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脑缺血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研究依据。 方法 将 259例慢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128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和药物,观察组 131例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治疗 30 d后评定临床疗效,多普勒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脑血流图。结果 综合 259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从辨证分型来看,风阳上扰证和肝火上炎证治疗前后比较,颈动脉内膜异常改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证型均有显著性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加用辨证论治的中药治疗所有的中医证型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程度显著性减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0.01),并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辨证论治是对慢性脑缺血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最好方法。  

  • 标签:    [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慢性脑缺血 中医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脑缺血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将259例慢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8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和药物,观察组131例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治疗30d后评定临床疗效,多普勒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脑血流图。结果综合259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从辨证分型来看,风阳上扰证和肝火上炎证治疗前后比较,颈动脉内膜异常改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证型均有显著性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加用辨证论治的中药治疗所有的中医证型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程度显著性减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并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辨证论治是对慢性脑缺血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最好方法。

  • 标签: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慢性脑缺血 中医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