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观察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探究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10日~2022年12月30日我院临床生化检验结果表现存在误差血液样本26份为研究对象,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原因,探究影响因素,制定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措施。结果 26份误差生化血液样本原因:检验因素(38.46%)导致、患者因素(38.46%)导致、标本采集及送检因素(23.08%)导致。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受血液样本、患者情况、标本采集及送检情况影响,规范检验流程,加强患者护理极为重要,需要重点关注。

  • 标签: 生化检验 结果 患者护理 检验流程 血液样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胞学形态结合凝血检验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疑似大肠癌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细胞学形态、凝血检验与联合检验,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对细胞学形态结合凝血检验的检验价值以及检验效能进行观察。结果:细胞学形态结合凝血检验大肠癌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87.14%、96.77%、87.50%、98.36%、77.78%              95.71%相较于单一的凝血检验以及单一细胞学形态检查诊断效能更高。结论:大肠癌诊断中细胞学形态结合凝血检验使用价值较高,具有较高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胞学形态 凝血检验 大肠癌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检验策略对新生儿黄疸脑损伤疾病检出率情况。方法:选取60例新生儿黄疸脑损伤患儿,常规组30例采取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单独检测,探究组30例血清IGF-1,NSE,MBP联合检查,最后统计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磷脂碱性蛋白水平对新生儿黄疸脑损伤单独及联合诊断价值。结果:经过比对,探究组联合诊断敏感度90.00%、准确度96.67%高于常规组的敏感度66.67%,准确度80.00%,(P<0.05)。探究组特异度80.00%与常规组单独诊断93.33%,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黄疸脑损伤属于临床重症疾病,对新生儿的机体发育非常不利,选择血清IGF-1,NSE,MBP联合检查可确保诊断准确率,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黄疸脑损伤 髓磷脂碱性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C-反应蛋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择取本院6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020.05-2021.05)将其作为观察组(将其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同时取同期70例入院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C-反应蛋白指标,对比两组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各疾病类型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中各疾病类型C-反应蛋白相比,治疗后更低(P<0.05)。结论:通过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情况发现,指标水平与冠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有效的诊断指标,临床检测价值高。

  • 标签: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采用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方式意义。方法 我院收治2021年10月10日~2022年6月30日疑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RF、CRP检测,分析不同检测方式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效能。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CRP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检测RF、CRP诊断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约登指数高于单一检测RF、单一CRP检测诊断,差异显著(P<0.05)。结论 联合检测RF、CRP可以准确鉴别类风湿关节炎,避免误诊与漏诊情况,可推广。

  • 标签: 类风湿因子(RF) C反应蛋白(CRP)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性别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82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为例,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小儿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男性病原微生物检出率35.42%低于女性病原微生物检出率52.94%(P>0.05);0.4-1岁年龄区间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40.00,2-3岁年龄区间病原微生物检出率36.36%,4-5岁年龄区间病原微生物检出率46.67%,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的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不同,治疗中需要结合小儿实际情况用药,确保疾病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不同性别 不同年龄 小儿急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检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检测sST2、Galectin-3与BNP评估慢性心衰不良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中包括NYHAⅡ级20例、NYHA Ⅲ级20例、NYHA Ⅳ级20例,并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sST2、Galectin-3与BNP指标,对其在慢性心衰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sST2、Galectin-3与BNP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sST2、Galectin-3与BNP指标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在慢性心衰不良预后评估中实施sST2、Galectin-3与BNP联合检测干预效果良好,可对患者病情准确评估,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sST2 Galectin-3 BNP 慢性心衰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热肠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行常规检查)、观察组(行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检测准确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沙门菌进行临床检验时,采取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检测准确度。

  • 标签: 全面生化反应 血清学 沙门菌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21.4-2022.4期间收治的12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通过ELISA检验方式对患者痰液予以培养检验,判断患者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结果:126例患儿经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获得细菌共120株,其中格兰阳性菌、格兰阴性菌以及真菌数量分别为27/80/13株,所占比例分别为22.50%、66.67%、10.83%。分析导致患者发病的病原微生物中主要菌株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检出菌株数量为94株,所占比例最高者为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PIV)以及肺炎支原体(MP)。结论: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生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分布具有差异性,格兰阳性菌分布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格兰阴性菌分布较为平均,不受患者年龄因素影响。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分布以1岁以下儿童为主。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可根据儿童年龄以及其致病病菌分布情况予以对症下药。

  • 标签: 儿童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微生物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应用血清尿酸检验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A组,另以同期到我院体检的60名健康老人作为B组,均进行血清尿酸及胆红素检验。结果:A组血清尿酸及胆红素水平均高于B组(P500μmol/L患者随访1年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10.00%、33.33%、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尿酸 诊断
  • 简介:摘要: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充分的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 标签: 中华传统文化 幼儿园 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