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市政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全过程造价管理涉及市政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是资金管理和工程建设效率查验的关键环节。造价管理要点内容诸多,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就市政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与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市政工程 全过程造价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语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学生语言素养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集中反映,更在语文考试中占比巨大。是语文学科教学过程当中的重点,占据了语文教学的核心地位。但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情况并不乐观,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小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情感参与度不高。更有甚者对写作缺乏热情,将其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被动地进行书写。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尝试,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达到提高写作质量的目的。

  • 标签: 作文 小学语文
  • 简介: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应将教育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可以建立对学习的积极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使学生可以在语文学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解决对应问题提高自身语文能力,养成迎难而上的学习习惯,面对困难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提升学生个人素养。

  • 标签: 学习习惯 重要性 策略 知难而进
  • 简介:摘要近年来,佝偻病、肥胖症、矮小症、性早熟等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与儿童营养不良及内分泌紊乱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骨骼不仅是人体的结构支架,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和激素靶器官。作为与骨形成和骨吸收紧密联系的一系列物质,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已被证实在多种儿童生长发育疾病进程中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骨代谢标志物的特点、分类及其在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疾病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儿童生长发育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及疗效监测提供依据。

  • 标签: 儿童 生长发育 骨代谢 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周末梢全血与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探讨末梢全血PCT检测在儿科感染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对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11所儿童专科医院出生28 d以上的1 898例患儿同时采集的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清,分别检测PCT水平,根据文献资料和临床对静脉血清PCT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分组。采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定量数值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转换成等级资料在不同的临床界限区间采用Spearman检验作分层相关性分析,转换成二分类资料进行一致性评价并初步探索末梢血PCT水平的最佳切点。结果共纳入有效样本1 898例(男1 098例、女800例),年龄27.4(12.2,56.7)个月。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清PCT之间有良好相关性(r=0.97, P<0.01),直线回归方程式为PCT̂静脉血清=0.135+0.929× PCT末梢全血。检测绝对值两者间的一致性欠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1~0.92, P<0.01),但等级资料分层分析提示两者实测值在各界限区的符合率为84.9%~97.1%。二分类资料显示两种检测法一致性佳(符合率96.8%~99.3%,Youden指数0.82~0.89)。从病情轻重设定的4个PCT区间(<0.5、0.5~<2.0、2.0~<10.0、≥10.0 μg/L)内,末梢全血PCT预判临床的效果良好(曲线下面积为0.991 2~0.997 9)。不同静脉血清PCT切点值0.5、1.0、2.0、10.0 μg/L对应的末梢全血PCT的最佳切点值分别为0.395、0.595、1.175、3.545 μg/L。结论末梢全血PCT与静脉血清PCT之间相关性良好,利用末梢全血PCT检测可以辅助判断临床病情的性质和轻重,而采血简便、快速报告并易重复检测的特点为其提供了临床应用的前景。

  • 标签: 儿童 血清 降钙素原 诊断试验
  • 简介:摘要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全球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其致病因素较成人更为复杂,临床表现更多样。早期、快速、全面地明确感染病原体,对于临床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减少患儿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存在检测通量小、耗时长和筛查目标单一的缺点。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能高效准确地获得样本中病原体的遗传信息,还可挖掘病原体与宿主菌群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于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主要对宏基因组测序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宏基因组测序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 实验室诊断
  • 简介: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育内容唯有反映社会生活的需要,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才能帮助学生认识、参与社会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对道德进行体验、认识,进而成为社会合格的一员。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德育常把学生作为一种工具来进行培养,忽略对学生生命和精神的关怀,忽视对学生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的指导,

  • 标签: 德育内容 教学模式 社会实践活动 小学 思想品德课 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