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四风问题新表现的相关内容展开分析,结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的根源,通过研究完善党风廉政制度、加强理想信念培养、做好专项整治工作等措施,其目的在于提升“四风”问题的治理效果,确保党政机关内部的有序运作。

  • 标签: 四风问题 隐蔽报销 形式主义
  • 简介: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提高小学生的道德修养更离不开生活实践的指导,重视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就必须与生活相结合,如此才能够培养学生内外品质与知识能力兼修的素养。对此,本文围绕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    一、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    (一) 内涵    由于小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认识不够明确,所以需要教师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特点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也就是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并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以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和元素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还可以理解为: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深入生活情境体验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获得学习乐趣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 关注学生生活经验    道德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脱离道德的生活,因此教师应多关注这个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参观访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场,或与当事人进行交流,亲身体验自己所关注的问题,从而获得最为直观的印象和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丰富学习体验。例如,在《我们的校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到学校的宣传处或是看一看学校的荣誉墙或校史资料,与一些退休的老教师、毕业的校友一起沟通交流,使学生在了解学校历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文化的力量,无疑会对学校产生亲近感和自豪感。     2. 搜集资料。搜集资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低年级小学生可以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并将资料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进行整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分享。例如,在《上学路上》一课中,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如在教学“交通信号要知道”时,教师可以让父母带着孩子去观察一下马路上的交通标志,也可以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对其进行归类整理,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了解交通指示,如此,既拓展了教材“空间”,也渗透了遵守交通规则的德育教育。    (三) 生活化课堂教学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多以学生的生活视角出发,形成了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统一的许是逻辑。在教学中教师更要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建立起课堂教学与生活之間的桥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悟。例如,在《家人的爱》一课中,教材出示了几个情境,旨在让学生关爱家人和如何让家人感受到自己的爱,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表达关爱时更加自然。再如,在《干点家务活》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讲一讲自己都是如何折叠衣物、叠被子和清理自己桌面的,再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方便的技巧,使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    (四) 回归生活实践    学生在对道德和情感有了正确认识后,教师也仍要使其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道德要求,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促进知行和谐发展。例如,在《我们有精神》中,教师可以将学校德育工作、少先队活动和班级活动等与其结合,利用群体活动让教师和干部们进行“国旗下讲话”等活动,使教学目标充分落到实处。    二、 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 教学目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教学目标生活化指的是课堂教学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充分体现生活特点的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在《家中的安全与健康》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生活中学生常能够接触到的现象进行举例分析,课题内容生活化才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内容。    (二)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契合    在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不仅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而且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拉拉手,交朋友》一课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上学的心情,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的同时,调动课堂气氛。再如《健康过冬天》中,教师也要从生活出发,提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如:下雨前天气会有哪些变化?下雪时和雪融化时哪个比较冷呢?    (三) 教学模式应贴近生活实际    教学模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尤其在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更要借助生活实践活动来丰富教学模式。例如,在《课间十分钟》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记录日常校园生活中的一些片段,也可以在课上展示照片,让学生们直观地观察自己的生活状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综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论述分析得出,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对学生学习是有推动作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发展的新模式,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模式更加多元化,从而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文化涵养。    参考文献:     [1]朱雅凤 .道德依托法治 品德源于生活——谈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的应用 [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 12): 33.     [2]周巧燕 .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J].华夏教师, 2018( 31): 30.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