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分别介绍《广州亚运会志》和《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的编纂情况,并进行横向比较。两志在组织模式上既存在相同之处,又呈现明显区别。《广州亚运会志》由编辑部收集资料、编写志稿和进行总纂,而《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志》采取专家修志,编辑部总纂的模式。其区别体现在拟定篇目、搜集资料、编写初稿、志稿评议、志书总纂、审查验收等环节及体例方面。最后对专志编纂进行思考,提出要灵活选择专志编纂模式、充分发挥主编单位的职能、明确地方志工作机构的职责。

  • 标签: 专志 独立专志 《广州亚运会志》 《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志》
  • 简介:<正>郑玄注释中使用了"之言"和"之为言"两种形式,但一般都认为"之为言"功能、含义都与"之言"相同,因而将二者归为一类,一般称为"之言"类术语。关于该类术语的功用,许多论著中都曾提到,但对于该类术语的来源或者说发展脉络,诸家谈的并不多,本文试着就此问题做了一些考察,希望能给这方面研究提供一些启示。我们认为"之为言"与术语"之言"的形成是紧密相关的,可以说术语"之言"就是从以往文献中"之为言"的用法演化而来的。这一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 标签: 谓词性 解释词义 毛诗笺 周礼注 训诂学家 春秋穀梁传
  • 简介:地方志资料年报制度,是地方志资料征集常规化、制度化的积极探索,但在实践中仍出现不少质量问题。本文试从质量保障机制的角度入手,分析地方志资料年报质量保障机制的概念、特征、主体和运行步骤,以及现行保障机制下存在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充分发挥内外保障主体的功用、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估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标签: 地方志 资料年报 质量保障机制
  • 简介:口述历史的概念颇有争议,大致有"作为行为方法的口述历史"和"作为研究成果的口述历史"的两种观点。口述历史在当代地方志工作中有重要意义:创新工作理念、补充档案资料不足、凸现人的地位、增加可读性、拓宽地方志领域。口述历史在地方志工作中的运用应做好准备、采访、整理、使用四个阶段的工作。

  • 标签: 口述历史 重要性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