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分子标记由于能够反映DNA水平上遗传变异而成为研究遗传多样性重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高粱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并阐述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种质创新中应用方向,提出了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高粱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尚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内容。

  • 标签: 高粱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质创新
  • 简介:利用TP-M13-SSR分子标记方法,构建27份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在12个SSR位点指纹图谱,并运用条码技术生成其分子身份证。12对引物共获得251个等位基因,平均21个。引物多态性好,仅用引物CH05b06即可区分全部供试材料。27份苹果材料在12个SSR位点遗传多样性、多态性信息含量和位点杂合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6620~0.9455、0.6327~0.9211和0.6538~0.9319。基于CH05b06位点处获得指纹谱图即可得到每份供试材料独有的分子身份证。TP-M13-SSR分子标记技术适用于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指纹图谱构建,利于分子基础数据库积累。基于苹果种质资源TP-M13-SSR指纹图谱可获得每份苹果种质资源独有的分子身份证。

  • 标签: 中国原产 苹果属 TP-M13-SSR 分子身份证
  • 简介:足癣是皮肤癣菌引起足部真菌感染,中医称之为“脚湿气”。近年来中医治疗足癣疗效明显,取得一定进展。该文就有关中医外治方法及其疗效评价进行概述。

  • 标签: 足癣 中医 外治法
  • 简介:确定客观、合理耐热性评价指标,评价不同品种蔬菜耐热性强弱,对其耐热性机制研究及耐热性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以不同耐热性茄子品种为材料,测定苗期耐热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耐热性指标的权数,通过模糊数学原理对茄子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热害指数、恢复指数、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对耐热性影响较大,其权重依次为:0.2500、0.2500、0.1092、0.1092、0.1092。综合评价结果为茄子品种友谊一号耐热性最强,F-762茄子耐热性居中,古田紫长茄耐热性最弱,与田间自然高温鉴定结果一致,表明此方法对茄子苗期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有较好适用性,可用于大批量品种耐热性鉴定。

  • 标签: 茄子 苗期 耐热性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判
  • 简介:烟曲霉是侵袭性曲霉菌病重要病原菌之一,它通过产生无性分生孢子进行感染。孢子生存能力极强,能在多种微生物培养基上和环境条件下生长。现对烟曲霉无性产孢基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 标签: 烟曲霉 无性产孢 基因调控
  • 简介:为了研究花生EMS诱变后代变化趋势,以期得到有益变异和创造新花生种质,本研究以2个花生品系花U416、花U606为供试诱变亲本,利用0(CK)、0.5%、1.0%、1.5%、2.0%5个EMS浓度直接注入花生花器得到诱变后代,分析M1、M2农艺性状与品质变化,结果表明,EMS对2个花生品系诱变效应明显,2个品系畸变率随EMS浓度增加而增大;EMS注入的当代植株结实率和M1出苗率均低于对照,2个品系M2均产生了多种类型突变植株,突变性状大部分可以稳定遗传。而这些遗传多样性突变材料,为花生种质创新及品种遗传改良提供基础性材料。

  • 标签: 花生 EMS 突变体
  • 简介:小麦纹枯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主要土传病害。培育、推广抗纹枯病小麦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方法。普通小麦中抗源匮乏,严重制约抗纹枯病小麦育种进展。为发掘人工合成小麦中纹枯病新抗源,本试验通过人工接种、抗病鉴定方法,在江苏省和北京市两地,对来源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102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品系,进行4年纹枯病抗性多环境鉴定。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小麦品系间对小麦纹枯病抗性存在差异,在其中进行小麦纹枯病抗源筛选是有效。与普通小麦品种扬麦158、扬麦12相比,这102份人工合成小麦大部分对纹枯病抗性表现抗或中抗水平,其中一些品系在多年多点鉴定中表现稳定抗性,如ZC93、ZC111、ZC112、ZC123、ZC172、ZC206和ZC221表现为抗病水平,病情指数低于目前最好普通小麦抗源,可作为抗纹枯病小麦育种新抗源。

  • 标签: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小麦纹枯病 抗性 病情指数
  • 简介:目的构建烟曲霉kipA基因突变株。方法通过In-Fusion技术将kipA基因上下游基因与抗性基因顺序链接,以潮霉素抗性基因替换靶基因,达到用同源重组手段敲除烟曲霉kipA基因目的,以realtime-PCR对基因突变株进行鉴定和验证。结果RT-PCR结果显示,成功构建烟曲霉kipA基因突变株。结论烟曲霉kipA基因突变株构建,为后续烟曲霉极性生长与血管侵袭性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 标签: 烟曲霉 kipA基因 极性生长
  • 简介:目的总结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隐球菌脑膜脑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单位近20a来收治免疫功能正常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对应护理策略与方法。结果收治109例患者均有病原学依据,所有患者都存在头痛呕吐等症状,37例患者脑膜刺激征阳性,对这些危重患者需要进行特殊颅高压护理;所有患者均有真菌学诊断指标。两性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仍然是主要治疗药物,每种药物副作用需要护理重视。腰穿后鞘内注射抗真菌药物,包括腰椎置管在内各种脑脊液引流与分流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手段,需要给予熟练护理配合和术后观察。结论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均具有危重中枢症状,药物治疗和各种操作治疗都具有不同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需要采取对应护理方案,以更好地提高疗效。

  • 标签: 隐球菌 脑膜炎 免疫正常 护理
  • 简介:SCoT是一种新型目的基因分子标记,该标记不仅能获得与性状联系紧密目的基因,而且能对性状进行跟踪,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植物研究。本文概述了SCoT标记原理、引物设计方法及特点,并从PCR反应体系建立与优化、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种质鉴定与指纹图谱构建、基因差异表达与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等方面总结了SCoT标记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该标记发展应用前景。

  • 标签: SCoT 种质鉴定 遗传多样性 图谱构建 基因差异表达
  • 简介:SsDREB是从盐地碱蓬克隆获得一个DREB2类转录因子,其表达受高盐和干旱诱导,而对ABA和低温处理反应不明显。本研究将SsDREB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构建融合表达载体并在洋葱表皮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SsDREB编码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中;酵母转录激活实验证明,SsDREB能特异性结合DRE顺式作用元件,并激活下游报告基因表达;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SsDREB基因在35S启动子驱动下转入烟草中,获得转基因植株对干旱和盐胁迫抗性均显著提高;为研究SsDREB过量表达提高转基因烟草抗旱、耐盐能力分子机制,选取烟草中与提高质膜稳定性、消除活性氧和渗透平衡相关8个逆境胁迫相关基因,以烟草α-tublin基因做为内参,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这8个基因在转基因烟草和对照烟草中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这8个基因都受外源SsDREB基因调控,其中6个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植株。

  • 标签: SsDREB基因 亚细胞定位 酵母单杂交 遗传转化 烟草 抗逆分子机制
  • 简介:采用10个ISSR分子标记对地理来源不同33份绿豆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0个引物在33份绿豆种质间共扩增出118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5条,多态性位点比例为98.18%;供试绿豆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50~0.98之间,平均0.68。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82时,供试种质分为4个ISSR类群(ISSRGroups,IGs),第Ⅰ类群包括产地为黑龙江、吉林共9份和河北1份绿豆种质资源,第Ⅱ类群包括河南、山西和陕西所有和河北4份绿豆种质资源,第Ⅲ类群为来自泰国5份绿豆抗虫资源,第Ⅳ类群包括山东和内蒙古各2份绿豆资源;ISSR类群划分与绿豆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绿豆 ISSR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目的评价泊沙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维普以及会议论文集等截止至2014年12月所有关于泊沙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同时追查相关参考文献。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运用ReviewManager5.2及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共14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泊沙康唑与对照组药物相比,能有效降低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IFI)发生率[RR=0.41,95%CI(0.27,0.63),P〈0.00001],尤其在预防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方面,其疗效优于氟康唑(P〈0.0001);预防IFI相关死亡疗效优于对照组[RR=0.32,95%CI(0.15,0.67),P=0.002〈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因不良反应中止治疗发生率、全因死亡率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泊沙康唑与氟康唑相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泊沙康唑可作为两性霉素B脂复合物、氟康唑、伊曲康唑等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良好替代药物,能更有效地预防真菌感染,减少IFI相关死亡率,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泊沙康唑 侵袭性真菌感染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为了揭示云南薏苡种质资源多样性,发掘薏苡资源中有益基因,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收集65个薏苡种质资源13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云南薏苡资源存在丰富遗传多样性,其中栽培种分枝数和分蘖数遗传变异系数分别达到57.4%和47.5%,野生种百粒重遗传变异系数达到60.4%。应用主成分分析将云南薏苡13个性状简化为7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5.67%,以叶片宽因子贡献率最高,为49%。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65份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16.21水平上聚为5个大类,可区分为株高较矮叶片较短型、株高较高叶片较长型以及3个特殊型。

  • 标签: 云南薏苡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 简介:利用以栽培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加工番茄M82)为背景创建L.pennelliiLA716渐渗系群体(ILs,introgressionlines),对7个番茄果实主要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果实性状可简化为3个主成分,分别为果实质量因子、果形因子和品质因子,累计贡献率85.435%。利用欧式距离,类平均法可将77份渐渗系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包括70个渐渗系材料,在D=17.53水平又可将第Ⅰ类群分为2个亚群,果实性状较好材料主要集中在这个类群中;第Ⅱ类群包括1个材料,说明此材料独特性;第Ⅲ类群包括6个材料。

  • 标签: 渐渗系 果实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为研究小麦近缘属种耐低磷特性,本试验通过砂培法,以9种山羊草为供试材料,对低磷和正常供磷2个处理下山羊草苗期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根干重、相对生物量、相对根长、相对根冠比、相对磷积累量、相对磷吸收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山羊草对低磷胁迫反应存在一定差异。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根干重、相对生物量和相对磷积累量可作为耐低磷基因型山羊草筛选指标。筛选结果表明,双角、粘果、小伞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为耐低磷型山羊草,尾状山羊草为磷敏感型山羊草。

  • 标签: 耐低磷 山羊草 基因型 筛选 主成分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扁桃酸代谢对新生隐球菌毒力作用影响。方法采用套叠PCR方法,构建扁桃酸消旋酶、扁桃酸脱氢酶及过氧化氢铜胺氧化酶基因重组片段,利用基因枪将重组片段转入新生隐球菌JEC21,应用PCR筛选、DNA测序等方法对阳性克隆子进行筛选与鉴定。体外观察并检测突变菌株对多种应激条件应答反应。结果成功构建了新生隐球菌JEC21扁桃酸消旋酶、扁桃酸脱氢酶及过氧化氢铜胺氧化酶基因缺陷菌株(mreΔ,lmdΔ,pcaoΔ),发现缺陷菌株mreΔ对于毒力功能影响不大,pcaoΔ、lmdΔ在高温、高渗、氧化应激等方面毒力减退,而黑色素分泌增加。结论扁桃酸代谢参与介导新生隐球菌毒力作用调控,但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扁桃酸 应激应答
  • 简介:采用形态学标记方法,对来源于内蒙古7个不同生态区49份扁蓿豆野生材料进行了花性状变异分析。对花萼长、花萼直径等12个性状进行系统调查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扁蓿豆材料间花性状变异系数幅度最大为花序长,其变异系数高达79.12%,变异幅度最小为花萼直径,其变异系数为3.82%;主成分分析表明,花性状中前7个主成分反映了总信息量85.465%,花序长、花序轴长、花冠长度、花序结荚数、花序种子数、花色和小花柄长等7个性状是造成扁蓿豆花性状变异主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花性状间多数呈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聚类分析将49份材料分为6类,花性状变异性相同或地理来源相同与相近材料大部分聚在一起。可见,扁蓿豆材料间花性状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

  • 标签: 扁蓿豆 花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为了揭示春兰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春兰种质资源有效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采用AFLP技术对51个春兰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经筛选得到了8对条带清晰、多态性高引物,共扩增出1315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217条,平均1对引物扩增条带164条,多态性带152条,多态性位点频率为92.5%,表明春兰品种具有丰富遗传多态性。49个品种含有特有带。51个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01-0.716,聚类分析表明,51个春兰品种共分为5个类群,来自同一地区品种并没有聚在一起,表明春兰品种遗传背景混乱。AFLP分子标记技术能有效地分析春兰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 标签: 春兰 品种 AFLP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皮炎芽生菌(Blastomycesdermatitidis)、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capsulatum)、粗球孢子菌(Coccidioidesimmitis)和巴西副球孢子菌(Paracoccidioidesimmitis)、马尔尼菲青霉菌(Penecilliummarneffei)、申克孢子丝菌(Sporothrixschenckii)均属于双相型真菌,在温度诱导下其菌丝相、酵母相可相互转化,致病相为酵母相,主要通过吸入途径或皮肤黏膜破损而感染人类[1],在免疫受损和免疫正常者均可引起真菌病。其形态转换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该机制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被认为与致病性密切相关。

  • 标签: 双相真菌 形态转换 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