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当代苏格兰小说家詹姆斯·凯尔曼的作品《多么晚啊,多么晚》因“难懂的”方言、“混乱的”风格而受到一些评论家的指责。在这部作品中,凯尔曼为打破中产阶级审美趣味对文学艺术的垄断、建构反传统的工人阶级价值观而使用了承载着民族性和阶级性的格拉斯哥方言和俚语;同时,他的作品通过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看似混乱的自由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尝试建立工人阶级话语权。

  • 标签: 詹姆斯·凯尔曼 《多么晚啊 多么晚》 格拉斯哥方言 工人阶级 主体性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