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HBeAg阴性的HBV DNA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及肝组织学状态及其临床转归,探讨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的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方法从慢性HBV感染者随访队列中纳入HBV DNA水平< 4 lg拷贝/ml,并做肝活组织病理检查的99例HBeAg阴性的CHB患者,其中23例做了第二次肝活组织病理检查。分析患者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及肝细胞HBsAg和HBcAg状态与年龄、性别、家族史、HBV DNA载量、血清学标志物等指标的关系。比较两次肝活组织病理检查病理肝组织学差异。分析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对患者转归的影响。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Log-Rank检验比较未NAs治疗患者与NAs治疗患者的肝细胞癌(HCC)累计发生率。结果基线肝组织学状况:58.6%(58/99)患者肝组织病理达到明显肝组织损伤(G≥2和/或S≥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LC)家族史、HBsAg阳性家族史、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四个因素与明显肝组织损伤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的LC家族史是患者明显肝组织损伤(G≥2和/或S≥2)的主要危险因素。23例患者间隔4.5年行第二次肝活组织病理检查,其中10例未治疗的患者第二次肝活组织病理检查肝组织学有进展,明显肝组织损伤从50.0%上升到90.0%,另13例NAs治疗后第二次肝活组织病理检查肝组织学有改善,明显肝组织损伤从61.5%下降到46.2%。未抗病毒治疗患者5年HCC累计发生率显著高于NAs治疗患者(17.7%对比3.8%,P = 0.046)。结论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的CHB患者,大多数肝活组织病理检查达到抗病毒指征,尤其是有LC家族史的患者,不抗病毒治疗肝组织损伤进行性加重、HCC发生率高;建议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的CHB患者,尤其是年龄大于30岁、有LC或HCC家族史的患者,无论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如何,应该及早启动抗病毒治疗。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肝细胞癌 核苷(酸)类似物 肝组织炎症活动度 肝组织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长期经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并全程管理的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04年2月至2019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随访队列,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LC患者入组。采用寿命表法计算肝癌发生率情况;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可能影响LC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LC发生肝癌患者进行亚组分析,评估依从性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对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98例NAs治疗的LC患者中位随访时间6.0年(1.0~15.3年)。至末次访视:(1)LC患者有16.2%(32/198)进展为肝癌,其1、3、5、7、9年肝癌累积发生率分别0、8.9%、14.3%、18.6%、23.4%,年均发生率为3.1%;32例肝癌患者中68.7%为小肝癌(22/32)。(2)单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LC有无结节、基线是否一线用药、肝癌家族史、患者依从性四个因素与肝癌发生相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依从性差和基线非一线用药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3)Log-Rank检验亚组结果分析表明有硬化结节患者5年肝癌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没有硬化结节患者(21.7%与11.5%,P = 0.029);非一线用药患者5年肝癌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一线用药患者(22.0%与8.2%,P = 0.003);依从性差的患者5年肝癌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依从性好的患者(21.3%与12.7%,P = 0.014);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5年肝癌累积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肝癌家族史的患者(22.3%与8.1%,P = 0.006)。(4)依从性好的患者与依从性差的患者比较,末次HBV DNA阴转率高(98.7%与87.8%,P = 0.005),病毒学突破率低(12.1%与29.3%,P = 0.007)。结论长期NAs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肝癌发生风险,但不能完全阻止肝癌发生,特别是有肝癌家族史、基线有硬化结节的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更高,而全程管理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确保抗病毒治疗疗效,而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肝癌二级预防。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肝硬化 肝细胞癌 核苷(酸)类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