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60例,根据电脑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肺磷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及血样饱和度(SaO_2)水平的变化,统计并记录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PaCO_2水平均降低,PaO_2、SaO_2水平及氧合指数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PaCO_2水平较低,PaO_2、SaO_2水平及氧合指数较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病率较低,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猪肺磷脂注射液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隐形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初步探讨。方法:56例慢性疲劳综合患者采用隐形针灸进行治疗,通过采用慢性疲劳综合的疗效标准和疲劳量表(FS)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病症状变化,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隐形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总有效率达91.1%。结论:隐形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隐形针灸 慢性疲劳综合征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WHO新标准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MDS)各型患者血浆nm23-H1蛋白水平的表达,以探讨其表达水平与MDS分型、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86例不同病期MDS患者血浆中nm23-H1蛋白含量,同时以5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MDS患者RA型、RARS型及5q-综合血浆nm23-H1蛋白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RCMD型、RCMD-RS型、RAEB-Ⅰ型、RAEB-Ⅱ型及MDS-U期患者血浆nm23-H1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nm23-H1蛋白在MDS患者不同病期表达水平不同,其含量与MDS病程的发展及转归有关,同时可以提示疾病的预后。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NM23-H1蛋白 分型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M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管粘附因子-1(VCAM-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MS患者分为老年组(n=25)和中青年组(n=25),又根据IMT分为正常组和增厚组两个亚组。比较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患者内皮素-1(ET-1)水平,采用分光光度计间接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VCAM-1水平,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IMT。结果:老年MS组和中青年MS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S患者IMT增厚组的NO水平均低于IMT正常组,而ET-1和VCAM-1水平均高于IMT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T增厚组间比较,老年MS组的NO水平低于中青年MS组,VCAM-1水平高于中青年M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MS组和中青年MS组的IMT与NO水平呈负相关(r=-0.415,-0.411;P=0.043,0.049),与ET-1和VCAM-1水平呈正相关(r=0.585,0.576;P=0.030,0.036;r=0.547,0.552;P=0.033,0.031)。结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多重因素促进了MS患者IMT增厚中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粘附因子-1 相关性
  • 简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临床上常见的应激后反应,多见于重大创伤后,具有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颅脑损伤是引起PTSD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针对颅脑损伤后PTSD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颅脑损伤后PTS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颅脑损伤与PTSD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以及药物和心理治疗中的进展和面临的困难进行综述,以期为颅脑损伤后PTSD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颅脑损伤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血管组织中氧化应激蛋白NOX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AD患者升主动脉血管组织标本(AD组)及多器官捐献患者升主动脉血管组织标本(对照组)各12例。采用维多利亚蓝染色观察主动脉中膜弹性纤维形态结构;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法对标本组织中的NOX1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D组主动脉中膜弹性纤维形态和排列不规则、破碎、丢失,结构紊乱。免疫组织化学显示NOX1阳性表达见于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胞质中,AD组与对照组比较,NOX1表达明显升高。Westernblot蛋白印迹示AD组NOX1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X1在AD主动脉中膜中表达上调,可能在AD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NADPH氧化酶-1 弹性纤维 病因
  • 简介:目的:在研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我们发现Ringfingerprotein13(RNF13)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功能。我们拟研究沉默RNF13后细胞对Tunicamycin等引起的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RNF13对活性形式的caspase3,XBP1(X-boxbindingprotein1)的剪切以及IRE1(Endoplasmicreticulumtonucleussignaling1)磷酸化的影响以有助于了解RNF13促进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的研究。方法:基因沉默RNF13,利用MTT方法研究RNF13沉默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RNF13基因沉默后对XBP1剪切的影响,免疫印迹观察RNF13对IRE1磷酸化的影响。结果:RNF13基因沉默效率在80%以上。RNF13基因沉默后明显抑制细胞凋亡;敲低RNF13的细胞可抵抗衣霉素以及毒胡萝卜素的诱导的细胞凋亡。Caspase-3是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敲低RNF13后caspase-3的活性形式明显降低(降低70%,P〈0.001)。在加入衣霉素引起内质网应激的情况下,敲除RNF13的细胞XBP1的切割活性明显降低。敲除RNF13的细胞中IREl的磷酸化明显降低(降低90%,P〈0.001)。结论:RNF13通过IRE1-XBP1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凋亡。

  • 标签: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RNF13 IRE1 XBP1
  • 简介:近年来,诺如病毒频频引发食物中毒。每年感染人数高达数十万至数百万。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PLOSONE)上发表论文说,涩柿能有效对抗诺如病毒。或许能成为安全的消毒和治疗药物。

  • 标签: 病毒 对抗 涩柿 公共图书馆 食物中毒 研究人员
  • 简介:近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带领的课题组发现。提口自金环蛇毒液的抗茵肽对痤疮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该研究成果为抗菌肽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打下重要基础。部分研究成果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一综合》(PLoSONE)上。

  • 标签: 治疗作用 抗菌肽 金环蛇 痤疮 研究成果 动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