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实体肿瘤复发监测中应用18F-FDG PET-CT扫描的价值。方法 随即于我院2020年6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实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分为两组,即甲组(n=25)与乙组(n=25)。甲组患者在复发检测中应用常规CT检查,乙组患者在复发检测中应用18F-FDG PET-CT检查。统计两组患者阳性病灶检查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可疑性病灶检出数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但乙组患者的阳性病灶检出数显著高于甲组(P

  • 标签: 实体肿瘤 18F-FDG PET-CT 复发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LK+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预后相关因素,建立一种治疗前预测其总生存(OS)的临床预后模型。方法选取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涵盖18个登记处)中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断为ALK+ ALCL的1 602例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成训练组(1 122例,用于模型的构建和内部验证)和验证组(480例,用于外部验证)。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OS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选取独立预后因素建立ALK+ ALCL 3年、5年的OS列线图。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一致性指数(C指数)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与Ann Arbor分期进行对比,使用净重新分类指数(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对建立的模型准确性和效益进行评估。结果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全身症状、Ann Arbor分期、原发部位是ALK+ ALCL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预测OS的列线图。与Ann Arbor分期相比,C指数(训练组:0.726比0.597,验证组:0.777比0.639)、ROC曲线下面积(AUC)(训练组3年OS率AUC:0.758比0.620,5年OS率AUC:0.761比0.614;验证组3年OS率AUC:0.819比0.672,5年OS率AUC:0.832比0.656)、校准曲线均提示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在验证组中,3年、5年OS率的NRI分别为0.866(95%CI 0.683~1.079)、0.922(95% CI 0.760~1.099),IDI分别为0.219和0.233(均P<0.01)。构建的OS预测模型3年、5年DCA比Ann Arbor分期有更大的临床净收益。结论成功建立了ALK+ ALCL的OS预测模型,可个体化预测生存结果。

  • 标签: 淋巴瘤,大细胞,间变性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预后 列线图 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