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西方语言理论的长期规范造成了我国普通语言的教学与科研的严重缺陷.我国高校的"语言概论"课程应该解放思想,走理论创新之路.只有摆脱指导我们教学和科研的两个语言假设,我们才能充满自信地探索汉语汉字的科学理论,为修正和丰富普通语言理论做出中国语言者的贡献.

  • 标签: 语言学概论 汉字理论 汉语语法理论
  • 简介:文化语言语言文化功能为研究目标,由于语言的文化功能具体体现在语言符号系统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文化语言中,无论是音韵、文字、语法学、语义学、词汇语言史学,还是一般语言语言哲学,都获得了不同于这些学科本身的意义,即文化语言的意义。它们自身的规范研究在文化语言中都只是揭示语言的文化功能的手段,并在文化语言中得到了新的组合,当然修辞也是如此。

  • 标签: 文化语言学 修辞学 意义 文化功能 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哲学
  • 简介:西学东渐对中国现代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直接导致了汉语研究各学科的现代转型。然而转型在获得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新视野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那就是传统语言研究对汉语本质的一些精髓认识和蕴藉其中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关怀的失落。这种失落使西方语言中的科学主义倾向与汉语

  • 标签: 马氏文通 西学东渐 西方语言学 中国现代语言学 马建忠 中国文法
  • 简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建立的中国现代语言,已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如果说在上一个世纪之交,语言文字的研究与革新曾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冲突、震宕的先导,那么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个世纪之交,在中国走向世界的现代化热潮中,语言的研究与革新将再次拉开中国新文化建设的序幕。站在这个新世纪的起点上,作为中国现代语言跨世纪的一代,适时地回顾二十世纪中国语言的发展,努力为新

  • 标签: 中国文化语言学 中国语言学 语言文字 中国新文化 西方语言 中西文化交流
  • 简介:作为我国古代语言的奠基之作,《尔雅》自汉代问世以后,受到了我国历代语言家的重视.人们对《尔雅》的研究可以大别为两类:一类是对《尔雅》本身的研究,一类是广续《尔雅》之作.本文通过对其中较为重要的著作的论析,初步勾勒了雅研究的基本脉络及其演进轨迹.

  • 标签: 《尔雅》 《尔雅》研究 《尔雅》续作
  • 简介:“五四”以后汉语组织形态的一个深刻变化,就是欧化。王力《中国语法理论》曾列举出汉语欧化的种种表现,如主语和系词的增加,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的词尾增多,关联词语、代词、并行结构、补足语的频繁运用,句子结构复杂化等等。

  • 标签: 汉语欧化 文学语言 句子结构 组织形态 “五四” 语法理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一、汉语与民族思维语言是以特定的民族形式来表达思想的交际工具。人类思维中概念的形成、推理的展开,都需要有语言形式的“包裹”才能巩固下来,人的认识才能推进。各民族思维习惯不同,必然深刻影响与之相应的语言形式。从语言本身也可以直接探讨民族思维的特点。汉语所体现的汉民族思维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整体性、辩证性、具象性。

  • 标签: 文化通约 汉语句子 汉民族语言 散论 西方语言 印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