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技术作为现代医学诊疗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医院诊疗水平的高低 ,关系到医生对患者疾病状况的判断 ,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疾病的诊疗康复。医疗水平的提升对于检验医学的发展与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 ,也对于医学检验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检验的完成 ,需要临床医生的指导 ,需要患者的配合 ,也需要护士的相关操作。医生、患者以及护士三个对象的每个环节出现差错和疏忽都会影响检验的结果 ,本文着眼于临床医生工作情况、患者自身情况以及护士采集样本等相关操作完成情况三个方面 ,对影响医学检验分析质量的因素进行阐述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方法 ,以期为提升医学检验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医学检验 影响因素 临床医生 患者准备 护士操作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给当今的医学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医学检验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方面,都需要医学检验结果作为参考依据,可以说,在医学临床工作的开展当中,医学检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结果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有着直接的影响,想要让医学检验质量得到保障,质量控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针对医学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论述,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脑梗塞的预防策略。 方法 :选取自 2017 年 11 月至 2018 年 11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 40 人)和对照组( 40 人),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预防工作,给予患者预防脑水肿和血小板聚集的药物,维护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的平衡状态。研究组患者在给予常规的预防工作的基础上行针对性的预防手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脑梗塞的发生率远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针对性的预防手段可以有效减少脑梗塞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脑梗塞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药品检验过程中结果发生偏离的原因予以深入分析,并把握质量控制的实际状况。 方法:本案例选择的是某医药企业 2019 年 5 月到 2020 年 4 月期间 的 140 份药物标本,其中中成药的数量为 90 份,化学药的数量为 50 份。采用的检测方法有两种,分别 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 结果:通过对两种方法展开全面对比能够发现,整体差距相对偏小( P > 0.05 ) 结论:之所以导致检验工作中出现了结果偏离的问题,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人员问题、设备问题以及物料问题。结合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促使所有检验人员都能具备更高的工作水平,同时还要加强质量监控,确保报告内容足够规范,不断优化各个环节,进而使得最终结果更具精确性。

  • 标签: 结果偏离 药品检验 原因 质量控制 探究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检测 CRP( C 反应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指标的影响价值,了解腹泻发生的原因。 方法:纳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86例和健康体检儿童 86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 2019年 2月 ~2020年 2月。将 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设为 β组;将 86例健康体检儿童设为 α组。 2组均检测 CRP、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指标。探究 2组受检者 CRP水平值、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水平值,并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出现腹泻的原因。结果: β组受检者 CRP水平值( 51.36±17.13) mg/L、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水平值( 11.42±2.14) g/L,相比 α组的( 7.58±1.64) mg/L、( 9.17±1.13) g/L( P<0.05)。 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合并腹泻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因素所致腹泻患儿共 56例,占比 65.12%,明显高于抗生素等药物的因素以及真菌感染因素导致的比例( P<0.05)。 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检测CRP、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指标的影响价值显著,合并腹泻的原因主要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因素、抗生素等药物的因素、真菌感染因素相关,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 CRP( C 反应蛋白) 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男性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早期认知功能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 在 201 8 年 2 月 -201 9 年 2 月 收治的 男性酒精依赖患者 40 例(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 40 例(对照组),对两组实施词语流畅性测试、数字广度测试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测试。 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 各项测评结果均较低( P<0.05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观察组的词语流畅性测验评分和酒精成瘾时间成负相关性,而和戒酒次数呈正相关性 ( P<0.05 ) 。 结论:男性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早期的认知功能损害比较明显,酒精成瘾时间越长,则其认知功能存在越严重的损害程度 。

  • 标签: 男性酒精依赖 戒断早期 认知功能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糖尿病、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发生率呈现出升高趋势,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氧化应激是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因子之一,近年来,关于氧化应激、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是当前学界的关注要点。本篇文章基于此,针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进行了阐述,并从氧化应激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复杂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氧化应激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 关系 综述
  • 简介:摘要:在医学发展过程中, 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非常重要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针对人类的各种传染疾病防治方面,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都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提高身体健康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在这种全新形势下,创新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如何创新和发展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的新机遇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新形势 公共卫生 预防医学 新技术 新机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 70例,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3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利于改善患者病情。

  • 标签: 孟鲁司特 联合 布地奈德雾化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 医疗是关系到民生的大问题,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医疗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海量数据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医疗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的重大变革,尤其是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发展,为国民经济与全民健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可穿戴医疗也面临着较大的阻碍与困难,例如缺乏公众信仸度、价格昂贵、信息监测不准确等, 主要原因是受限于目前整体技术的发展现状,但在不久的将来,可穿戴医疗将成为举足轻重的一项重要产业。新技术与健康领域的有效结合对于人类未来健康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可穿戴 医疗设备 传感技术 大数据 应用场景 市场需求
  • 简介:摘要: 毒品的危害深远,吸毒者身心受害,以毒品为中心的一系列活动扰乱 社会秩序。而我国禁毒戒毒现状依然严峻,吸毒率与复吸率居高不下,以往依靠 传统药物治疗为主的戒毒手段已不足以完成戒毒康复,心理康复和重返社会作为 系统戒毒的重要成分,越来越成为戒毒系统发展的重点内容,其中心理治疗作为 一类新型治疗方式,在戒毒康复领域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成为戒毒成功的关键钥 匙。本文对我国戒毒心理康复治疗现状进行概述,总结了戒毒康复中正念、绘画、 团体心理治疗等新型心理治疗方式取得的进展,为更有效、系统的禁吸戒毒工作 铺平道路。

  • 标签: 戒毒 复吸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急诊临床技术操作实践教学方 法改革的方式及其应用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 201 9 年 6 月— 20 20 年 5 月期间在 某 医院急诊内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微创技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 9 年 1 月 -20 19 年 12 月 期间于我院选取 76 例创伤骨科患者 展开研究 ,以随机数表法 为分组原则,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8 例,对照组 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微创技术治疗,两组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84.21% 、 97.37% ,差异显著 ( P < 0.05 ) ;两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较少或较短 ( P < 0.05 ) ;发热、肿胀、下肢静脉血栓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较低 ( P < 0.05 )。 结论:于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微创技术的效果显著,不仅显著减少了换药次数、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而且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建议推广。

  • 标签: 微创技术 创伤骨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液港维护延续护理中应用“互联网 +”技术时的影响。方法: 2018年 6月 ~2019年 9月期间,选择 86例植入输液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43例)和参照组( 43例);研究组采取应用“互联网 +”技术时的延续护理,参照组采取常规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首先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 P<0.05。其次对比生活质量,研究组高于参照组,数据有差异, P<0.05。结论:在输液港维护延续护理中应用到“互联网 +”技术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也能降低日常中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有应用价值。

  • 标签: “互联网 +” 输液港 延续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医用直线加速器剂量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技术分析。方法:使用 Varian-clinac-CX机器设备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分析了医用直线加速器在电离室、电源系统、剂量信号和通道、控制系统四方面的控制技术。结论:电离室为剂量监测控制系统的中心系统,剂量信号、控制信号在此进行质量保障调试工作,建立起计量学质量保证的基础。

  • 标签: 医用直线加速器 剂量 监测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创伤性修复技术在儿童乳牙龋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10月收治的儿童乳牙龋病患儿 12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64,患牙数 186颗)及对照组( n=64,患牙数 189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复合树脂填充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牙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非创伤性修复技术在儿童乳牙龋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借鉴。

  • 标签: 非创伤性修复 儿童乳牙 龋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微穿刺技术在提高手臂输液港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01-01—2019-06-30 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巿中心医院乳腺肿瘤外科植入的 121 例手臂输液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2018-01-01—2018-09-30 植入的 58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液港套件内配备的 18G 穿刺针穿刺,送入的导丝为 0.035 in;将 2018-10-01—2019-06-30 植入的 63 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微穿刺技术,穿刺针为 21G ,送入的导丝为 0.018 in。比较两组患者经血管穿刺放置手臂输液港的成功率、一针穿刺成功率、导管放置成功耗时和护士对两组患者穿刺时产生心理压力的例数对比。 结果 观察组经血管穿刺放置手臂输液港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 98.2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0 , P=0.48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 96.83%,高于对照组( 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5.57 , P=0.02 ;观察组患者导管放置成功耗时为 ( 21.03±2.98) min,低于对照组( 28.12±10.68)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06 , P< 0.001 ;给观察组穿刺时对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患者例数为 0,给对 照组穿刺时对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患者例数为10( 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5.69 , P< 0.001 。结论 微穿刺技术能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缩短导管放置耗时,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值得在手臂输液港植入中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臂输液港 微穿刺技术 静脉 穿刺成功率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微穿刺技术在提高手臂输液港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01-01—2019-06-30 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巿中心医院乳腺肿瘤外科植入的 121 例手臂输液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2018-01-01—2018-09-30 植入的 58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液港套件内配备的 18G 穿刺针穿刺,送入的导丝为 0.035 in;将 2018-10-01—2019-06-30 植入的 63 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微穿刺技术,穿刺针为 21G ,送入的导丝为 0.018 in。比较两组患者经血管穿刺放置手臂输液港的成功率、一针穿刺成功率、导管放置成功耗时和护士对两组患者穿刺时产生心理压力的例数对比。 结果 观察组经血管穿刺放置手臂输液港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 98.2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0 , P=0.48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 96.83%,高于对照组( 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5.57 , P=0.02 ;观察组患者导管放置成功耗时为 ( 21.03±2.98) min,低于对照组( 28.12±10.68)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06 , P< 0.001 ;给观察组穿刺时对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患者例数为 0,给对 照组穿刺时对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患者例数为10( 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5.69 , P< 0.001 。结论 微穿刺技术能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缩短导管放置耗时,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值得在手臂输液港植入中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臂输液港 微穿刺技术 静脉 穿刺成功率 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