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寡转移 前列前列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于原发灶根治肿瘤切除术和对转移灶的转移导向治疗可以使患者受益。但是,目前的证据主要来自回顾研究,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本文就少转移前列的定义,诊断和治疗 进行综述 ,以加深泌尿外科医师对寡转移前列的理解。

  • 标签: 前列腺癌 寡转移 减瘤性根治性切除术 转移导向治疗
  • 作者: 王任飞 高再荣 欧阳伟 陈文新 楼岑 韦智晓 林岩松 谭建 张瑞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 30005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分子靶向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22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核医学科,广州 510280 ,福建省立医院核医学科,福州 35000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核医学科,杭州 310016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南宁 53002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核医学分子靶向诊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摄碘能力与131I清除不能手术切除的DTC转移灶(简称清灶)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于31家单位核医学科行131I清灶治疗的138例DTC患者(男42例,女96例;年龄8~74岁)的临床资料。以清灶治疗时131I显像病灶靶/非靶(T/NT)比值代表其摄碘能力,以131I治疗前后病灶在影像上的径线变化评价该次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对可能影响131I清灶疗效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χ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病灶T/NT比值预测清灶无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共统计1 165次疗效评估。在653次平面显像评估中,CR、PR、SD和PD 4个疗效组间病灶T/N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在512次断层显像评估中,有39次(7.6%)CR、337次(65.8%)PR、117次(22.9%)SD和19次(3.7%)PD,4组间病灶T/N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6,P<0.01)。此外,年龄、刺激甲状腺球蛋白(sTg)水平及服131I剂量也是影响131I清灶疗效的因素(F值或χ2值为2.561、7.095、8.799,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确诊转移时的年龄越大[比值比(OR)=1.034,P=0.022]、病灶T/NT比值越低(OR=1.086,P=0.006),131I清灶疗效越差。病灶T/NT比值预测清灶无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阈值为6.2,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8.7%(107/136)、73.1%(275/376)。结论131I治疗DTC转移灶疗效显著,患者确诊转移时年龄、病灶T/NT比值是清灶无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灶T/NT比值低于6.2时,预示131I清灶无效的概率较高。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肿瘤转移 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MR小肠造影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评估Crohn病(Crohn disease,CD)患者活动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CD常规MR小肠造影及DWI特征,基于肠壁增厚、肠壁异常强化、肠壁DWI信号及ADC值、肠腔狭窄后扩张、“木梳征”、肠系膜肿大淋巴结、瘘管、溃疡、脓肿、腹腔蜂窝织炎10个征象,制定CD活动的MR影像诊断标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ROC曲线评价ADC值诊断CD活动的诊断效能,3.0 T MRI与临床及病理评估CD活动度之间的一致采用Kappa值分析,非活动CD肠壁及活动CD肠壁ADC值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共评估了232组肠段,共发现116组肠段有异常。受累肠壁的平均厚度为(8.18±0.29) mm。49例CD,病变活动期41例,活动期指标:肠壁分层、中~重度强化、溃疡、肠腔狭窄后扩张、木梳征、淋巴结肿大、蜂窝织炎,发生例数分别为:(33、39、21、18、22、19、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567、30.467、7.171、5.552、7.790、6.055、6.055,P<0.05或0.01)。CD活动期,DWI (b=1000)显示病变肠壁呈明显高信号,信号明显高于非活动期CD肠壁。活动期CD肠壁ADC值(0.89~ 1.31)×10-3 mm2/s,平均(1.08±0.12)×10-3 mm2/s。非活动期CD肠壁ADC值(1.16~ 1.56)×10-3 mm2/s,平均ADC值(1.35±0.15)×10-3 mm2/s。非活动期CD肠壁ADC值升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6,P<0.01)。ROC分析鉴别CD活动和非活动的ADC值诊断阈值为1.145×10-3 mm2/s,在该阈值时,CD活动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73.2%。MR小肠造影诊断CD活动度评分为7.63±1.06,其中40例患者的评分>5分,诊断为CD活动期。MR小肠造影与DWI相结合,对CD活动的定位准确率为100%,敏感度为97.4%,特异度为80.0%,阳性预测值为95.0%,阴性预测值为88.9%,Kappa值为0.832 (P<0.05)。结论在传统的MRI序列基础上,应用DWI成像技术,对于CD活动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Crohn病 小肠造影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