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国产经导管二尖瓣夹合器及输送系统Neonova™治疗中重度及以上二尖瓣反流的短期安全性、有效性及技术特点,并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其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的10例外科手术高危且符合入组标准的中重度及以上二尖瓣反流患者,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植入Neonova™系统二尖瓣夹合器,于术后即刻、术后7 d、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评估该系统治疗中重度及以上二尖瓣反流的短期临床结局、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及手术技术学习曲线。结果①Neonova™系统治疗二尖瓣反流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反流程度显著减轻(P=0.003)。随访期间,装置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均为90.0%,1例患者反流程度加重,于术后37 d行外科二尖瓣置换术,其余9例患者术后3个月反流程度改善为轻度(8/9)或中度(1/9)。患者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和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得分明显改善(均P<0.001)。②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时未出现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无显著增加(P=0.324)。随访期间左室舒张末内径显著减小(P=0.008)。③手术时长60~300(175.8±75.2)min,手术时长与手术台次拟合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显示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手术时间显著减少(F=15.857,P=0.004)。结论Neonova™介入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改善外科高危患者的二尖瓣反流程度及临床症状。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国产经导管缘对缘修复系统治疗二尖瓣反流围术期管理的重要评估方式。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尖瓣反流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价超声诊断腹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超声诊断的腹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患者的超声图像,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超声图像等临床资料。结果共完成左肾静脉超声检查3 519例,其中16例(0.45%)诊断为腹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其中男5例,女11例。所有患者均因尿常规隐血阳性就诊,其中合并左腰部不适等其他症状者共7例。超声均为首选检查方法。16例患者中,15例为完全腹主动脉后型即Ⅰ型,其中左肾静脉受压共13例,另有2例完全腹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未见受压。16例中1例为环主动脉型即Ⅲ型,两支均有受压。结论当临床怀疑"胡桃夹"现象,要求对左肾静脉做相应评估时,超声可作为左肾静脉检查的首选方法。超声可较清楚显示大部分患者左肾静脉走行,判断左肾静脉有无变异、有无受压。超声对Ⅰ型的敏感性最高,不易漏、误诊;Ⅲ型易漏诊,而Ⅱ型及Ⅳ型超声不易检出,可能与超声显像的局限性有关。

  • 标签: 主动脉,腹 肾静脉,左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内静脉假性静脉瘤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诊治的一例颈内静脉假性静脉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和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学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例患者超声显示左侧颈部皮下软组织层一大小为38.6 mm×14.0 mm×29.9 mm无回声区,经宽为3.8 mm破口与左侧颈内静脉相通,内见一大小为12.9 mm×6.6 mm稍高回声团。彩色多普勒显示颈内静脉血流经破口处与无回声区相通,稍高回声团内未见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于破口处可探及双向毛刺样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造影剂由颈内静脉经破口处流入无回声区内,无回声边缘及稍高回声团处呈造影剂充盈缺损,余处造影剂充盈良好。超声诊断:左侧颈内静脉假性静脉瘤并血栓形成。最终纳入23篇文献(35例颈部静脉假性静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复习,男12例,女23例,左侧15例,右侧20例,颈内静脉6例,颈外静脉27例,1例仅描述颈静脉,1例为锁骨上静脉。其中34例超声表现为皮下无回声肿块,1例表现为稍高回声,35例均可显示静脉壁破口。结论超声检查方便、快捷、可动态观察,对假性静脉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首选检查方法,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提高诊断信心。

  • 标签: 颈静脉 假性静脉瘤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hRCC超声图像特征。常规超声观察病灶生长部位、形态、大小、是否有包膜、内部回声及血供情况等。应用超声造影观察病灶的灌注特征,包括造影剂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分布情况及消退时间等。结果本组40例病例,38例单发,2例多发;左肾17例,右肾22例,双肾1例。肿瘤发生于肾上部8例(20.0%),肾下部9例(22.5%),肾中部23例(57.5%),其中1例瘤体位于右肾盂内,病灶侵及肾包膜11例(27.5%)。肿瘤呈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35例(87.5%),边界欠清5例(12.5%),最大径2.0~11.2(5.1±0.8)cm。病灶呈低回声23例(57.5%),等回声7例(17.5%),稍高回声7例(17.5%),囊实混合回声3例(7.5%),病灶内部回声均匀23例(57.5%),回声不均匀17例(42.5%);病灶内伴有钙化灶者5例(12.5%)。彩色多普勒(CDFI):病灶周边可见血管绕行,15例(37.5%)病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12例(30%)病灶内可探及少许星点状血流信号,7例(17.5%)病灶可探及短条状血流信号,仅6例(15%)病灶边缘及内部均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4例患者同时行超声造影检查,病灶均同步于肾皮质开始快速均匀强化,呈稍低增强,早于肾皮质消退,呈"快进快退"灌注模式。所有病例均未发现引流静脉癌栓、肾周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结论ChRCC常规超声表现为肾实质内乏血供、低回声实性肿块,边界清晰,超声造影呈均匀稍低增强,"快进快退"灌注模式,这些特征有助于术前超声对其做出诊断。

  • 标签: 超声检查 肾嫌色细胞癌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体测量学指标与超声全息血管硬度分析(R-VQS)技术测量的颈动脉弹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在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中的价值。方法563例体检者,按男女性别分组。采集各位受试者的人体测量学指标[体重指数(BMI)、腰围(WC)、身体形态指数(ABSI)、身体圆润指数(BRI)、内脏脂肪指数(VAI)],并应用R-VQS技术检测受试者颈动脉弹性参数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分析人体测量学指标与PWV的相关性,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PWV的预测因素。结果⑴男性BMI、WC、ABSI、BRI、VAI、PWV参数均高于女性(P<0.05);⑵男、女性BMI、WC、ABSI、BRI、VAI参数与SBP、DBP、TC、TG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P<0.05);⑶男性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可预测PWV(β=0.110、0.101,P均<0.05),女性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及吸烟史是PWV的预测因素(β=0.061、0.095、0.067,P均<0.05);⑷在矫正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相关因素后,ABSI和VAI在男性群体中可预测颈动脉PWV(β=0.078、0.068,P<0.05);BMI、WC、ABSI、BRI、VAI在女性群体中是颈动脉PWV的预测因素(β=0.131、0.123、0.204、0.153、0.196,P<0.05)。结论ABSI和VAI在男、女性群体中均是颈动脉PWV的预测因素,可作为临床简便评估肥胖并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体测量学指标。R-VQS技术可早期反映颈动脉血管壁弹性变化,是一种方便、实时、快捷的检查方法。

  • 标签: 人体测量术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 颈动脉弹性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近年来,超声弹性成像作为评估软组织弹性的新技术,在肌肉骨骼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其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相比,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具有更客观、重复性好、可定量等优点。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SWE在确定肌肉骨骼组织(包括肌腱、肌肉、神经和韧带)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随访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SWE在评估肌腱肌肉病变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肌腱病 肌疾病 超声弹性成像 剪切波弹性成像
  • 作者: 谢明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医师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湖北省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22
  • 简介:摘要超声影像检查在临床日常诊疗过程中广泛应用,是诸多病种的首选检查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相关交叉领域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多种技术的融合,创新性超声成像技术不断出现,极大拓展了超声影像的临床应用范围。本文从临床的角度,简述了近年来的几种超声新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 标签: 超声检查 超声弹性成像 脉搏波波速 对比增强超声
  • 简介:摘要以岗位胜任力为中心,以医务人员个体为学习主体的自学模式是推进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有利举措。为了更好地支撑自学模式在超声医学科继续医学教育中具体实施,本文以超声医师继续职业发展内涵为原则,构建可验证的自学模式,从依托资源、组织架构、学习内容、验证方案及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5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继续职业发展 自学 可验证 超声医学
  • 简介:摘要肿瘤液体活检是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核酸等肿瘤标志物对肿瘤进行实时无创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超声辅助肿瘤液体活检可以利用超声空化效应和热效应,促进肿瘤标志物入血,从而有效提高肿瘤液体活检敏感性与特异性。笔者将就超声及其相关技术在肿瘤液体活检中应用的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检查 液体活检 肿瘤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心脏慢性排异反应又称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是心脏移植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远期存活。超声成像具有可重复、简便等优点,目前是监测心脏移植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方法,对于早期诊断上述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逐渐应用于心脏移植术后的常规监测,笔者就超声成像技术在心脏慢性排异反应诊断中的进展作综述。

  • 标签: 血管内超声 负荷超声心动图 超声造影 移植物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患病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公共健康。准确评估右心室功能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但右心室几何结构复杂,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室功能存在局限性。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发展,右心室纵向应变被认为是右室功能评估的敏感参数。笔者就右心室纵向应变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右心室功能 纵向应变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超声心动图是临床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影像技术,具有无创、无辐射、实时等优点。随着深度学习的出现,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分析超声心动图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主流。笔者将从不同超声模态展开,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全流程,从标准切面的获取、分类,至量化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充分阐述深度学习在每一个环节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其高患病率、高再住院率和高死亡率对其临床管理提出严峻挑战。建立有效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评估、治疗策略及不良事件预测等管理策略,将有效抑制疾病的发展与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心血管影像分析上展现其优势。笔者就其人工智能在心力衰竭超声影像学分析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力衰竭 影像医学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国产D-Shant心房分流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方法连续入组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植入国产D-Shant心房分流器的CHF患者24例。植入术前及术后即刻,右心导管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左房压(LAP)、右房压(RAP)、肺动脉压、跨房间隔梯度压差、心脏指数及肺/体循环血流量比(Qp/Qs);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舒张末面积指数(LAEDAI)、左房舒张末容积指数(LAEDVI)、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舒张末横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心房分流器分流孔径、分流速度和分流压差;评估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程度;记录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6 min步行测试(6MWT)等,行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植入术前、术后PCWP/LAP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与术后3个月患者NYHA分级的相关性,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3个月NYHA分级改善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①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D-Shant心房分流器。②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PCWP/LAP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显著下降(均P<0.001),跨房间隔梯度压差显著下降(P<0.001),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减低(均P<0.001),Qp/ Qs显著升高(P<0.001)。③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TAPSE、RVFAC及肺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加(均P<0.05);术后3个月LVEF及肺动脉血流速度显著增加(均P<0.05),二尖瓣反流程度显著减轻(P=0.001),三尖瓣反流程度未见显著改善(P>0.05)。LAEDAI、LAEDVI、LVEDVI、LVESVI、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A)、室间隔侧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S′)、E/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肺动脉内径、右房舒张末横径、右室舒张末横径和下腔静脉内径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心房分流器分流孔径、分流速度及分流压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及3个月患者NYHA分级改善、KCCQ评分增高、6MWT显著增加(均P<0.01)。⑤LVEF术前-术后、PCWP/LAP术前-术后、TAPSE术前-术后、RVFAC术前-术后与术后3个月患者NYHA分级存在显著相关(rs=0.738、-0.730、0.738、0.723,均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术前-术后是术后3个月患者NYHA分级改善的独立预测因素(OR=0.687,95%CI=0.475~0.992,P=0.045)。结论国产D-Shant心房分流器植入后可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与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是评价CHF患者D-Shant心房分流器植入疗效可行、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慢性心力衰竭 D-Shant心房分流器
  • 简介:摘要心脏移植(HT)是儿童终末期心脏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右心衰竭是影响HT术后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是儿童HT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准确评估HT术后右心结构与功能在HT术后随访中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超声心动图因其简便、价廉、实时、无创,是儿童HT术后监测心脏结构及功能最常用的成像技术。笔者旨在对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其新技术在儿童HT术后右心结构及功能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移植 儿童 右心
  • 简介:【摘要】素质教育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境教学法近年来在教学阶段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促进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融合的教学策略。

  • 标签: 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 情境教学 教学对策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在我国发病率日益增高,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医学难题。HF使心脏发生重构,因此需要先进的成像技术对心脏功能进行综合评价。近年来,超声影像技术不断发展,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是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可早期、准确地定量评估多种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功能。笔者就3D-STI技术在HF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 心力衰竭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起病急骤、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因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FM易被忽视和误诊。早期评估心脏形态和功能改变能够为临床治疗和随访提供可靠依据。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和便携的影像学诊断工具,在FM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本文就超声心动图在FM诊断中的应用现状、预后评估和未来发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暴发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以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为金标准,探讨加入人工智能技术的全自动三维超声右心室定量软件(3D Auto RV)评估心脏移植(heart transplantation,HT)术后右心室容积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超声心动图复查,并且同意于超声心动图复查后24 h内行CMR检查的HT术后患者46例。分别应用CMR技术、3D Auto RV和常规半自动三维超声右心室量化软件(Tomtec 4D RV function 2.0)获取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量(RVSV)及RVEF。分别将3D Auto RV、常规半自动Tomtec的测量结果与CMR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比较方法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结果3D Auto RV的可分析率为87%,该软件实现了在27例(59%)患者进行全自动分析,整个分析过程无需调节,分析时间仅需要(12±1)s;另外19例(41%)患者的分析结果需要手动调节,平均分析时间在2 min内,短于常规半自动Tomtec量化软件分析时间[(108±15)s对(160±34)s,P<0.001]。对于右心室容积:3D Auto RV和常规半自动Tomtec分析的RVEDV、RVESV和RVSV,均与CMR分析的相应测量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77~0.84,均P<0.001)。与CMR测量值比较,3D Auto RV和常规半自动Tomtec技术均低估HT术后患者的RVEDV、RVESV和RVSV,但是3D Auto RV较常规半自动Tomtec的负性偏倚值更小。对于RVEF:3D Auto RV获得的RVEF与CMR获得的RVEF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与一致性(r=0.84,P<0.001;偏倚值=-1.1%,一致性界限=-8.1%~6.0%)。另外,3D Auto RV手动调节获取的右心室容积和RVEF与CMR相应测量值的相关性(r=0.63~0.72,均P<0.001)低于全自动分析获取的右心室容积和RVEF与CMR相应测量值的相关性(r=0.76~0.82,均P<0.001)。重复性分析显示3D Auto RV获取的RVEDV、RVESV、RVSV和RVEF均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结论3D Auto RV轻度低估HT术后右心室容积,但是其低估程度低于常规半自动TomTec。3D Auto RV可以准确量化HT术后RVEF,分析过程快速,且分析结果可重复性好,有望实现在HT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常规临床应用。

  • 标签: 三维超声右心室量化软件,全自动 心脏移植术 心室功能,右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