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数据共享已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及行业中。基于此,本文对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全寿命周期 工程造价管理 信息数据共享
  • 简介:摘要:高速列车轻量化是现阶段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之一,铝合金以它具有优秀的强度、刚度等,成为车体设计的主要选材。由于铝合金化学性能活泼,热传导系数大等原因,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气孔、咬边、夹渣,未熔合等缺陷,使得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性能远远低于母材的。将对铝合金焊接接头的超高周疲劳寿命进行研究,进而讨论焊接缺陷诱发疲劳裂纹萌生的机制及裂纹扩展特性

  • 标签: 铝合金 焊接接头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传统塑料地膜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本文详细阐述了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大蒜种植中的应用。该技术以环保型生物降解材料替代传统塑料地膜,不仅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保温功能,还能在种植周期结束后自然降解,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实施该技术,土壤肥力得以提升,大蒜生长状况改善,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提高。本文旨在为大蒜种植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 标签: 大蒜 全生物降解地膜 覆盖栽培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深圳市科医生担任的具体工作和培训需求,探讨深圳市科医生应对重大疫情的能力和改进培训的措施。方法2020年2月19—29日,使用问卷星软件向深圳各医院和社区的4 002名科医生发布《深圳地区科医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对》调查问卷,调查疫情期间深圳市科医生具体工作内容变化、宣教模式以及对疫情期间所担任角色的认知变化;比较2008年前、后从事科工作的科医生在宣传教育与社区工作角色的差异;了解科医生对防疫相关知识培训的需求。结果共回收382份问卷,其中361份有效,有效率为94.5%。83.1%(300/361)的科医生认为疫情期间患者明显减少,主要工作内容为对社区内疫区来源人员的筛查(68.9%,249/361)、电话咨询(54.0%,195/361)以及对密切接触人员的筛查和随访(42.9%,155/361);98.9%(357/361)的社区医生参与了门诊宣教。2008年前从事科工作的科医生较2008年后从事科工作的科医生更愿意在抗击疫情中承担更多的管理工作(χ2=77.370,P<0.05)。科医生对培训的需求依次为隔离人群的心理干预(80.6%,291/361)、社区人员入户防护知识(74.2%,268/361)、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家庭隔离措施(67.3%,243/361)、穿脱防护隔离衣(65.1%,235/361)、采集咽拭子标本(57.3%,207/361)和患者的转诊流程(52.4%,189/361)。60.6%(219/316)的科医生认可来源于政府和专家的新闻发布会或所在组织(例如医院管理部门)内部网的疫情相关信息。结论深圳市科医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担任了重要的筛查和宣教工作,应加强对科医生与疫情相关心理干预和防控知识方面的培训,以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问卷调查 全科医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拉杆式皮肤牵张器在皮肤层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5至2019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应用新型拉杆式皮肤牵张器修复的52例皮肤层缺损创面的患者资料。男40例,女12例;年龄4~61岁,平均37.1岁。皮肤牵张后一期闭合创面;未一期闭合者,根据创面情况决定再次行牵张术进而关闭创面,若经皮肤牵张后Pinch试验阴性则直接缝合,若Pinch试验阳性则采用植皮、皮瓣修复剩余创面。术后12个月观察瘢痕有无挛缩,植皮及皮瓣区域大小,并与原创面进行比较评价牵张后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经皮肤牵张后一期闭合创面36例,分期闭合创面8例,剩余的8例患者在皮肤牵张缩小创面后经植皮修复2例,皮瓣修复6例。一期闭合创面中,发生感染3例,皮缘坏死5例;分期关闭创面未出现感染,但发生皮缘坏死2例;在8例经皮肤牵张缩小创面后植皮或皮瓣修复患者中,未出现感染及皮瓣坏死情况。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经一期或分期闭合伤口愈合良好,瘢痕呈线性,无瘢痕挛缩,经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患者植皮或皮瓣面积小于原有创面。结论应用新型拉杆式皮肤牵张器的皮肤牵张术是一种有效的皮肤创面治疗手段,针对部分患者可替代传统的植皮术和皮瓣手术,但严格把握适应证可以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皮肤 创伤和损伤 外科皮瓣 皮肤牵张 创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