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重代谢手术后早期严重并发发生情况、诊治经验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回顾性收集201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减重代谢外科4 255例施行减重代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 125例,女3 130例;手术年龄为(31.3±4.5)岁;体质指数(BMI)为(36.5±6.4)kg/m2。手术方式包括袖状胃切除术(SG)2 397例、胃旁路术(RYGB)489例、袖状胃切除+空肠旁路术(SG-JJB)1 028例及单吻合口十二指肠转流术(SADS)341例。研究纳入标准:(1)因肥胖或2型糖尿病接受减重手术;(2)手术方式为SG、RYGB、SG-JJB及SADS;(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接受修正手术和同期接受其他手术的患者。早期严重并发的诊断标准为术后1个月内发生且Clavien-Dindo并发分级≥Ⅲ级的并发。根据Clavien-Dindo分级,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并发的发生情况和转归,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减重代谢术后早期严重并发发生情况:4 255例患者中有22例(0.52%)术后发生早期严重并发,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41.1±9.9)岁;术前BMI(36.9±8.2)kg/m2。7例术前合并高血压,10例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1例术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1例术前合并心力衰竭。严重并发主要包括:Ⅲa级9例(0.21%)、Ⅲb级11例(0.26%)、Ⅳa级1例(0.02%)及Ⅴ级1例(0.02%)。不同手术方式严重并发发生率分别为:SG手术0.17%(4/2 397)、RYGB手术0.61%(3/489)、SG-JJB手术0.58%(6/1 028)及SADS手术2.64%(9/341)。常见严重并发为漏0.28%(12例)、出血0.14%(6例)及梗阻0.05%(2例)。(2)早期严重并发的转归:Ⅲa级并发:包括8例漏和1例不明重症感染,经抗感染、介入下放置胃管、空肠营养管及CT引导穿刺引流治疗后痊愈。Ⅲb级并发:包括5例出血,再次手术后痊愈;4例漏,其中3例修正为RYGB、1例行漏口缝合修补后痊愈;2例肠梗阻均行松解后痊愈。Ⅳa级并发:为1例SG术后呼吸衰竭伴呕吐误吸,经重症监护治疗后痊愈。Ⅴ级并发:为1例SG-JJB术后腹腔出血,再次急诊手术探查术中死亡,术中证实出血部位为胃短血管断端活动性出血。(3)减重代谢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术前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是影响减重代谢术后早期并发的相关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1.3岁(OR=5.423,95%CI:1.004~29.278,P=0.049),手术方式(SADS:OR=19.758,95%CI:5.803~67.282,P<0.001;RYGB:OR=9.752,95%CI:2.456~38.723,P=0.001;SG-JJB:OR=5.706,95%CI:1.966~16.559,P=0.001)是减重代谢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减重代谢手术安全性高,常见的严重并发为漏、出血及梗阻,需要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以提高诊治效果。患者年龄及手术方式是减重代谢手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减重代谢手术 并发症 Clavien-Dindo分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并发中的效果。方法:择取2023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就诊的4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的发生,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胆总管结石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痿的穿刺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动静脉痿方式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52例,随机分 2组:一组实施系统化痿穿刺护理,纳入观察组( 26例);一组实施常规痿穿刺护理,纳入对照组( 2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率、透析 6个月后的平均血流量速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率显示观察组明显更低( P< 0.05)。比较两组患者透析 6个月后的平均血流量速度显示观察组明显更快( P< 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示观察组明显更高( P< 0.05)。结论:对采用动静脉痿方式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系统化痿穿刺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发生率、提升血流量速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痿 穿刺 护理
  • 简介:摘要:糖尿病慢性、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大血管、微血管、神经系统等并发也极为常见,其中大血管并发死亡率最高。糖尿病是公认的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男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比一般人群高2倍,女性患者高3倍。

  • 标签: 糖尿病 并发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在评价儿童颅压(ICP)增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存在颅缺血缺氧性改变疾病的患儿82例,入院6 h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流间接评价是否出现ICP增高;入院后6、24、48、72 h及1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分析其诊断ICP增高的价值。结果82例患儿入院后采用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显示存在ICP增高(增高组)46例、ICP正常(正常组)36例。入院后6、24、48、72 h及1周增高组患儿视神经鞘直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增高组患儿ICP值与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呈正相关(r=0.674,P<0.05)。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诊断ICP增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04(95%CI:0.819~0.958),诊断ICP增高的视神经鞘直径临界值为5.58 mm,诊断敏感度为86.96%,特异度为88.89%,准确度为87.80%。结论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可作为动态监测评估儿童ICP增高的无创检查手段,有助于早期识别中重度ICP增高。

  • 标签: 超声检查 视神经鞘直径 儿童 颅内压增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皮下积液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入的行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皮下积液患者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积液低处切开留置脑室引流管治疗)和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各25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置管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去大骨瓣减压术 皮下积液 静脉留置针 穿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老年痴呆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人文关怀。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并发。结果  观察组MMSE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人文关怀 老年痴呆症 康复 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