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感觉神经的足内侧静脉瓣修复末节指腹缺损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8年10月,我们采用带感觉神经的足内侧静脉瓣修复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4例21指。缺损面积为1.8 cm×0.6 cm~2.9 cm×2.1 cm,瓣设计至少含1条隐神经内侧支或足底内侧神经支,供区采用全厚片植皮或直接缝合。结果术后21指瓣全部存活。供区植皮创面均Ⅰ期愈合。2例手指出现瘢痕屈曲挛缩畸形,远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60°。术后随访4~22个月,平均12个月,瓣外观良好,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相似,两点分辨觉为6.0~8.0 mm,平均6.8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指主动活动度:优16指,良3指,可2指。瓣感觉功能按照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MRC)感觉评定标准(1954)评定:S4 15指,S3 5指,S2 1指。结论带感觉足内侧静脉瓣外观、质地接近手指,能修复受损的神经,重建末节指腹的感觉及功能,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感觉神经 静脉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带神经股前外侧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瓣在足踝部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显微外科修复重建中心收治的以瓣修复的足踝部软组织损伤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带神经股前外侧瓣组(A组)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瓣组(B组)。统计2组瓣的一期存活率;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将瓣按评分设为优、良、可3个等级,计算优良率;统计2组瓣供区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26.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3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A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42.1岁,缺损面积4 cm× 6 cm~11 cm×16 cm,术后平均随访12.3个月;B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45.3岁,缺损面积5 cm×5 cm~10 cm×14 cm,术后平均随访11.3个月。2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瓣切取面积分别为(53.0±12.2) cm2和(46.4±9.62) cm2,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4,P=0.076)。2组瓣均成活,其中A组术后2例瓣远端部分坏死,后期处理后愈合;B组瓣1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探查减压后瓣存活。A组瓣一期存活率90.5%(19/21),B组瓣一期存活率94.1%(1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A组瓣优10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1.0%(17/21);B组瓣优3例,良3例,可11例,优良率35.3%(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A组瓣供区愈合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出现,B组2例(11.8%)瓣供区术后出现瘢痕挛缩畸形,影响小腿功能,二期瘢痕松解后功能恢复,2组供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结论带神经的股前外侧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瓣均能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成活率高,但带神经股前外侧瓣较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瓣优良率高,对供区影响更小。

  • 标签: 外科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