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髂静脉球囊扩张治疗对C3以上的浅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C3以上浅静脉曲张患者568例,按治疗方式分为介入球囊扩张组、弹力袜治疗组和剥脱手术组,使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评价患者疗效。结果介入球囊扩张组47例,有效40例,无效7例;弹力袜治疗组82例,有效39例,无效43例;剥脱手术组439例,有效280例,无效159例。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球囊扩张组症状改善程度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球囊扩张髂静脉可以更好地改善部分C3以上浅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静脉曲张 髂静脉 血流动力学
  • 作者: 李佩静 金厅 陈媛媛 陈明 田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治疗科,苏州大学放射肿瘤治疗学研究所,苏州市肿瘤放射治疗学重点实验室 215004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22,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2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60,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治疗科,苏州大学放射肿瘤治疗学研究所,苏州市肿瘤放射治疗学重点实验室 215004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调强放疗(IMRT)联合化疗在治疗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2016年间浙江省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根治性治疗的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3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IMRT,分为单纯放疗组(RT组)和放化疗组(CRT组),后者又分为同步放化疗组(CCRT组)、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IC+CCRT组)和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组(CCRT+AC组)。采用Kaplan-Meier法评价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LRFFS)、远处无转移生存率(DMFS)、无进展生存率(PFS)、肿瘤特异生存率(CSS)和总生存率(OS)。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303例存活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1个月(49~138个月)。CRT组∶RT组的5年OS、CSS、PFS、LRFFS、DMFS均相近(93.7%∶93.9%、93.7%∶93.9%、89.0%∶87.7%、93.8%∶92.8%、93.8%∶91.2%,均P>0.05)。T1N1期和T2N1期亚组分析也显示CRT组与RT组的治疗结果均相近(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年龄是OS、PFS、CSS和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随年龄增长与上述结局呈负相关。CCRT组、IC+CCRT组、CCRT+AC组与RT组的治疗结局均未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且上述3种联合治疗方式之间的疗效也相近(均P>0.05)。结论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接受单纯IMRT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预后与联合化疗相当。但未来是否可在T1-2N1M0期人群中取消化疗仍需要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鼻咽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化学疗法 诱导化疗 同步放化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酰转移酶KAT5对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检测人ATC细胞及正常人甲状腺细胞中内源性KAT5表达水平,使用克隆形成实验探讨KAT5特异性抑制剂NU9056对人ATC细胞及正常甲状腺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借助蛋白质印迹、miRNA测序、qRT-PC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等手段,并检索JASPAR、TCGA等数据库,探讨KAT5调控ATC放射敏感性的机制。结果人ATC细胞中内源性KAT5蛋白及基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甲状腺细胞,而NU9056能显著提高人ATC细胞8505C和CAL-62的放射敏感性,但对正常人甲状腺细胞Nthy-ori 3-1却无增敏作用。下调KAT5和NU9056均可降低ATC细胞中miR-210水平,而NU9056可降低细胞中转录因子c-Myc表达。miR-210启动子核心区域存在转录因子c-Myc的结合位点,而c-Myc可提高miR-210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miR-210高表达是甲状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上调miR-210能降低ATC细胞中TET2基因表达,而下调miR-210则起相反作用。结论过度激活的KAT5/miR-210/TET2通路可能造成ATC的放射抵抗,成为临床ATC放射增敏的潜在靶点。

  • 标签: 乙酰转移酶5基因 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 放射抵抗
  • 简介:摘要炎症在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炎症小体是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多种病理生理学过程。NLRP3炎症小体能够在多种类型的细胞中表达并发挥关键作用,包括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来自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发现NLRP3炎症小体与房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房颤的新靶点。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与房颤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电重构 结构重构 NLRP3炎症小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3D-slicer软件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6例泌尿系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53.50(41.75,66.25)岁。其中亲属肾移植供者10例,肾肿瘤患者12例,肾积水患者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8例,基于3D-slicer软件对36例患者泌尿系CT进行三维影像模型重构,并对目标组织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本研究构建的10例亲属肾移植供者泌尿系结构模型中,7例供肾为单支动脉,3例存在副肾动脉;12例肿瘤肾三维模型中,4例肾肿瘤位于肾上级(其中2例近腹侧,2例近背侧),5例肾肿瘤位于肾中部(其中2例近腹侧,3例近背侧),另3例位于肾下级近腹侧。肿瘤平均最大径为(27.3±9.63) mm,肿瘤平均体积为(15.89±5.93) cm2。研究亦成功构建了6例肾积水患者和8例泌尿系结石(不合并肾积水)患者的泌尿系三维影像模型。不同患者泌尿系三维重建模型中清晰显示了肾脏实质组织、血管、肾盂、肾盏、输尿管的空间结构。临床医师可基于三维重建模型观察血管、输尿管的管径、空间位置及走形方向,评估肾囊肿、肿瘤、结石等占位的位置、形态、体积、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结论3D-slicer软件平台可辅助临床医师重建泌尿系三维空间构型,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 CT扫描 3D-slicer软件 肾移植供者 肾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