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是门静脉高压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但该方法技术难度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故临床推广受到限制。超声引导肝内门体分流如以人体自然腔道为入路,有望通过超声的精准定位放置肝内门体分流支架。本文报道国内首例该技术的动物实验过程,为该技术的可行性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腔内超声检查 肝内门体分流术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PA-HSOS)严重度分级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治疗PA-HSO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9月间危重或药物治疗无效,行TIPS治疗的PA-HSOS患者的临床资料。PA-HSOS患者的严重程度分级参考欧洲血液及骨髓移植协作组成人可疑肝窦阻塞综合征新严重度分级标准并做适当修改和定义,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者TIPS治疗后生存时间、分流道失功能发生率及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的差别。采用单因素Cox或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个变量对于结局的影响,将P < 0.1的变量作为对于结局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协变量引入Cox或二项logistic回归分层回归分析后予以控制,将PA-HSOS严重度分级作为哑变量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102例患者资料,中位随访时间为14.52个月。不同严重度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3),中度患者的死亡风险是轻度患者的1.575倍(95%CI:0.216~11.457,P = 0.654);重度和极重度患者的死亡风险是轻度患者的7.424倍(95%CI:1.612~34.197,P = 0.010),术后肝性脑病再发率、分流道失功能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PA-HSOS严重度分级对TIPS治疗的PA-HSOS患者结局有预测价值,可以作为指导TIPS干预时机的一个重要参考。

  • 标签: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肝窦堵塞综合征 PA-HSOS严重度分级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治疗伴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TIPS治疗、伴(CTPV组)或不伴(非CTPV组)CTPV的肝硬化EGV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TPV组和非CTPV组患者的手术技术成功率、支架通畅率、上消化道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和生存率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筛选出37例行TIPS治疗且伴CTPV的肝硬化EGVB患者,其中10例(27.0%)患者TIPS中门静脉穿刺失败而转治疗,技术成功率为73.0%;行TIPS治疗但不伴CTPV的肝硬化EGVB患者共460例,其中18例(3.9%)患者TIPS失败,技术成功率为96.1%。按照1∶2进行倾向性匹配,共54例患者被纳入非CTPV组。CTPV组患者TIPS治疗后门静脉压力从(28.9±5.1) mmHg(1 mmHg=0.133 kPa)降至(18.8±4.5)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2,P<0.01)。中位随访时间(范围)为33个月(1~66个月),CTPV组和非CTPV组的1年累积支架通畅率(75.0%比86.8%)、上消化道再出血率(21.0%比10.0%)、肝性脑病发生率(34.8%比22.2%)和生存率(80.7%比8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伴CTPV的肝硬化EGVB患者行TIPS治疗安全、有效,且不增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远期病死率。

  • 标签: 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安全性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