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COOK-ZFEN定制支架治疗短颈腹主动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按短颈腹主动脉及COOK-ZFEN定制支架标准纳入的5例接受开窗式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短颈腹主动脉患者,年龄(69±11)岁,开窗支架定制时间4~6周,腹主动脉最大直径(60.8±14.0) mm,平均肾下颈直径(26.0±2.6) mm,平均锚定区长度(6.4±2.2) mm。技术成功率100%,中位随访时间6.8个月。术中无内脏血管丢失及支架移位,围手术期无死亡,无其他重大并发症。内漏情况:单纯Ⅱ型内漏3例,少量单纯Ⅲ型内漏1例,4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内漏消失,1例合并Ⅱ型漏和Ⅲ型漏,所有患者内脏血管及分支支架均通畅。结论定制开窗支架治疗短颈腹主动脉是安全可行的,中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

  • 标签: 主动脉瘤,腹 支架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血管内超声辅助的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囊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资料。记录患者病变特点、手术疗效和相关并发症。治疗前后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共10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72.0±5.9)岁(范围:61~81岁)。共11处病变,股浅动脉8处,腘动脉3处,病变长度(7.0±2.4)cm(范围:3.2~9.8 cm)。慢性闭塞病变4处,重度狭窄7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11,1处病变发生限流性夹层,行补救性支架植入。4处病变钙化分级为3~4级,9处病变钙化弧度≥180°。5处病变在血管内超声测量后选择更大直径的药物涂层囊。随访(6.0±1.9)个月(范围:3~9个月),患者术后即刻踝肱指数(0.97±0.13比0.48±0.18,t=-7.60,P<0.01)与术后3个月踝肱指数(0.95±0.12比0.48±0.18,t=-7.17,P<0.01)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3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为11/11,无靶病变再干预,溃疡愈合率为3/4。结论血管内超声辅助下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期结果良好,手术安全。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性 血管成形术,激光 血管内超声 药物涂层球囊
  • 简介:采用数理统计、录像统计和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2013年国内外重大羽毛比赛中优秀男子单打选手"区域技术使用情况"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前场区域击球技术主要以击网前为主;中场区域击球技术主要以挡、抽球、拦等过渡性技术为主;后场区域击球技术主要以杀球为主,下压居多;反手区域采用正手击球技术和头顶击球技术为主。为中国羽毛男子单打保持领先地位,提供训练理论依据。建议中国羽毛球队加强网前、挡、抽球、拦、杀球、正手击球和头顶击球的训练。

  • 标签: 羽毛球 男子单打 技战术 区域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hamblin Ⅱ/Ⅲ型颈动脉体手术治疗风险与肿瘤大小的关系及手术治疗的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1年4月至2017年12月88例Shamblin Ⅱ/Ⅲ型颈动脉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1例患者围手术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血管神经并发症的风险高暂停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率1%。其余85例患者成功切除病灶共87侧,包括13例Shamblin Ⅱ型和74例Shamblin Ⅲ型,2例患者切除双侧颈动脉体。肿瘤直径中位数为3.0(1.2~5.5)cm,出血量200(0~2 500) ml,手术时间为162(85~430)ml,住院时间为10(6~28)d,术中血管干预72例,神经并发症33例。统计学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与术中出血量(R=0.35,P<0.01)、手术时间(R=0.54,P<0.01)、神经并发症(OR= 1.72,95%CI 1.08~2.73,P=0.02)和血管干预(OR=2.69,95%CI 1.27~5.69,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共有4例患者诊断为恶性颈动脉体,3例分别于随访第1、5、7年复发。结论颈动脉体Shamblin Ⅱ/Ⅲ型患者应尽早干预以减小手术难度,降低血管及神经并发症风险。恶性颈动脉体患者应加强远期随访以及时发现肿瘤复发。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血管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复杂腹主动脉主要是指近端颈处理困难的近肾腹主动脉和肾上腹主动脉。胸腹联合切口和腹膜后入路可以更好地显露腹主动脉内脏动脉区。与肾下腹主动脉相比,复杂腹主动脉开放手术创伤更大,操作更复杂,手术时间更长,并发症和死亡率更高,需要术者具备丰富的开放手术经验。除了近端颈处理,本文还讨论了髂动脉困难颈、腔内修复术后中转开放手术、缺乏合适人工血管等问题。

  • 标签: 复杂腹主动脉瘤 开放手术 人工血管 内脏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级别胶质术后精确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4月70例高级别胶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用单一的术后精确放疗,观察组则给予术后精确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SF-36量表分数和高级别胶质总治疗效果、白细胞降低等毒性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高级别胶质总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头痛、脱发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之前两组生存质量SF-36量表分数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SF-36量表分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级别胶质术后精确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改善生存质量,且和单纯放疗比较只增加了恶心副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高级别胶质瘤 术后精确放疗 替莫唑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囊治疗下肢动脉非支架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接受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囊治疗的46例下肢动脉非支架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72.5±11.7)岁(范围:42~93岁);腘动脉病变44例(95.7%,44/46),股总动脉病变2例(4.3%,2/46);狭窄病变15例(32.6%,15/46),完全闭塞病变31例(76.4%,31/46);病变长度(7.3±2.7)cm(范围:3.0~13.2 cm)。术后6个月、12个月及之后每年1次随访,进行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和CT血管造影检查。主要观察指标为靶血管一期通畅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无大截肢生存率、技术成功率、补救性支架植入率、踝肱指数、靶血管再干预等。采用t检验比较术后6个月、12个月踝肱指数与术前的差异,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下肢动脉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免于再干预率、无大截肢生存率。结果本组技术成功率为91.3%(42/46)。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5%(3/46),均为远端血管栓塞,限流性夹层发生率为8.7%(4/46)。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踝肱指数明显高于术前(0.90±0.10比0.42±0.10,t=-4.48,P<0.01;0.87±0.12比0.42±0.10,t=-5.21,P<0.01)。随访时间[M(IQR)]为22.5(8.8)个月(范围:6~32个月),4例(8.7%,4/46)患者接受再干预。术后2年的一期通畅率为86.2%(95%CI:71.8%~93.5%),免于再干预率为90.7%(95%CI:77.0%~96.4%)无大截肢生存率为97.8%(95%CI:85.6%~99.7%)。结论准分子激光消蚀联合药物涂层囊可用于治疗下肢动脉非支架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 标签: 动脉硬化,闭塞性 激光,准分子 药物涂层球囊 非支架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感染的DNA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宫颈细胞学及DNA检测技术对5000例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结果在两种诊断技术的特异性及阴性检出率相同的情况下,联合技术的使用明显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以及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联合两种检测方法对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细胞检测 HPVDNA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