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曾被鲁迅先生称之为'不是每个帮闲都做得出来的'(《从帮忙到扯淡》)《随园诗话》,是清人众诗话中最著名的一种。作者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乾隆七年(1742)改放江南任知县,十三年(1748)辞官而定居于江宁小仓山随园,故世

  • 标签: 《随园诗话》 小仓山 翰林院 简斋 选诗 庶吉士
  • 简介:长安知交寥寂,与欧阳临川相得甚欢。欧摄篆延长,余作诗送之[1]禅心曾学病维摩,此去休憎吉莫靴。且喜放衙秋塞外,放衙人少乱山多[2]。《霓裳》咏罢唱《铜鞮》,骑马咸阳乌夜啼。今日潇湘花欲笑,凤凰巢定好双栖。临川家于楚,成进士后即来秦中,思家颇切,故戏之。[3][校记][1]此诗见《诗集》卷八,四首,此录有异文之手稿第二、三首。手稿题初为《今

  • 标签: 诗见 相得甚欢 凤凰巢 吉莫 乌夜啼 校记
  • 简介:此生我上了三所好大学。第一所好大学,是1963年考上了有“最高学府”之誉的北京大学,而且读的是文科中最吃香的中文系,据说毕业后前途无量。但学校名声虽好,可惜口惠实不至,因为只念了两年书,再扣除下乡下厂劳动锻炼的时间,也就念了一年半的书,该学的东西许多都没学。

  • 标签: 北京大学 劳动锻炼 中文系 毕业 学校
  • 简介:寄周其相[1]正月二日月未圆,横塘之波木兰船。红灯晶荧船未发,有人来赠双玉盘。盘中盈盈何所将?真珠密字三千行:下言加餐保玉体,上言努力扶君王;其余字数细如织,半是相规半相忆[2]。开盘读罢中心哀,世皆欲杀君怜才。桓伊吹笛柯亭至,伯牙弹琴海上来。平生珠泪双双落[3],落在高山流水曲[4]。三更携手别河梁,一举风前学黄鹄。

  • 标签: 五陵年少 流水曲 柯亭 桓伊 安道 萧颖士
  • 简介:自古杭赴苏州泊船平望,晓起望雪[1]一夜白如此,小舟犹未行。野花飞不断,春在树无声。山影依天尽,沙光射橹明。篙师打篷背,始信客囊轻。[2][校记][1]此诗见《诗集》卷七,题略异为《自杭州赴苏泊船平望,晓起望雪》。[2]尾联《诗集》为:"是谁扫篷背?冰玉响琮琤。"阻风五日[1]雪似北军毒矢射[2],船如西域贾胡留。篙工半老更加懒,游子不眠时复愁。柔橹拗风虚揖让,板床支骨难绸缪。[3]古杭距苏三百里,肯信我行五日不?

  • 标签: 诗集 异文 手稿 袁枚 尾联 游子
  • 简介:沙河数尽沙堤树几枝,看山不厌马行迟。举头日色深红处,知是长安渐近时。寄薛一瓢南海有隐士,疑是青城君。道姓称黄石,问家指白云。精心通"九略",逸气横三军。弃其孙与子,孤处空江。独携天台女,飘飘金霞裙。梅花开玉窗,众仙时一醺。我亦虱其间,芳讯闻氤氲。无端自谪落,从兹仙凡分。风车不可驭,元理无由闻。何时青鸟来?同骖鸾鹤群?

  • 标签: 手稿 袁枚 隐士
  • 简介:乾隆诗坛前期盟主是沈德潜,故孙原湘说:'乾隆三十年以前,归愚宗伯主盟坛坫,其诗专尚格律。'[1]沈成为格调派的领袖。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其先世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明初移居江南长洲(今苏州),乃占籍长洲。因家境贫寒,一方面靠授馆为生,一方面积极走科举之路。历经四十余年坎坷,直至乾隆四年(1739)才成进士,改庶吉士,时已'年六十七矣'。三年后散馆授编修。乾隆称之为'江南老名士',并出御制诗命赓和,深得乾隆赏识。此后连连升迁,74岁时授内阁学士,次年授礼部侍郎,入上书房辅导诸皇子。'是岁上谕诸臣曰:沈德潜诚实谨厚且怜其晚遇,是以稠叠加恩,以励老成积学之士,初不因进诗而优擢也。'沈德潜

  • 标签: 交游考述 沈德潜交游 袁枚沈德潜
  • 简介:性灵派诗人属于清代乾嘉年间苏杭地区的士民阶层,其审美情趣接近于市民之趋俗。他们多具有灵气才情,再加上袁枚性灵说的引导,使性灵派的诗歌或曰性灵诗,除了于内容意旨上有若干共性外(拟专文论述),同时亦显示出一些明显的艺术表现特征。这些艺术特征使性灵诗于乾嘉诗坛崇唐模宋的创作风气中别树一帜,独具特色,成为真正具有清代自己面目的诗歌。性灵派人员众多,性别、才学有别,但其主要成员或多数成员却有着共同的审

  • 标签: 性灵派 诗歌流派 专文 乾嘉 语言特征 张问陶
  • 简介:天大雨,早吃高太守饭。午后冒雨登程,赵先生、徐小汀、施毅斋,送至舟中而别,约十日内有美人看,当再来也。

  • 标签: 手抄本 日记 袁枚 美人
  • 简介:辰刻金门、集高、华岑松、张春济,皆来送行。命霞裳写一札与阿运台,道谢辞行,并说周、华、吴三君事。巳刻起身,发行李过关。吃钱五世兄早饭,色色皆精。饭后至戚家看花园,又至王五官家,见其老人、女儿,又至施三官家,见其太夫人,然后下船开行,风小顺。

  • 标签: 手抄本 日记 袁枚
  • 简介:李清照(1084—11567),中国妇女文学史上最璀璨的巨星,五代、宋词坛与李煜齐名的双璧,所谓“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清沈谦《填词杂说》)。其词“为词家一大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八九),清王士稹日:“(明)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日婉约,一日豪放。

  • 标签: 李清照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咏物词 论略 中国妇女 当行本色
  • 简介:王闿运为近代诗坛汉魏六朝派代表人物,其天性好游与壮游旷览,成就了其近代山水诗人的地位.其诗笔既涉及故乡湖湘山水,亦描绘江南、西北、西南异乡风光;体裁以五言诗为主,有汉魏六朝绮靡之风,亦不乏七古长篇,学盛唐之长.王山水诗与以龚自珍为代表的近代山水诗借山水寄寓政治理想的主体范式不同,基本上是单纯的模山范水,或抒发一己之情怀.王山水诗于近代诗坛盛行宋诗之时,独树一帜,增添了异样风景,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 标签: 王闿运 山水诗 汉魏六朝派 宋诗
  • 简介:黄遵宪是近代“诗界革命”的主将,其山水诗最具文学史价值者,是出国任职期间所作与戊戌政变失败后放归补写的域外山水风物之作,开拓出古典山水诗的新领域,新意境;而其归国进行维新变法时期所写的山水诗,则寄寓了爱国图强之忧患意识:皆为“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的“诗界革命”之结晶,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上都是继承传统并勇于创新的产物。

  • 标签: 黄遵宪 山水诗 诗界革命 新意境
  • 简介:乾隆十三年(1748)“六月十一日,闻高邮州缺,(尹继善)以枚表荐”(袁枚《谢荐擢高邮刺使启》)。此时袁枚任县令已有六七年,虽关心民瘼,政绩不俗,但如其在《府中趋》、《俗吏篇》等诗中,一再流露出厌倦之意,并产生隐居的想法。眼下恩师忽然欲提拔之,可以摆脱七品芝麻官的处境,袁枚又不禁心动,暂时抑制了归隐的念头,于是撰《谢荐擢高邮刺史启》,向恩师表达感激之情。尽管文中表示“官虽迁而意怯,福骤至而惊多”,又自谦“恐负人望”,但并未如论者所云“委婉地坚辞不就”。此时他对前程还抱有一丝幻想。

  • 标签: 袁枚 辞官 归隐 处境 隐居 厌倦
  • 简介:署名“袁枚”的《怪异录》,曾被杨鸿烈视为袁枚著的小说,其实无论从版本,还是从作品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来考察,都可证明《怪异录》是一本书商牟利的伪托之作。

  • 标签: 怪异 袁枚 小说 考论 思想内容 作品
  • 简介:清代诗歌流派甚多,而创作成就最丰、纵横影响最大者非性灵派莫属。而性灵派本身诗歌理论与创作建树最卓著者当推主将袁枚、副将赵翼、殿军张问陶,他们鼎足而三,是性灵

  • 标签: 山水诗 赵翼 性灵派 袁枚 张问陶 高黎贡山
  • 简介:<正>咏雪十首(二首)扁舟访戴几经秋,碧海龙沙忆昔游。三素云迷残月影,五花判出满天愁。谁家缟素歌《黄竹》?想见刀光压蔡州。更笑骊山松柏祭,水银江海浪悠悠。依稀海色似青瑶,隐隐红灯夜夜箫。万点凉波冲碧瓦,九天咳唾落丹霄。分颁似散琼林库,擎重还须老树梢。那得天元长禁粉,六宫不许一尘飘。

  • 标签: 三素云 凉波 丹霄 花判 琼林库 夜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