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80年代中期以来的经济发展形势80年代末,缅甸告别了“缅甸式社会主义”,走上市场经济化的道路,它的经济开始活跃化,它的经济增长率从80年代后半期的年平均-1.9%提高到90年代上半期的年平均4.9%。但是另售物价上涨率却从80年代后半期的年平均上涨16.8%。提高到90年代上半期的年平均上涨25.5%,持续了高物价上涨率。

  • 标签: 缅甸 外汇兑换券 年度增长 官定汇率 外资投资 物价上涨率
  • 简介:80年代中期以来的经济发展趋势越南于1986年采取了经济改革与对外经济开放政策之后,不断地进行市场经济化以搞活经济。80年代中期以后,越南的经济不断趋向稳定,经济增长率不断提高,它在80年后半期取得了5.1%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平均增长率之后,90年代上半期(1990~94年)提高到

  • 标签: 越南 外资投资 逆差 另售 物价上涨率 年增长率
  • 简介:老挝是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邻柬埔寨、西邻缅甸、东连越南,西南与泰国毗邻。长期以来,老挝一直处于印度支那的动荡局势之中,加上国内的过“左”的经济政策,导致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1990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00美元,在东南亚国家当中居于末位,与尼泊尔、孟加拉国一起被列为亚洲地区为数不多的

  • 标签: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 内陆国家 生活贫困 外资投资 中央银行
  • 简介:文莱位于加里曼丹的北部,北临南海,边疆的其余部分均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壤。全国划分为文莱、图通、藤布龙和白拉亦四个行政区。土地面积只有5765平方公里,人口约21万人(1984年的估计数字)。1888年文莱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84年1月文莱独立,同年1月7日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东盟的第六个成员国。文莱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1984年的可开采石油蕴藏量为15亿桶、天然气蕴藏量为

  • 标签: 经济发展战略 估计数字 沙捞越 加里曼丹 出口收入 天然气资源
  • 简介:一、最近的经济形势与预测(一)最近的经济形势:继续努力进行经济重建泰国政府根据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议继续努力进行经济重建。重建的目标首先指向造成这次危机的原因之一的金融体制;1998年8月,泰国政府公布了综合金融体制重建政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法制制度等方面的整备,进入1999年后又对破产法等一部分法案进行了修订。

  • 标签: 1998-1999年 泰国 经济发展趋势 就业工作 对外贸易 直接资本投资
  • 简介:在取得了十年显著成绩之后,泰国的经济增长在1996年有所萎缩。在前此十年期间内,泰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0%左右,而年平均物价上涨率则在5%以下。工业制品的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农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外资投资(大部分来自东亚地区)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但是1996年所有外资投资均趋萎缩,这是因为泰国经济已经不再拥有大量的失业劳动力可供雇用了,失业人口已经消除工资率迅速上涨。泰国目前已经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经济挑战,泰国如果要恢复它的经济增长动能,就必需克服这些挑战。

  • 标签: 泰国 亚洲开发银行 亚洲经济 发展展望 报告书 经常收支
  • 简介:一、越南1994年越南的经济继续迅速增长,但它的宏观经济平衡虽然已有所改善却仍然很脆弱。在1993年财政收支赤字额和国际收支逆差额进一步扩大之后,越南政府在1994年初采取了紧缩性措施,以防止财政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的进一步恶化。通过抑制资本支出的增长速度和提高财政收入的征集水平,1994年的财政赤字额的所减少。但货币的政策措施在控制物价上

  • 标签: 年度报告书 国内生产总值 越南 印度支那 亚洲开发银行 国营企业
  • 简介:1997年7月起的亚洲金融危机是由泰国肇起的,泰国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受到严重影响,被世界银行列为亚洲"五大受灾区"(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与分析泰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泰国在金融危机后的两次经济衰退与两次经济复苏的历程、泰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对应,并与亚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若干比较以探索其共同规律与特点,最后作一些展望.

  • 标签: 金融危机 泰国 经济发展 经济指标 金融市场
  • 简介:80年代中期开始,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亚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或地区的外资普遍大幅度衰减。随着近期经济的复苏,在今后2至3年期间内,亚太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将呈现出新的发展热点与趋势。

  • 标签: 金融危机 外国直接投资 亚太地区 发展中国家 发展趋势
  • 简介:在东南亚地区,泰国虽然是唯一没有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国家,但却不能说它的社会经济结构就没有带上殖民地经济结构的特征。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为止,泰国仍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1855年英国以武力强迫暹罗(即泰国)同英国签订暹英条约(又称鲍林条约),遏罗同意英国在暹罗各港口进行自由贸易,并规定对英国的进口商品只能征课3%的进口税。接着,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沙皇俄国也相继强迫暹罗签订

  • 标签: 工业发展战略 工业化阶段 进口替代工业 进口商品 出口工业 殖民地经济
  • 简介:一、概貌根据世界银行《1988—89年世界债务表》的数字,1987年底向世界银行提供债务情况报告的发展中国家(共有111个)的外债总额为11695亿美元,其中拉丁美洲地区占4425亿美元(占38%,居首位);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占2021亿美元(占17%,居第二位);南撒哈拉非洲1288亿美元(占11%);北非与中东1075亿美元(占9%);南亚82亿美元(占

  • 标签: 债务危机 债务问题 拉丁美洲地区 国际收支状况 外资投资 贷款计划
  • 简介:本文论述与分析泰国外资投资在进入21世纪后(2001—2004年期间)的增长变化趋势、投资来源结构与投资产业分布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经济背景,并概述在这段期间泰国外资投资政策的演变。

  • 标签: 投资增长趋势 投资来源结构 投资企业分布结构
  • 简介:一、发展趋势概览1985年9月西方五大国财政部长会议协调了北北经济关系之后,日元升值、美元贬值,接着在美国的压力之下,南朝鲜圆与台湾新台币对美元的汇率比值也随后升值,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日本、韩国与台湾中小企业的出口竞争能力,迫使它们进行资本外流,向亚洲地区一些劳动力较为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东盟国家与中国大陆)转移劳动集约型出口工业生产基地和部分技术集约型出口工业生产基地(主要是由日本企业进行转移的)

  • 标签: 外资投资 台湾新台币 工业生产基地 美元贬值 日元升值 汇率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