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太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 汉族 患者 CYP2C19 基因多态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403 例,检测 CYP2C19 基因多态,统计等位基因及代谢型分布特征,并对比不同区域等位基因及代谢表型分布差异,以及探讨同一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同冠心病患者的等位基因及代谢表型成分差异。结果 CYP2C19*1 、 CYP2C19*2 、 CYP2C19*3 3 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45.9 % 、 45.9 % 、 6.45 % ;快代谢型 184 例,发生率 45.9 % ;中间代谢型 170 例,发生率 42.18 % ;慢代谢型 49 例,发生率 12.19 % ;不同性别之间 CYP2C19 基因型及代谢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不同年龄段患者 CYP2C19 基因型及代谢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同地区汉族人群代谢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太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冠心病患者 CYP2C19 基因多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太原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因型以 CYP2C19*1/* 1 及 CYP2C19*1/* 2 为主,代谢表型以 快 代谢型为主,可以为氯吡格雷抵抗风险评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CYP2C19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毛囊角化病患者体内 ATP2A2基因突变的结果。方法:选择 2017年 10月 -2019年 12月由于毛囊角化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以及对应的健康人群抽取的外周血 DNA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使用聚合酶链反应对血液中的 ATP2A2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扩增,并对进行 DNA测序工作。结果:本次实验分析结果显示,收集到的临床标本中包含 2个系谱以及 3个散发的患者,且一共存在 3个 ATP2A2基因突变的患者,其中包括 1例患者存在 ATP2A2基因缺失突变情况, 1例患者存在 ATP2A2基因插入突变情况以及 1例 ATP2A2基因错义突变,这几个基因突变都是当前报道不多的基因突变情况。并且,本次实验研究的健康组人员并未发现上述基因突变。结论:本次实验研究收集的毛囊角化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的 ATP2A2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的症状都会对患者角质形成细胞中钙离子的转运产生部分影响,致使患者的表皮细胞连接以及分化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

  • 标签: 毛囊角化病 ATP2A2 基因突变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非小细胞肺癌 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研究时间: 2015年 10月 -2018年 1月,选取在我院进行检查并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68例 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观察其诊断效果。结果:所有非小细胞肺癌疾病中 EGFR基因突变的检出率为 48.52%( 33/68),其中 18、 19、 20及 21等外显因子的检出率分别为 12.23%( 9/68)、 17.64%( 12/68)、 8.82%( 6/68)、 7.35%( 5/68)。同时在 EGFR基因突变因子中,腺癌与鳞癌的检出率分别为 62%( 31/50)、 11.11%( 2/18) ,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 EGFR基因突变检测,对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价值较高,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EGFR 基因突变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延续护理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4月收治的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病患 4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22例,参照组病患在出院后 7d内仅给予 1次电话随访,研究组病患在出院后给予 1年期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患护理前后 TIA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理状况( SAS和 SDS)及睡眠质量( PSQI)等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患护理前 TIA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 SAS、 SDS以及 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经护理后研究组 TIA发作次数少于参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 SAS、 SDS以及 PSQI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短暂脑缺血发作病患给予延续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控制 TIA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持续时间,改善病患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其睡眠质量,具有大量推广应用的高度价值。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湿疹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方法:将我院 40例慢性湿疹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指标、护理满意度、瘙痒症状减轻的时间。结果:实验组心理指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瘙痒症状减轻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慢性湿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慢性湿疹患者 心理护理 重要性
  • 简介:【摘要】为探究对老年患者开展药学服务的重要,笔者收集了当下国内相关研究报道,总结了当下老年患者用药存在相关问题。发现老年人用药常出现用药方式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不能严格遵医嘱用药、重复用药等问题。而开展老年患者药学服务利于老年患者对各类药物相关常识的了解、提高用药依从、药物不合理情况以及提高药物应用安全等。因此当下有必要对老年患者开展药学服务。

  • 标签: 老年患者 药物学服务 药品配伍 医嘱 依从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动机访谈式延伸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在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 4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选出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23)、对照组( n=2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动机访谈式延伸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 NIHSS、 AD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使用动机访谈式延伸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大的临床借鉴价值。

  • 标签: 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 脑卒中 康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92例老年骨关节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 VAS与 JOA评分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显效率为 55.0%,总有效率为 75.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 78.5%,总有效率为 98.5%,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有效率之间差异显著, P< 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护理干预对过敏鼻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本次选取我院 70例过敏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5例,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比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P< 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 P< 0.05。结论:对过敏鼻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早日回归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中。

  • 标签: 护理干预 过敏性鼻炎 护理方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于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中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对 2018年 7月至 2020年 5月来我院就诊的 60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 30例。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以综合护理为主,比较营养状况、血糖水平、心理状态。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前白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都大于乙组( P< 0.05);甲组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都小于乙组( P< 0.05);甲组焦虑程度评分、抑郁程度评分都小于乙组( P< 0.05)。结论:于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血糖水平以及心理状态。

  • 标签: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癌的中医辩证分型与原发性胃癌的癌症基因组图谱( TCGA)分型相关。方法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 2014-2018年胃癌病例 76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胃癌,用 SPSS软件分别分析中医证型与 TCGA分型之间的相关。结果 中医证型与 TCGA分型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 对原发性胃癌中医分型与 TCGA分型基础上,可有针对联合中西医用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原发性胃癌 中医证型 TCGA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以 我院 2019 年 1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討精神心理因素與獻血反應相關,找出不良反應發生的心理因素,以便採取相應護理措施。方法 回顧分析 2016年 5月 -2017年 6月本站的 1200例獻血者一般資料,分析獻血反應發生者的發生原因,探討精神心理因素導致獻血反應的相關機制。結果 所有獻血者中,發生獻血反應者 89例,占 7.42%。其中因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獻血反應者 64例,占獻血反應總數的 71.91%。空腹、疲勞、疼痛刺激、環境因素、操作不當等因素引起獻血反應者共 25例,占 28.09%。結論 精神緊張、心理障礙是導致獻血者不良反應發生的重要因素,應加強對獻血者的心理護理,使其處於最佳心理狀態,減少獻血反應發生。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采用液态冷淡治疗皮肤病患者时实施延续 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9年 1月至 201 9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液氮冷冻治疗的皮肤病患者 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延续护理措施,比较 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肤病患者采用液氮冷冻治疗实施延续护理措施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延续性 护理,液态冷冻治疗,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于腹膜透析患者中延续护理对出院后的卫生服务利用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 2018年 7月至 2020年 4月来我院腹膜透析的 60例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 30例。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以延续护理为主,比较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和乙组的一周内再住院率、六周内再住院率、十二周内再住院率间差异都不显著( P> 0.05);甲组和乙组的一周内再就诊率、六周内再就诊率间差异都不显著( P> 0.05);甲组十二周内再就诊率小于乙组( P< 0.05)。结论:于腹膜透析患者中,实施延续护理可降低其出院后的再住院率、再就诊率,提高卫生服务利用率。

  • 标签: 腹膜透析 延续性护理 出院 卫生服务利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0月 -2019年 10月治疗的小儿难治支原体肺炎患儿 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8例。对照组为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为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体温恢复时间、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 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住院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 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支原体肺炎,其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甲泼尼龙 阿奇霉素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创伤修复技术在儿童乳牙龋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10月收治的儿童乳牙龋病患儿 12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64,患牙数 186颗)及对照组( n=64,患牙数 189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复合树脂填充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非创伤修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牙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非创伤修复技术在儿童乳牙龋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借鉴。

  • 标签: 非创伤性修复 儿童乳牙 龋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慢性萎缩胃炎( CAG)的病因主要是外源性病原体入侵胃、饮食失调、情绪失调、脾虚、体虚;病机为脾胃虚证、脾胃衰弱、寒、冷、干燥,血瘀毒。中医疗法慢性萎缩胃炎癌前病变的主要方法有:辨证施治、古方、自拟方、其他疗法(如针刺、穴位贴敷、耳穴压丸、穴位埋线等),中成药疗法、中西医融合疗法等目前,中医药疗法 CAG癌后病变仍适用许多缺乏。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疗法慢性萎缩胃炎癌前病变的相关研究展开综述和报道。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癌前 病变 辨证论治 中医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限制探视模式对于提高重症监护室患者满意度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5月辛集市第二医院重症监护室 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2017年 1月 -2017年 10月采取传统探视制度的 100例患者作为开放组, 2017年 10月 -2018年 5月实施限制探视制度后 100例患者作为限制组,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和谵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对探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限制组和传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限制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限制组患者家属总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134, P<0.05)。结论 限制探视模式可使患者家属有一定时间对患者进行陪伴,增加了医护与家属的沟通,提高患者及家属依从和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 ]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家属探视模式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