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NUDT15基因多态性与6-巯基嘌呤(6-MP)治疗耐受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山西省儿童医院明确诊断为ALL的患儿58例,均采用CCLG-ALL2018方案化疗,骨髓达完全缓解,在维持治疗阶段接受6-MP口服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检测NUDT1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不同NUDT15基因型患儿应用6-MP治疗的骨髓抑制情况及6-MP耐受剂量。结果58例患儿中,NUDT15基因TT型3例,CC型46例,TC型9例。在6-MP维持治疗阶段,3组不同NUDT15基因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8例患儿中,23例(39.66%)用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包括NUDT15基因CC型16例,TC型5例,TT型2例。3组间骨髓抑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9.10,P<0.05)。TT型、CC型、TC型患儿6-MP使用剂量分别为(10.4±8.8)mg·m-2·d-1、(41.5±1.3)mg·m-2·d-1、(36.7±2.4)mg·m-2·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5,P<0.05)。结论不同NUDT15基因型患儿6-MP耐受性不同,NUDT15基因多态性与ALL患儿维持治疗期间6-MP不耐受相关,可能影响疾病的治疗

  • 标签: 白血病,淋巴样 多态性,单核苷酸 NUDT15基因 巯基嘌呤 中性粒细胞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