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of Newborn,NEC)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查及预防措施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患儿及其孕母的基本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NE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中,有19例患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总发生率17.27%;其中Ⅰ期8例,占42.11%,Ⅱ期7例,占36.84%,Ⅲ期4例,占21.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益生菌制剂、喂养方式、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羊水粪染、妊娠期糖尿病、产前应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均是影响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NEC发生的相关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益生菌制剂、败血症及羊水粪染均是影响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的NEC发生风险较高,且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新生儿窒息、益生菌制剂、败血症及羊水粪染是影响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加强围产期护理对孕产妇及胎儿的监护,并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针对性预防措施,加强对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以尽可能降低NEC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早产合并极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Simodont牙医培训系统的翻转课堂在口腔修复学专业技能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对照试验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18、2019级口腔修复学规培生72名,分为试验组(施行基于Simodont牙医培训系统的翻转课堂)和对照组(传统讲授示教后进行Simodont牙医培训系统训练),每学年每组各18人。通过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比较两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操机考成绩。采用SPSS 20.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在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合作与表达能力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课后理论考试成绩与实操机考成绩,试验组[(23.36±0.21)分、(90.56±0.52)分]均优于对照组[(21.81±0.25)分、(88.31±0.48)分](P<0.01)。结论基于Simodont牙医培训系统的翻转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口腔修复学专业技能规范化培训教学效果;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合作与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 标签: Simodont 翻转课堂 口腔教育 修复学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种植冠桥修复体不同特征对植体周病发病的影响,为临床制订植体周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行种植冠桥修复的患者,建立前瞻性队列,通过调查问卷和临床检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以及修复体的固位方式、邻接触情况、咬合情况等种植体和修复体相关因素及口腔卫生维护情况,并进行定期随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因素对植体周病发病风险的影响,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植体周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共纳入214例患者,351枚植体,随访(11.0±3.5)个月。最终43.0%(92/214)的患者和37.3%(131/351)的种植体发生植体周病,植体周黏膜炎和植体周炎的患者水平发病率分别为41.1%(88/214)和4.2%(9/214),种植体水平发病率分别为34.2%(120/351)和3.1%(11/351)。在种植体和修复体相关因素中,单因素分析显示,修复体的固位方式、邻接状况、咬合情况与植体周病的发病有关联(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螺丝固位(风险比=2.38,95%CI:1.42~3.99)、修复体邻接丧失(风险比=2.36,95%CI:1.31~4.27)为植体周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种植冠桥修复体的固位方式与邻接状况对植体周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 标签: 牙种植体 牙冠(假体) 牙周疾病 发病率 队列研究 植体周病
  • 简介:摘要探讨剪刀式切口去皮术在眉、睑提升的效果。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威海市立医院医疗美容科对眉睑松弛下垂的52例患者(男7例,女45例,年龄45~65岁,平均52.5岁)实施剪刀式切口去皮术,重新调整眉部形态,改善上睑松垂。5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术后6个月随访,全部患者眉毛形态、位置保持在比较理想状态;患者对眉形、重睑线宽度、外眼角提升度、鱼尾纹减轻情况满意度高。剪刀式切口去皮术用药提升眉、睑时,手术风险低、效果明显、易被患者接受。

  • 标签: 眉提升 上睑提升 剪刀式切口 年轻化
  • 作者: 白石柱 任楠 冯志宏 谢瑞 董岩 李志文 赵铱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数字化口腔医学中心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西安 71003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3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手术系统(Autonomous Dental Implant Robotic System, ADIR)在动物口内进行种植手术的准确性。方法选择9只中华田园犬(3岁,性别不限),拔除下颌双侧前磨牙,制作牙列缺损模型。每只犬下颌骨每侧缺牙区各植入2枚种植体,分别由ADIR(机器人组)和1名有丰富种植手术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使用数字化全程导板(导板组)完成,每组18枚。术后评价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与规划位置的偏差,包括颈部、根部和角度偏差;测量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比较机器人组与导板组差异。结果ADIR能顺利在全身麻醉动物口内完成种植体植入。机器人组种植体颈部偏差[M(Q)]为0.269(0.152) mm、根部偏差为0.254(0.218) mm、角度偏差为0.989°(0.517°),均显著小于导板组[颈部偏差为0.910(0.872) mm、根部偏差为1.179(1.176) mm、角度偏差为4.209°(5.208°)](P<0.05)。两组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课题组研发的ADIR在动物口内进行种植体手术的准确性优于数字化全程导板。

  • 标签: 牙种植 机器人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术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将威海市立医院皮肤医疗美容科甲状腺术后增生性瘢痕患者76例(男22例,女54例,年龄18~48岁,平均31岁)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对照组38例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每4周1次,未痊愈及复发者继续治疗,共治疗5次判断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21例,占55.26%;有效32例,占84.21%;对照组治愈4例,占10.53%,有效16例,占42.11%,观察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5.371,4.989,P<0.01)。结论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甲状腺术后增生性瘢痕见效快,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

  • 标签: 瘢痕,肥大性 激光疗法 治疗结果 脉冲染料激光 曲安奈德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ux™ 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在毛孔粗大的效果。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威海市立医院皮肤医疗美容科就诊的面部皮肤粗糙、毛孔粗大患者100例,男8例,女92例;年龄30~60(35.0±3.8)岁。采用Lux™ 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每月1次,治疗4次后用主观评价、照片评价判定效果。结果治疗4次后,患者皮肤粗糙度、毛孔粗大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45,P<0.05)。100例患者治疗后,满意80例、较满意17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97.0%。结论Lux™ 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对皮肤粗糙、毛孔粗大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激光 Lux™ 1 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 皮肤粗糙 毛孔粗大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