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作者: 马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12-22
  • 出处:《吉林农业》 2008年第12期
  • 机构:儿童书吧可以较好地适应儿童的天性,为小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帮助,开一家儿童书吧不乏市场发展空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两家儿童医院信息系统调查分析儿童银屑病临床特征。方法利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确诊儿童银屑病门诊患者资料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5 235例银屑病患儿,男女比例1∶1.08,就诊年龄M(Q1,Q3)为8.37(6.48,10.50)岁,以学龄期最常见;发病年龄为7.57(5.37,9.82)岁。5 235例银屑病患儿中,寻常型3 195例(60.82%),脓疱型281例(5.37%),红皮病型19例(0.36%),关节病型1例(0.02%)。受累部位以躯干部最常见,占87.76%(1 097/1 250),四肢占87.68%(1 096/1 250),头皮占62.56%(782/1 250),面颈部占35.76%(447/1 250)。4 319例(82.50%)治疗方案以外用药为主,177例(3.38%)接受系统治疗,832例(15.89%)应用抗生素治疗。3 497例应用初始治疗方案患儿中,3 423例(97.88%)可控制,无治疗方案变化,2.12%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结论两家儿童医院就诊儿童银屑病患儿发病年龄及就诊年龄均以学龄期为主,临床类型以寻常型最常见;皮损多呈泛发,以躯干及四肢受累最常见,头皮受累不少见;多数儿童银屑病外用药可控制,少数需要系统治疗。

  • 标签: 银屑病 儿童 皮肤表现 临床方案 医院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美术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特殊教育意义,美术教师应开展具有创作性教育活动,使得学生通过参与创造活动能够提高自身美术素质。在此基础上还要适当开展健康心理指导,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对美术创作产生源源不断动力,让他们保持创作激情。美术创作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心理素质得到增强。

  • 标签:   小学美术 创作 健康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回状皮脂腺痣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2014年6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诊治14例脑回状皮脂腺痣患儿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手术治疗时机。结果14例患儿中男10例,女4例,出生即有皮损,单发且位于头面部,外观与脑回结构相似,平均直径4.79 cm。所有患儿系统检查均无异常。组织病理:具有明显宽大乳头瘤样增生,伴增生皮脂腺及不成熟毛囊。14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平均手术年龄1.94岁。术后随访半年至6年,均无复发。结论脑回状皮脂腺痣具有独特脑回状外观,多位于头面部,易引起重视从而选择更早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皮脂腺肿瘤 脑回状皮脂腺痣 儿童
  • 简介: 摘 要: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方式探讨妇产科多元化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选自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我院治疗妇产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和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经过不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教学意义。结论 妇产科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多元化健康教育能够大幅度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了解和掌握,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价值显著。

  • 标签: 妇产科 多元化 健康教育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是最常见病原体之一,尤其对于儿童。在全球范围内,GAS感染是导致发病和死亡重要原因。但GAS造成疾病负担在我国尚未知,也未得到足够重视。为此,本专家共识在儿童GAS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涵盖了呼吸病学、感染病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心脏病学、肾脏病学、重症医学和预防医学相关方面,旨在改善中国儿童GAS疾病管理策略。

  • 标签: A族链球菌 诊断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穿通型毛母质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回顾2014—2020年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29例穿通型毛母质瘤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29例中男11例,女18例,男女比例为1∶1.64。发病年龄3个月至14岁10个月,中位发病年龄4.58岁。病程2个月至2年,平均8.72个月。发生穿通时间2 d到1年6个月,平均1.85个月。除1例外用鱼石脂治疗后破溃,3例局部搔抓或磕碰后破损,其余25例均无明确诱因自发破溃。自发病到肿物出现穿通平均时间为6.87个月。发病部位:面部15例,侧颈部8例,上肢4例,头皮2例。临床上均表现为伴有皮肤结痂或溃疡皮下质硬结节,其中溃疡型19例,皮角型8例,结痂型2例。肿物直径0.3~2.5 cm,平均1.2 cm。组织病理:肿瘤位于真皮浅中层,主要由嗜碱性细胞及影细胞组成,其中19例表现为瘤体通过穿孔表皮通道排出皮肤,穿通部位两侧表皮增生并向下凹陷延伸,形成上皮性隧道包绕肿瘤;4例表现为瘤体表面皮肤受压变薄及破溃;6例因手术表皮与瘤体分离,无法观察到穿通部位表现。皮损均予手术切除,术后随访无感染及复发。结论儿童穿通型毛母质瘤最易发生于面颈部,一般进展快,可分为溃疡型、皮角型及结痂型,组织学提示经表皮消除现象是穿通型毛母质瘤发生穿通重要机制。

  • 标签: 毛基质瘤 儿童 皮肤表现 病理过程 穿通型毛母质瘤 经表皮消除
  • 简介:摘要药物反应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DRESS)是一类以发热、皮疹、淋巴结大、血液系统异常和内脏器官受累为临床特征重症药疹,同时还具有发病延迟、症状迁延及人类疱疹病毒再活化等临床特点,使其区别于其他药物反应,具有高度临床异质性、可变性和不可预测性。发生在儿童群体DRESS具有不同于成人独特之处,如致敏药物、皮疹特点、受累系统及脏器类型均异于成人;且病程短、程度轻,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成人,预后更好等。现就儿童DRESS临床特征及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药物反应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进展 儿童
  • 作者: 何瑞 张斌 李丽 尉莉 张楠 于彤 阴捷 徐子刚 马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北京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皮肤科,北京 100045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皮肤科,郑州 4500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病理科,北京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影像科,北京 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介入科,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用西罗莫司乳膏治疗儿童浅表脉管畸形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设计,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脉管性疾病专业门诊浅表脉管畸形患儿,予0.1%西罗莫司乳膏外用,通过影像学、皮肤镜、主观评定等指标,根据国际通用四级分类法评估疗效,同时监测用药期间不良反应。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精确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19例浅表脉管畸形患儿,男12例,女7例,年龄1 ~ 11.5岁,14例诊断为血管淋巴管畸形,3例淋巴管畸形,2例静脉畸形。16例发生在下肢,8例伴随疼痛,2例破溃,6例有既往治疗史。治疗6个月时疗效为Ⅰ级3例,Ⅱ级4例,Ⅲ级4例,Ⅳ级8例,有效16例,显效12例。6例同一病灶治疗6个月后长、厚、宽度(1.83 ± 0.84、1.00 ± 0.55、2.25 ± 1.25 cm)均低于治疗前(2.40 ± 0.95、1.35 ± 0.61、2.50 ± 1.34 cm),t值分别为5.22、10.25、3.73,均P < 0.05。患儿性别、年龄、病史以及是否疼痛对疗效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脉管畸形诊断分类不同对疗效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19例患儿中,2例用药后局部有轻度烧灼感。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时西罗莫司血药浓度均低于1.0 ng/ml。结论外用西罗莫司治疗儿童浅表脉管畸形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见。

  • 标签: 血管畸形 淋巴管畸形 儿童 西罗莫司
  • 简介:摘要为规范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食物过敏诊断和管理,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皮肤性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儿童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国内专家制定了《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食物过敏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该共识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食物过敏临床表现、诊断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现主要就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食物过敏临床表现及诊断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以便临床工作者精准识别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食物过敏,选择合适诊断方法辅助诊断,以免因误诊而过度避食、因漏诊而延误患儿病情。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食物过敏 临床表现 诊断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生物制剂与甲氨蝶呤治疗儿童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按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及年龄、以1∶1比例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6年6月至2021年11月接受生物制剂(阿达木单抗或司库奇尤单抗)或甲氨蝶呤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儿各10例。治疗第4、8、12周时分别评估PASI、医师对病情整体评分(PGA)及体表受累面积(BSA)评分,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统计分析主要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治疗第4、8周时,生物制剂组PASI75应答率(7/10、10/10)及PASI90应答率(5/10、9/10)显著高于甲氨蝶呤组(PASI75:1/10、5/10,PASI90:0/10、1/10;均P<0.05),而第12周时生物制剂组与甲氨蝶呤组PASI75(10/10比8/10)及PASI90应答率(9/10比4/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基线时两组PASI、BSA、PG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治疗第4、8、12周时生物制剂组PASI、BSA评分及第8周时PGA评分均显著低于甲氨蝶呤组(PASI:Z值分别为2.50、3.56、2.63;BSA:Z值分别为2.87、3.57、2.40;PGA:Z = 2.81,均P<0.05)。分析各组评分随时间变化,生物制剂组治疗4、8、12周,PASI、PGA、BSA评分均显著低于各基线评分(均P<0.01);除BSA评分外,第8、12周PASI及PGA评分显著低于第4周相应评分(均P<0.05);然而,第12周PASI、PGA、BSA评分与第8周相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氨蝶呤组第4、8、12周PASI、PGA、BSA评分均显著低于前一相邻时间点相应评分(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650),且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生物制剂组不良反应以感染为主,甲氨蝶呤组以感染及转氨酶升高为主。结论生物制剂和甲氨蝶呤治疗儿童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肯定,安全性好,且生物制剂比甲氨蝶呤能更快达到PASI75、PASI90。

  • 标签: 银屑病 甲氨蝶呤 生物制剂 儿童 斑块状银屑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西罗莫司治疗儿童复杂性静脉畸形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研究,以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于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血管性疾病门诊确诊复杂性静脉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标准连续选择病例。予口服西罗莫司治疗,每日1.0~1.5 mg/m2,分2次给药,每次间隔12 h;血药浓度维持在5~15 ng/ml。详细收集患儿治疗前临床信息、干预及随访信息。按国际通用四级分类法评估总体疗效,较治疗前改善0~25%为Ⅰ级、26%~50%为Ⅱ级、51%~75% 为Ⅲ级、76%~100% 为Ⅳ级;评估畸形部位大小、起效时间、凝血功能、疼痛、生活质量等指标;监测服药后不良反应等。采用SPSS 17.0和Graphpad Prism 6.0进行统计分析,配对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符号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该研究共纳入10例复杂性静脉畸形患儿,包括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2个月至9岁6个月,其中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4例、眶周静脉畸形2例、毛细血管畸形合并静脉畸形2例、单纯性静脉畸形1例以及疣状静脉畸形1例。口服西罗莫司治疗时间为12~43个月,平均31.2个月。口服西罗莫司后总体疗效:Ⅰ级1例、Ⅱ级1例、Ⅲ级6例、Ⅳ级2例,总有效率为90%(9/10),治愈率为20%(2/10)。畸形部位比治疗前平均缩小39.8%(t=5.761,P<0.001);起效时间中位值为4.4周;治疗6个月后D-二聚体值显著降低(W=-21.00,P=0.031),凝血功能改善;治疗2周后疼痛评分降低为0,疼痛得到完全缓解;生活质量评分从治疗前(40.0±10.9)分,提高到治疗6个月(60.0±10.9)分和12个月(75.0±6.3)分,生活质量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7、P=0.003,t=4.743、P=0.005)。治疗期间共发生不良反应4例,包括口腔黏膜炎3例、轻度血脂升高1例,大多为轻度不良反应,均得到良好处理。结论口服西罗莫司治疗儿童复杂性静脉畸形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为此类疾病治疗提供一个新选择。

  • 标签: 儿童 静脉畸形 脉管畸形 西罗莫司 雷帕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度普利尤单抗皮下注射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2021年3 - 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诊断为中重度AD且同时接受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患儿临床资料,评估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首次皮下注射治疗前、治疗后4周患儿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峰值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AD积分指数(SCORAD)、皮肤病家庭生活质量指数(DFI)变化情况,同时收集首次注射至4周后首次访视时不良事件。符合正态分布定量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定量指标则采用符号秩检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病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E、自身过敏性疾病史、家族成员过敏性疾病史这5种因素对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后EASI50影响。结果39例患儿纳入分析,其中男21例,女18例,2 ~ < 6岁21例,6 ~ < 18岁18例,年龄M(Q1,Q3)为65.0(53.0,111.0)个月。度普利尤单抗单次皮下注射后4周,18例(84.85%)EASI评分下降≥ 50%,13例(60.61%)下降≥ 75%,18例(75.76%)峰值NRS下降≥ 4分,20例(81.82%)下降≥ 3分;15例(68.75%)SCORAD评分下降≥ 50%,7例(18.75%)下降≥ 75%。所有患儿注射度普利尤单抗后至4周访视时,均未出现结膜炎、皮肤感染、注射部位反应等常见不良事件,亦无严重不良事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E水平、自身合并过敏性疾病史、家族成员过敏性疾病史对EASI50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单次度普利尤单抗皮下注射可明显改善中重度AD患儿瘙痒症状、皮损严重程度,提高患儿家庭生活质量,短期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儿童 白细胞介素4受体α亚单位 生物制剂 治疗结果 度普利尤单抗 单次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线缝合针应用于剖宫产术横切口皮内美容缝合效果。方法300例剖宫产横切口采用2-0带线缝合针进行切口皮内连续美容缝合。结果用2-0带线缝合针进行皮内连续美容缝合,术后疼痛较轻微,无切口感染,瘢痕小呈线形,住院时间短。剖宫产横切口采用2-0带线缝合针进行皮内连续美容缝合是一种非常满意缝合方法,受到广大患者欢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部切口 2-0带线缝合针 皮内美容缝合
  • 简介:跟着网络学烘焙第一次尝试烘焙时,我还是个美食编辑.因为工作关系,经常会采访一些精品酒店大厨,每次看到他们像魔术师一样做出精美的甜点和蛋糕时,我都非常羡慕.

  • 标签: 高中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动态电路'既是初中物理最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中考物理最具创新焦点和热点问题,近些年中考物理试题中多有涉及.这类问题答题可分为三类:①有滑动变阻器基础动态电路;②电路中有开关闭合或断开电路类型改变动态电路;③电路中连有半导体材料时,根据环境条件变化导致电路参数变化动态电路.

  • 标签: 动态电路 电路问题 简析动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