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通过常规凝血项目检查,对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为患者提供临床治疗的技术支持。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异位妊娠大出血,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6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在分组选取上,则根据实际情况,有33例为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1例为输血后未发生不良反应的,对这些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后的凝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从输血治疗上看,两组患者在凝血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随后的FIB治疗中,不良反应组患者的指标较低,但是在APTT和TT指标上则高于正常组。从血常规指标上看,在输血前后则未发生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对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实施血常规和凝血检验十分重要,通过专业数据指标的对比分析,能够更好地对不良反应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治疗医师对患者开展双向治疗,提供有效地策略支持。

  • 标签: 凝血检验项目 异位妊娠 大出血 输血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中采用 C 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 2016 年 8 月 ~2018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输血且出现了非溶血性不良反应的病患,其中出现非溶血性发热病患 30 例设为 A 组,出现非溶血性过敏病患 30 例设为 B 组,另外选取无不良反应病患 30 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病患的 C 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比。 结果 三组病患输血前的 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A 、 B 组输血前后的 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 A 、 B 组输血后的 C 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当输血病患出现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时,病患的 C 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提示,其可较好诊断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

  • 标签: 非溶血性 C 反应蛋白 输血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