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创伤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出血与凝血、炎症渗出、血管和肉芽组织的形成、再上皮化、纤维化和瘢痕改建等,在这一系列的生物学活动过程中都需要能量支持;高等动物使用氧气作为终端氧化剂,通过对碳水化合的氧化作用为愈合过程中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该过程却可以产生大量的活性,这些活性在创伤愈合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低浓度情况下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而在高浓度时会抑制伤口愈合,而活性量浓度的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创口的正常愈合过程。

  • 标签: 创伤愈合 活性氧
  • 简介:美国科学家在近期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上宣称,他们发现在两种基因中出现的变异会让常用的乳腺癌药物--蒽环类抗癌药(Anthracycline)失效,这一突破性发现或可每年挽救数百人的生命。

  • 标签: 基因变异 乳腺癌 失效 药物 医学 自然
  • 简介:目的:研究高压在心脑复苏的早期应用,主要是使已恢复的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提高治疗效果,挽救生命。方法:采用空气加压舱加压,戴面罩吸纯氧,治疗压力为2.5ATA,稳压吸纯氧30分钟,改吸舱内空气10分钟,再吸纯氧30分钟,减压2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高压是治疗心脑复苏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结论:心脑复苏的患者应用高压治疗可以改善脑缺氧,甚至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为心脑复苏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高压氧 复苏术 脑缺氧
  • 简介:目的:探讨佛波酯(PMA)与乏诱导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的影响,构建适合RNA干扰(RNAi)的体外细胞模型。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蛋白质水平上检测细胞分泌的VEGF量,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干扰RNA(siRNA)转染的细胞胞吞及细胞形态。结果:1MPMA处理细胞2h能明显上调B16-F10细胞中VEGF蛋白的合成及分泌,与常规培养相比,细胞可增加50%的VEGF水平。再经乏诱导48h,稳定释放到培养液里的VEGF浓度大幅提高200%,范围在55-65pg/mL/h。结论:经PMA和乏诱导后,B16-F10细胞稳定的VEGF分泌量与一定时间内分泌的稳定性均表明其适合作为RNAi的体外细胞模型。初步的RNAi结果表明,TKO/siRNA纳米粒与壳聚糖/siRNA纳米粒对于VEGF的沉默效率达40%。

  • 标签: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PMA诱导 乏氧诱导 RNAi模型
  • 简介:目的:观察供者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探讨利用imDC防治移植物宿主病(GVHD)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Ak健康供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联合培养4d,诱导其分化成imDC;培养7d,分化成mDC。并通过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采用MLR方法,构建GVHD发生机制的模型,比较供者imDC和mDC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1)培养4天后细胞具有典型的imDC特征,CDla、CD83和双分别表达为55.79%、64、67%和46、67%,成熟标志CD83表达较低;培养7天后具有典型mDC特征,CDla、CD83和双表达分别为61.56%、82.40%和64.12%,成熟标志CD83表达较高。(2)MLR法共孵育72小时后,加入CCK-8检测OD值,imDC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能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SI〈1.00);mDC组与对照组、imDC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能够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SI〉2.00)。结论:供者imDC能够诱导自体T细胞低反应,有望用来防治GVHD。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阻断疗法 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目的:研究miR-1290在宫颈癌Hela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模拟肿瘤放射治疗的分割疗法,单次2Gyγ射线连续照射宫颈癌Hela、Siha细胞诱导辐射抗性细胞株;采用microRNA芯片技术比较辐射抗性细胞与亲本细胞中miRNA的表达谱差异;经不同条件乏和辐射处理宫颈癌Hela细胞后检测miR-1290的表达水平;借助miR-1290及miR-1290-inhibition慢病毒表达载体,调变miR-1290在Hela细胞的表达;调变miR-1290后,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比较Hela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E钙黏素(E-cadherin)和N钙黏素(N-cadherin)的表达。结果:在宫颈癌辐射抗性细胞中miR-129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乏和辐射可诱导miR-1290在宫颈癌Hela细胞中表达(P〈0.05);上调表达miR-1290,Hela细胞出现了明显的间质细胞的形态改变,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明显增强(P〈0.05)。在Hela细胞中上调表达miR-1290,降低了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同时升高了N-cadherin的表达(P〈0.05)。结论:乏和辐射可诱导miR-1290在宫颈癌Hela细胞中表达,miR-1290通过调控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促进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EMT。

  • 标签: 辐射 乏氧 MI R-1290 宫颈癌 上皮间质转化
  • 简介:目的:探讨丙基硫嘧啶(PTU)影响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10例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予PTU每天300mg口服,对照组确诊后未能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而自行停药,或拒绝PTU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TT3、TT4、FT3、FT4、TS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早产或流产、剖宫产、妊娠高血压、心力衰竭、重度子痫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足月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围生儿发生胎儿窘迫、低体重儿、新生儿甲亢、转入NICU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的PTU治疗能很好地改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孕期甲状腺功能,减低甲亢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危害,改善妊娠结局,且对新生儿畸形率无显著的影响,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妊娠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丙基硫氧嘧啶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合成四氮唑类化合,寻找温和的反应条件。对合成的四氮唑类化合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以期发现抑菌活性化合并初步研究其构效关系。方法:以氰基类化合和叠氮钠为原料,溴化锌为催化剂,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一类四氮唑结构化合并研究其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利用微量二倍稀释法对合成的四氮唑类化合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利用所得到的优化点击化学反应条件合成了11个四氮唑类化合,并发现化合2h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结论:优化后的点击化学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方便,产率较高。抑菌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为后续的四氮唑类化合抑菌活性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 标签: 四氮唑 合成 点击化学 抑菌活性 构效关系
  • 简介:壳聚糖/海藻酸钠生物微胶囊作为一个优良的缓释给药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制备工艺简单且可工业化生产而倍受国内外从事生物微胶囊研究的学者关注。本文综述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理化性质、生物微胶囊制备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中药提取缓释制剂中的应用。

  • 标签: 壳聚糖 海藻酸钠 生物微胶囊 中药 缓释制剂
  • 简介:大肠癌(colorectalcancer)是胃肠道疾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植物化学提取指采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以植物(整体或部分)为原料提取或加工后所获取的物质,作为肿瘤化学预防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肠癌的作用已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不同植物化学提取包括植物多酚类、多肽类、生物碱、皂苷类、多糖类及维生素类等均具有抗大肠癌的作用,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断细胞周期、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诱导大肠癌细胞自噬、抑制大肠癌细胞迁移等途径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就大肠癌的发生机制、植物化学提取的种类及其预防和治疗大肠癌的体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大肠癌的临床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植物化学提取物 大肠癌 肿瘤化学预防治疗 凋亡 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钒配合LMc对拓扑异构酶Ⅰ、Ⅱ(Topo-Ⅰ、Topo-Ⅱ)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DNA松弛实验观察LMC对Topo-Ⅰ、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在细胞水平观察了IMC的抗肿瘤作用。结果:LMC可明显抑制Topo-Ⅰ活性,对Topo-Ⅱ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多种肿瘤细胞株A549、Hela、BEL-7402具有明显抑制生长的作用,且可将细胞阻断在G2/M期,而对正常细胞株L-02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钒配合LMC具有抑制Topo-Ⅰ活性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 标签: 钒配合物 DNA拓扑异构酶 抗肿瘤
  • 简介:超氧化歧化酶(SOD,EC1.15.1.1),已经在多种组织中发现,它能将O2-催化生成H2O2及O2。迄今为止,已经从哺乳动物体内分离出三种SOD:CuZnSOD(SOD1)、MnSOD(SOD2)及EC-S0D(胞外超氧化歧化酶,SOD3),各自具有不同的生化及分子特性。CuZnSOD(SOD1),是一类含有Cu及Zn原子的二聚体,存在于特定细胞的基质内,约占SOD总量的90%。在胞质及周质中,SOD以二聚体形式存在,而在线粒体及质外,则以四聚体形式存在。在保护脑、肺及其它组织的氧化应激中,CuZnSOD被认为起着保护作用。运动神经元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据称也与同源二聚体CuZnSOD的错误折叠有关,已经报导,有多个CuZnSOD基因位点突变与ALS有关。本文将从基因的结构、表达、调节及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对CuZnSOD进行简要论述。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CUZNSOD REVIEW
  • 简介:目的:研究大气细颗粒污染(PM2.5)浓度及对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测定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市某城区PM2.5浓度,比较不同PM2.5浓度对A549细胞炎性因子IL-6、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北京市细颗粒污染PM2.5日均值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别为174.3μg/m3、143.5μg/m3、166.7μg/m3、189.6μg/m3,四季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气细颗粒污染PM2.5对肺上皮细胞IL-6、TNF-α的影响,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季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M2.5浓度升高IL-6、TNF-α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时间延长IL-6、TNF-α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气细颗粒污染浓度升高会使肺上皮细胞炎性因子表达增强。

  • 标签: 细颗粒物 肺上皮细胞 IL-6 TNF-Α
  • 简介:日本同志社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新物质,能遏制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的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开发出副作用很小的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方法。

  • 标签: 阿尔茨海默氏症 化合物 发病 通讯 自然 Β淀粉样蛋白
  • 简介:目的:探究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CYRAF211)、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1.940,P=0.026),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55.66%)显著高于对照组(3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2,P=0.034);化疗后,两组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均较化疗前较有显著下降,同时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前,Ⅲ期患者肿瘤标志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均显著低于Ⅳ期患者(P〈0.05);化疗后,Ⅲ期和Ⅳ期患者肿瘤标志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Ⅲ期水平显著低于Ⅳ期(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显著疗效,血清CEA、CYFRA21-1、CA125及NSE水平经化疗后显著降低,可作为分期和评价化疗疗效的可靠指标。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 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