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一一八一○年,德国机械师考夫曼(JohannFriedrichKaufmann,1785—1865)造出来的"自动吹号手"在德累斯顿亮相。这个神气活现的号手吹得令人惊艳,据说"不仅拥有精确、强大的力度和纯净的声音","还富有温情","跟人一样有表现力,但显然比人更有效率,不知疲倦"。这个目光坚定的号手至今还留存于慕尼黑博物馆。"

  • 标签: 慕尼黑 十九世纪 三国演义 考夫曼 德累斯顿 管风琴
  • 简介:把灯熄了,音量拧得很小很小,小到刚能听见。有好多个晚上,尤其是周末之夜,我试着这么听音乐。让海菲茨青铜色的琴声变成喁喁低语,让莫扎特的安魂曲里男人和女人的歌哭变成啜泣,让古尔德给巴赫建造的“玻璃迷宫”暗到月光的颜色。不管是华丽、喧闹还是悲哀,让它们都缩成温柔羞涩的手指挠拨着月光,——雪影离离之中,会听到什么?

  • 标签: 散文 文艺随笔 当代
  • 简介:到处都是莫扎特的音乐。远方的原野上,天空里,风中……耳畔是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于是,列车的车窗外,透明的山峦与河流交叠在一起,风景的色彩被音乐过滤成琴键上的黑与白。汽笛声里,我想起莫扎特童年在欧洲奔波时弯弯曲曲的车辙,想起颠簸在马颈上的铃声。里帕蒂演奏的莫扎特从电池里潺潺流出来。

  • 标签: 莫扎特 钢琴奏鸣曲 汽笛声 音乐 黑与白 车窗
  • 简介:一惠特尼(CraigWhitney)是英国人,也是《纽约时报》的驻外记者,写过很多时评,不过他还有个少见的爱好,就是弹管风琴和写管风琴乐评,报上和管风琴有关的文章和管风琴家的讣告基本都出自他手。惠特尼的AlltheStops(按,Stop意为音栓)一书讲的是美国管风琴的故事,我读后略微吃惊,原来一个世纪前,管风琴

  • 标签: 音栓 惠特尼 驻外记者 纽约时报 浪漫派音乐 背谱
  • 简介:一知道巴格比(BenjaminBagby)先生,是因为他来UBC音乐学院搞讲座,第二天他将上演中世纪盎格鲁-撒克逊史诗《贝奥武甫》(Beowulf),当然是他自己的古英语"说唱"版。据说他年年来温哥华讲课、演出,我认识的本

  • 标签: 贝奥武甫 巴格比 中世纪音乐 音乐学院 格里高利圣咏 霍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