生孢子,鉴定为须癣毛癣菌。例2为8岁女童,头顶脓肿、溃疡24d,抗感染治疗不愈而接受植皮,术后7d再发脓性丘疹。从皮损处标本中发现、分离出致病真菌,经上述方法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结果2例患者结合真菌学检查临床表现确诊为脓癣,予伊曲康唑100mg/d内服近2个皮损均痊愈,但供皮区遗留瘢痕色素改变。结论真菌病原学检查是避免脓癣误诊的关键,伊曲康唑内服治疗脓癣有效、安全。

  • 标签: 脓癣 须癣毛癣菌 脓肿 误诊
  • 简介: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成立20学术论坛暨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1116—17日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召开。会议开幕式由王述民副理事长主持,名誉理事长董玉琛院士致开幕词,刘旭理事长做了“团结协作,再接再励,为普及提高作物种质资源科学技术而奋斗”的主题报告,遗传资源分会挂靠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所长致欢迎词。

  • 标签: 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农学会 遗传资源 学术论坛 中国农业科学院 作物种质资源
  • 简介: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小麦生产,提高小麦耐盐性是应对土壤盐渍化的主要途径之,耐盐种质资源是耐盐性遗传改良的材料基础。本研究以小麦为材料,筛选芽苗期耐盐性鉴定评价的适宜NaCl浓度,明确了小麦芽耐盐性鉴定的最适NaCl溶液浓度为1.2%,苗期耐盐性鉴定的最适土壤NaCl浓度为0.8%。用该盐浓度胁迫处理321份小麦材料,获得芽高耐盐材料21份,占供试材料的6.5%;苗期高耐盐材料18份,占供试材料的5.6%;芽苗期均为高耐盐的材料2份,分别是中作60115冀麦号。

  • 标签: 小麦 耐盐鉴定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目的应用反向线点杂交技术(reverselineblothybridization,RLB)快速鉴定临床常见的曲霉属毛霉目真菌。方法收集我院真菌真菌病研究中心保存的5种曲霉菌(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7种毛霉目真菌(冻土毛霉菌、总状毛霉菌、卷枝毛霉菌、少根根霉、小孢根霉、微小根毛霉、伞状犁头霉),共计98株菌株。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菌株进行PCR扩增,用12个真菌种特异性探针与扩增后产物进行反向线点杂交。将RLB结果与真菌传统形态学鉴定结果、ITS区DNA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RLB可以正确鉴定98株实验菌株,与形态学方法ITS区测序方法鉴定结果100%致,种特异性探针之间未见交叉杂交,显示出该方法的高度敏感性特异性。8株阴性对照菌株(白念珠菌、茄病镰刀菌、尖端赛多孢、马尔尼菲青霉、疣状瓶霉、棒曲霉、日本曲霉以及雅致小克银汉霉),使用RLB方法无法鉴定。通过烟曲霉基因组DNA浓度10倍倍比稀释法验证RLB的敏感性为1.8×10-3ng/μL。结论RLB技术为实验室早期快速诊断、鉴定临床常见的曲霉属毛霉目真菌提供参考。

  • 标签: 曲霉 毛霉 PCR 反向线点杂交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科2003~2009间诊治的8名明确诊断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皮损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皮损组织、骨髓或咽拭子等进行真菌培养的菌落及真菌形态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多发生于HIV感染患者或AIDS患者。②皮损可与全身症状同时或先后出现,皮损表现为淡红色丘疱疹、坏死性丘疹、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皮肤溃疡及血痂。③多伴有多系统损害。④37℃培养呈酵母相,25℃呈菌丝相,皮损组织病理可以看到典型的"桑葚样"改变。结论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好发于HIV感染患者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常表现为特征性皮疹,皮损组织、骨髓或分泌物于25℃、37℃真菌培养结合皮肤病理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 马尔尼菲青霉病 皮肤 HIV感染
  • 简介:选取19个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对8个小麦育种亲本进行成株苗期抗叶锈病鉴定及基因推导,同时利用与24个抗叶锈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31个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检测。推测出L83#-5与L83#-6含有Lr1,可能含有Lr2cLr42;L/PL2003-1含有Lr1,可能含有Lr2c、Lr28Lr42;贵农13号可能含有Lr28;92R137可能含有Lr2cLr28;L201含有Lr1,可能含有Lr2c、Lr16Lr28;TM可能含有Lr41其他抗叶锈基因。研究结果表明,测试的8个小麦育种亲本中TM的抗叶锈性最好,具有很好的抗叶锈病应用潜力,可作为小麦抗叶锈病育种的重要抗源。

  • 标签: 小麦育种亲本 抗叶锈基因 基因推导 分子检测
  • 简介:股癣是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的真菌感染性疾病。为人体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之。其病原菌的构成与分布存在地区与环境的差异。掌握它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对科学预防治疗该病具有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对2005来本科就诊的股癣患者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股癣 病原菌 发病情况
  • 简介:目的了解实验所用常见致病真菌能否在常用医用原材料上生存及生存时间。方法选择8种常见致病真菌,活化后将它们分别接种在5种常用的医用原材料上,接种后及以后的每24h将接种有真菌的医用材料放入巯基乙酸盐液体培养基中并观察能否生存,记录存活时间。结果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在棉布、纸板、铁皮、玻璃表面存活25~28d,在地板胶表面存活14~15d;新生隐球菌在棉布、纸板、铁皮表面存活24~27d,在玻璃地板胶表面存活14~18d;茄病镰刀菌在上述5种材料上存活22~27d;石膏样小孢子菌在棉布、纸板、铁皮玻璃表面存活20~27d,在地板胶表面存活8d;申克孢子丝菌在棉布、纸板、玻璃地板胶表面存活17~24d,在铁皮表面存活10d;白念珠菌在棉布、纸板、铁皮地板胶表面存活15~20d,在玻璃表面存活4d;犬小孢子菌在棉布、纸板、铁皮、玻璃地板胶上存活时间分别为10d、9d、3d、2d1d。结论实验所用各种真菌在医用原材料上都能存活,其时间长短不仅与菌种有关,还与所存在的材料有关。真菌在吸水性强、表面粗糙的材料(棉布、纸板)上的平均存活时间长于在吸水性差、表面光滑的材料(玻璃、铁皮地板胶)。

  • 标签: 真菌 生存时间 材料
  • 简介:目的构建白念珠菌FLO8基因突变株。方法将白念珠菌FLO8基因插入pCP20质粒载体ADH1启动子之后,通过定向诱变获得FLO8基因R209T、A311T、654Ter、G723R、T751D突变质粒载体,再通过同源重组技术将带有FLO8突变的基因片段整合至SN152flo8/flo8菌株的ADE2位点。结果通过测序鉴定FLO8基因突变质粒载体构建成功;通过PCR验证表明突变FLO8基因整合到SN152flo8/flo8菌株的ADE2位点。结论以pCP20质粒为载体,通过定向诱变、同源重组等技术,可以高效构建白念珠菌FLO8基因突变株。

  • 标签: 白念珠菌 FLO8基因 突变株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5岁。因发热、咳嗽、咳痰、乏力消瘦2个余人院。患者200641日因劳累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无明显时间规律性,伴咽痛、咳嗽、咳痰,无胸痛,痰为白色黏痰,量20~30ml/d,在当地诊所静滴抗感染药(药物不详)治疗3d后仍不规律发热,咽痛好转,咳嗽、咳痰无减轻,于2006417日就诊广州市某三甲医院,胸部x线片示双肺间质性病变,左上肺有肺大泡形成及纵隔数个淋巴结肿大,未行特殊治疗。为进步诊治,患者于2006511日至我院就诊,呼吸科以肺部感染收住院。查血常规白细胞6.47×10^9/L,其中淋巴细胞百分比30.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9.2%,血红蛋白117g/L,血小板331×10^9/L,纯结核蛋白衍生物PPD(-),结核抗体弱阳性,血沉82mm/h;痰未找见抗酸杆菌、真菌,普通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 标签: 咽拭子 非HIV感染 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
  • 简介:目的了解近19间上海地区脓癣的发病情况、病原菌及其变迁。方法选取头皮屑及头发真菌直接镜检阳性(或)真菌培养为皮肤癣菌者,记录其临床表现、感染方式及动物接触史等。结果头癣患者1009例,其中男性437例,女性572例;年龄20d-93岁,平均10.44岁;脓癣114例(11.30%),其中男性44例,女性70例。年龄20d~68岁,平均10.60岁,5~10岁最多见(45.61%),其次为5岁以下儿童(31.58%)。感染方式:发内型48例,发外型66例。真菌培养阳性的脓癣95例,其中犬小孢子菌29例(30.53%)、紫色毛癣菌21例(22.11%)、须癣毛癣菌19例(20.00%)、红色毛癣菌15例(15.79%)、断发毛癣菌7例(7.37%)、石膏样小孢子菌4例(4.21%)。脓癣的发病呈上升趋势,须癣毛癣菌脓癣尤为显著。结论上海地区脓癣主要发生于10岁以内儿童,犬小孢子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发外型感染较发内型多见。

  • 标签: 头癣 脓癣 皮肤癣菌
  • 简介:目的了解目前本地区儿童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菌种构成。方法对20151~20161来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131例浅部真菌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1例浅部真菌病患儿中,足部浅部真菌病最多,为47例(35.9%),其次是躯干部(除外股部)32例(24.4%),指(趾)甲24例(18.3%),股部12例(9.2%),手部9例(6.9%),头部7例(5.3%);男孩84例(64.1%),女孩47例(35.9%),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孩年龄8~14岁,女孩年龄3个~14岁;在分离出的96株菌株中,红色毛癣菌最多(37株,38.5%),其次是白念珠菌(28株,29.2%)犬小孢子菌(12株,12.5%),其他还有马拉色菌3株,热带念珠菌2株,其他念珠菌属10株,絮状表皮癣菌1株,须癣毛癣菌1株,未分类真菌2株。结论131例儿童浅部真菌病中,足部浅部真菌病最多;致病菌种以红色毛癣菌、白念珠菌为主。

  • 标签: 儿童 浅部真菌病 病原真菌
  • 简介:突变体是基因功能研究品种改良的重要材料。本研究对个中品661EMS诱变的株型突变体(it1)进行了表型生理鉴定,旨在为该突变体的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株型紧凑,节间缩短,叶片变小呈深绿色且皱缩;突变体高度降低为野生型的2/3,但节间数目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别,说明it1株高降低是由每个节间长度缩短造成的,与节间数目无关;突变体的分枝数、荚数、粒数、叶柄长度及夹角、百粒重等产量性状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野生型。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木质素的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本研究结果为控制突变相关基因的定位、图位克隆功能分析以及育种利用提供了优良种质理论依据。

  • 标签: 大豆 EMS 株型 突变体
  • 简介:随着医学界对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两种疾病的患者生存期延长,但是广泛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特别是口腔念珠菌感染为其中种最常见的感染。本文对20036-20066间,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住院的87例天疱疮133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进行口腔念珠菌检查、随访,旨在了解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现状及其规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念珠菌病 口腔天疱疮 大疮性天疱疮
  • 简介:研究新疆冬小麦萌发对旱胁迫的响应,并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为小麦萌发抗旱品种的评价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20%PEG-6000胁迫剂并利用位于5BS染色体上的功能标记TaNRX-a1TaNRX-b1分别进行萌发抗旱鉴定分子标记检测,从而对83份新疆冬小麦品种(系)进行萌发抗旱性综合评价。测定小麦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数、最长根长、苗高胚芽鞘长度7个指标,结果表明,旱胁迫均值较对照处理分别下降30.86%、23.91%、31.37%、0.43%、31.07%、50.27%6.61%。在83份新疆冬小麦品种(系)中TaNRX-aTaNRX-b变异类型频率分别占83.1%16.9%。具有种子萌发高抗旱能力等位变异TaNRX-a为优势等位变异。在种子萌发高抗旱能力的优势等位变异TaNRX-a变异类型的材料中地方品种、引进品种自育品种的分布频率依次为93.8%、82.1%79.5%。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及分子标记检测相结合表明,抗旱性最强且具有TaNRX-a变异类型的品种(系)有昌冬5号、旱洋麦、卡衣木红、纳瓦提然高加索。相关性分析表明,胚芽鞘长、最长根长分别与萌发综合评价值D值的相关性较大分别为0.557、0.516,可作为小麦抗旱性快速鉴定指标。本研究将表型分子标记相结合,能更有效地评价小麦萌发抗旱能力。

  • 标签: 小麦 萌发期 抗旱性 隶属函数法 功能标记
  • 简介:由冉玉平教授负责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临床研究新进展》(编号2006—04012-007)于2006419—26日在成都举办。该项目从1998至2002已成功举办了6,冉教授作为“国际新发性传染病研究员”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做了2多医学真菌研究,20063又赴荷兰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CBS)接受3的全球真菌学高级研究班培训。邀请国内知名真菌学专家,将国外真菌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融入到传统真菌班是本项目的主要特色。

  • 标签: 皮肤真菌病 医学教育 真菌学 临床 基础 讲习班
  • 简介:蓉城的3春意盎然,由冉玉平教授负责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临床研究进展讲习班》(编号2009-04—12060)于2010325—29日在成都顺利举办。该项目从1998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1,在我国皮肤性病学及医学真菌学同行中享有盛誉。邀请国内外知名真菌学专家,将国内外真菌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融入到传统真菌班是我们的办班宗旨,

  • 标签: 皮肤真菌病 医学教育 讲习班 国家级 临床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