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进展低位直肠新辅助放化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2018年间入组的46例局部进展低位直肠患者,肿瘤下缘距肛缘6 cm内。术前放疗采用SIB-IMRT技术,直肠肿瘤及阳性淋巴结照射58.75 Gy分25次(2.35 Gy/次),盆腔淋巴引流区照射50 Gy分25次(2.0 Gy/次),同步口服卡培他滨进行化疗。放化疗结束后间隔6~12周行直肠根治术。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无瘤生存(DFS)、无进展生存(PFS),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无转移生存(MFS)。单因素分析用log-rank法检验,多因素分析用Cox回归模型。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局部复发3例,远处转移6例,ypCR率为26%(12/46),保肛手术率为74%(34/46),R0切除率为100%(44/44),TN总降期率为87%(40/4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6)。3年OS、DFS、PFS分别为93%、91%、87%。单因素分析显示ypN分期是影响OS、DFS、PFS、LRFS、MFS的重要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ypN分期与DFS、PFS、LRFS、MFS均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局部进展低位直肠患者行术前SIB-IMRT 58.75 Gy分25次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安全可行,提高了ypCR率及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可耐受,长期生存是否获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直肠肿瘤/新辅助放化疗法 放射疗法,同期加量调强 化学疗法,卡培他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EER数据库中晚期转移性结直肠(CRC)患者初诊脑转移发生率、预后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生存的列线图。方法分析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207 464例CRC患者,筛选出477例初诊脑转移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预后因素分析,并生成列线图来预测生存率。Harrell一致性指数(C指数)用于列线图的性能评估。结果初诊脑转移患者占所有CRC患者0.230%(477/207 464),占转移性CRC患者1.60%(477/29 812)。脑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0个月,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5.3%、30.4%。诊断年份、年龄、分级、化疗、手术和肝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列线图提示化疗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C指数为0.86 (95%CI0.74~0.78)。结论CRC初诊脑转移患者的发生率低,预后差。本列线图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生存率。

  • 标签: 脑转移,结直肠癌 危险因素 列线图 SEER数据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长径与术前癌胚抗原(CEA)比值(TCR)预测非转移性结直肠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144例结直肠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TCR预测无病生存(DFS)的最佳分组值,按其将患者分为低TCR组和高TCR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DFS的影响因素。结果经ROC分析,TCR对预测患者DFS有一定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614(95% CI 0.507~0.722),当TCR取值为0.690时,预测3年DFS率的灵敏度为46.3%,特异度为70.9%。按TCR为0.690分组,低TCR(<0.690)组和高TCR(≥0.690)组分别有50、94例。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层患者间,TCR高低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CR、术前CEA水平、TNM分期对患者DFS预测有意义(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CR<0.690(HR=2.369,95% CI 1.279~4.388,P=0.006)、TNM分期Ⅲ期(HR=2.214,95% CI 1.346~3.640,P=0.002)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低TCR组的3年DFS率低于高TCR组(62.0%比83.0%,P=0.007)。结论TCR对判断非转移性结直肠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TCR较低的患者预后较差。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长径 癌胚抗原 无病生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完整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7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取完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取传统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采取完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可使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完整肠系膜切除术 结肠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刮痧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疗效观察,并初步尝试作用机制探索,但对痧象研究稍显不足。目前痧象研究主要包括皮肤外观、皮肤血流灌注量以及皮肤温度等方面,这些研究为今后刮痧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可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但是这些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刮痧 痧象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在人口老龄化、人们保健意识日益提高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三级甲等”传染病院的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优质的护理服务,不能仅将护理干预措施集中在院内,同时应该将其延伸到社区内部,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从而有效维护社区人群的机体健康,避免患者病情发展,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本文首先阐述我院护理服务在社区的构建,然后分析我院护理服务在社区的进展,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参考。

  • 标签: 护理服务 我院His管理网络系统 社区建立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尿源性脓毒血症是一种因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生存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脓血症 泌尿道感染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简介:摘要为了使燃煤电厂更好的对脱硫废水进行处理。在本文中,重点研究和分析了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情况。首先,简单论述了脱硫废水的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并且分析了现有的脱硫废水处理技术,逐一探讨了各种技术存在的优点和缺陷,以此为我国燃煤电厂废水处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依据。

  • 标签: 燃煤电厂 脱硫废水 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脏常见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特点。大部分HCC患者在初诊时发现即为晚期,难以采用根治性手术进行切除。因此,临床上常采用介入治疗、肝动脉血管栓塞术、全身系统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但中位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期不尽人意,效果不甚理想,且晚期HCC患者缺乏统一的有效治疗措施。近年来,伴随着生物治疗技术的发展,免疫治疗以其毒副作用小、自身特异性高的特点,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式。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联合应用,在晚期HCC患者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文章对近几年联合免疫治疗在晚期HCC患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HCC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细胞癌 免疫治疗 免疫抑制剂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对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和不良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不能大幅度降低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死亡率。近年来多项研究探索了新的T1DM心血管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血糖波动、低血糖、胰岛素抵抗、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脏自身免疫和抑郁状态。如何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心血管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是T1DM心血管并发症管理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 标签: 糖尿病,1型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致残、致死。目前对DPN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尚缺乏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本文中笔者从DPN的发病机制出发,主要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基因变异、非编码RNA、神经组织损伤五个方面阐述DPN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从而为DPN的诊断及治疗拓展新思路。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生物学标志物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