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护理专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专业规模也不断扩大。不过因为该专业的高等教育发展较晚,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下文将对我国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 标签: 护理专业 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4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数据,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9%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P

  • 标签: 老年高血压患者 护理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意义进行评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方案进行干预,并观察2组患者的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及血糖浓度(FBS、PBS)。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度评分为(90.51±6.28)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为(91.73±6.23)分,FBS为(5.98±0.72)mmol/L,PBS为(8.51±0.75)mmol/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 2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采取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联合干预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盆腔炎患者78例,入院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39例参照组与39例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联合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比对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较高,有显著差异(P<0.05),比对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护理开始前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结束后进行比对,研究组偏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盆腔炎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联合干预,可提高患者知识认知,减轻心理负担,效果显著。

  • 标签: 心理疏导 健康教育 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探讨,总结护理管理的对策。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肿瘤住院患者非惩罚性自动上报不良事件82例,对其中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统计,并制定护理管理对策。结果护理规章制度未落实17例(20.7%)、护理安全管理不到位55例(67.1%)、护患沟通不良3例(3.7%)、器械物资管理不当7例(8.5%)。结论对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不断的对护理进行规范,增强护理安全意识,强化护理规章制度的落实。

  • 标签: 护理安全问题 肿瘤住院患者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对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较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到2010年12月门诊房颤并脑栓塞病人30例,采取对房颤并脑栓塞患者进行脑保护,改善血液循环,抗凝,扩血管等方案治疗。结果2例因肺部感染并大面积脑栓塞死亡,16例痊愈,12例好转。结论脑栓塞是引起心房颤动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对心房颤动高危病人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关键是进行抗凝治疗。

  • 标签: 心房颤动 脑栓塞 诊断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肝胆外科护理质量的具体原因及相关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4例。对肝胆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相关对策。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肝胆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肝胆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为依据,制定并落实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能够显著提升该科室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肝胆外科 护理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13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新生儿甲亢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新生儿甲亢患儿7例,胎龄(35.8±2.3)周,5例为早产儿,确诊日龄中位数16 d(7~18 d)。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心率增快、易激惹、低热、多汗、食欲亢进、体重不增、腹泻、黄疸等。7例均有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升高,促甲状腺素(TSH)降低,2例甲状腺B超提示甲状腺增大伴血流丰富。仅4例患儿母亲主动提供了甲亢病史,其余3例系新生儿疑诊后追查母亲甲状腺功能发现异常后确诊。7例均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例给予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率。抗甲状腺药物使用时间中位数40 d(7~58 d),2例(系早产儿)用药过程中出现轻度FT4减低,7例FT4均在TSH之前恢复正常。结论新生儿甲亢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无论母亲是否提供甲状腺疾病史,临床医生均应及时对疑诊者完善甲状腺功能检查并监测,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防止不良结局发生。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婴儿,新生 甲状腺功能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休克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探讨其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及临床特征,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通过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休克患儿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新生儿休克患儿99例,男性55例(55.6%),胎龄(37.7±2.9)周,其中早产儿26例,足月儿73例,中位入院日龄12 d。按病因分类,以感染性休克为主(78例,78.8%),其次为心源性和低血容量性(各6例,6.1%)、窒息性(5例,5.1%)等;感染性休克患儿血培养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是最常见致病菌。总病死率21.2%,早产儿病死率高于足月儿(42.3%比13.7%,P<0.05)。死亡组患儿出生体重<2 500 g、胎龄<37周、入院日龄<3 d、入院pH<7.15、入院时乳酸>4 mmol/L、低血压、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比例高于治愈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pH<7.15、低血压是休克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休克病因以感染性为主,入院pH<7.15、低血压是新生儿休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婴儿,新生 休克 脓毒症 死亡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疗联合手法按摩对产后泌乳的促进效果。通过选取本院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食疗联合手法按摩的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干预后产妇的乳汁分泌量显著提升,乳汁质量也得到改善。这一结果表明,食疗联合手法按摩在促进产后泌乳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对母婴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食疗 手法按摩 产后泌乳 乳汁分泌量 乳汁质量 母婴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PBL教学法在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22年1月-2023期间在我院眼科进行实习护理学生中随机选择50名,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纳入25名实习护理学生。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教学法,给予观察组PBL教学法,观察两组带教效果。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实习护理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情况,观察组评分分别为(93.47±1.95)分、(93.50±1.58)分,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情况更佳(p<0.05)。对比分析两组实习护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情况,观察组为96.00%,和对照组的76.00%相比,观察组情况更佳(p<0.05)。结论 在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PBL教学法 眼科临床护理 带教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在良性卵巢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以促进腹腔镜手术在卵巢肿瘤治疗中的推广。方法  12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 ,随机分为开放组 (59例 )和腹腔镜组 (61例 )。开放组行开放手术治疗 ,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第 3天性激素 (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 )水平。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 (59.45±16.12)ml少于开放组的 (116.42±27.53)ml,术后住院时间 (3.79±0.66)d短于开放组的 (7.82±1.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放组并发症发生率 16.95%高于腹腔镜组的 1.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 3天 ,开放组患者血清雌二醇 (66.12±3.93)pmol/L以及黄体生成素 (16.56±2.15)mU/ml均高于腹腔镜组的 (58.19±3.55)pmol/L、 (10.28±1.59)mU/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用于良性卵巢肿瘤的治疗 ,创伤小、康复快 ,安全性高 ,与患者的要求高度相符。

  • 标签: 妇科 腹腔镜 手术治疗 良性卵巢肿瘤 61例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结核性脑膜炎(TBM)预后的因素。方法对62例TBM患者的病程、发病年龄、分型、治疗时的病期、脑脊液参数、EEG表现、影像学改变等相关因素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为治疗时病程、病期、分型、脑脊液参数。结论早期诊断、规范治疗、病期、分型、脑脊液参数变化等对结脑预后影响明显。

  • 标签: 脑膜炎 预后 结核病 分型 脑脊液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65岁以上及以下老年人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脂症检出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老年健康体检者142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年龄以65岁为分界点进行分组,分别设为<65岁组、≥65岁组,体检人数分别为64人、78人,对其高脂血症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脂血症总检出率为36.62%;其中<65岁组检出率为25.56%,较≥65岁组44.87%低;≥65岁人群中男性高脂血症检出率30.77%较<65岁男性15.63%高,并较同组女性检出率14.10%高(P<0.05)。结论在对高脂血症检出率的研究中发现,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较65岁以下更易患高脂血症,并且男性高脂血症的发病率较女性高。

  • 标签: 65岁老年忍 健康体检 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境与健康"通识课程对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效果,为今后开展环境与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测评技术指南(试行)》中"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测评核心试题"为基础制作调查问卷,在"环境与健康"课程前后对2018-2020学年选修该课程的992名本科生进行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调查,比较学生环境与健康整体素养和分类素养的具备率。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总体具备率和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类素养具备率由课程前的12.5%(124/992)、39.5%(392/992)、1.6%(16/992)、52.4%(520/992)提升至课程结束后的23.8%(236/992)、46.8%(464/992)、2.8%(28/992)、56.9%(564/992),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环境与健康"通识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今后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

  • 标签: 通识课程 环境与健康 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脉介入手术发生心包填塞急救措施。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5例因冠脉介入手术发生心包填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总结分析抢救过程以及结果。结果:5例患者经过抢救后均获救,症状缓解。结论:心脏冠脉介入手术中发生心包填塞,及时救治可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冠脉介入手术 心包填塞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中,使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共计入选80例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同时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22.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再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护理干预在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中的效果分析发现,其能够帮助患者及时恢复,减少再出血的发生,因此值得在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过程中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消化内镜 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