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的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40例增加团体心理治疗。采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量化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并进行比对。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SP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可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团体心理治疗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渐进式引导护理与高级共情护理技术对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41.65±4.65)岁;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2.65±5.01)岁。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渐进式引导护理结合高级共情护理技术。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Ⅳ)、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S)评价患者的躁狂程度、记忆能力以及智力水平。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活动精力增加、心境高涨、易激惹、性兴趣、语言思维形式障碍评分分别为(2.58±0.46)分、(3.12±0.27)分、(5.93±0.39)分、(2.21±0.41)分、(2.67±0.5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施干预后,观察组的听觉记忆、视觉记忆、视觉工作记忆、即时记忆、延迟记忆评分(3.13±0.42)分、(3.45±0.29)分、(2.87±0.63)分、(3.27±0.40)分、(3.81±0.5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操作智商、言语智商以及智商评分分别为(82.89±7.17)分、(83.27±6.34)分、(81.59±6.01)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渐进式引导配合高级共情可有效减轻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躁狂程度,提高记忆能力与智商水平,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渐进式引导 高级共情 双向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躁狂程度 记忆能力 智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