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A)集血管开通、减容及血管预处理于一体,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增加手术成功率和改善长期通畅率。ELA对支架内再狭窄、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及严重肢体缺血均能有效处理,提高了闭塞开通率,减少了支架植入率。尤其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提高了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的长期疗效。本文就ELA在下肢动脉硬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 股腘动脉 支架内再闭塞 药物涂层球囊 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 严重肢体缺血
  • 简介:摘要:近视是因眼部晶状体屈光不正而导致的一种病理性眼部症状,患者因晶状体形状发生改变的,导致视网膜无法接收到清晰的图像,进而使得患者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目前,我国教育质量较之过去得到了长足进步,且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体,近视情况的愈发严重不仅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有所伤害,同时也会对其未来发展有消极影响。同时,据调查统计来看,我国的近视发生率约为 33%,对此我 国也在不断通过各种措施来加强近视防控力度,以降低近视发病率。本篇文章中,笔者详细探究了当下青少年近视防控情况,具体如下: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防控 对策
  • 简介:摘要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是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延伸与补充,可进一步揭示生物体内水分子运动的非高斯扩散模型,更适合反映人体内微环境,较DWI、DTI技术可提供更准确、真实、丰富的组织微观结构信息。DKI技术问世以来,逐渐应用于各系统疾病的研究,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展现出良好的临床价值。DKI可反映微观信息,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在肝脏疾病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笔者就DKI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 标签: 肝疾病 肝硬化 扩散加权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治疗结果
  • 作者: 李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肿瘤
  • 创建时间:2022-07-28
  • 出处:《健康养生》2018年第7期
  • 机构: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四川 乐山 614000
  • 简介:治疗肝血管瘤的方法较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肝血管瘤都需要治疗,需要根据病人病情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接受治疗。那么肝血管瘤疾病哪些情况需要接受治疗,哪些情况不需要接受治疗呢?

  • 标签: 肝血管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炎症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需要小胶质的参与。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基因错义突变是AD的危险因子,其编码的是小胶质细胞表面的单通道跨膜受体,通过与TYRO蛋白酪氨酸激酶-结合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调节下游通路。TREM2受体参与小胶质细胞的多种功能,如增殖、迁移、吞噬等。当TREM2在基因水平或表达水平发生异常时,影响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另外,TREM2能够与β淀粉样蛋白寡聚物结合,并且和Tau蛋白也有关联。这些均表明TREM2参与AD的病理过程,但是具体发挥怎样的作用尚存在争议。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小神经胶质细胞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Tau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寻找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150例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笔者医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两组均给予颈椎牵引指导,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的西医治疗(丹参注射液加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西医联合中医治疗(西药+中药汤剂合并针灸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7%,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基底动脉及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医联合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ngioJet流变抽栓系统(ART)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APE)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连续收治的伴有溶栓禁忌证或溶栓失败的21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大面积肺栓塞(MPE)10例和次大面积肺栓塞(sMPE)11例,均急诊行ART治疗。根据手术造影结果和严重并发症情况观察技术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休克指数(SI)、Miller指数(MI)、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动脉氧分压(PaO2)的变化,评估ART清除肺动脉内血栓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ART治疗APE的技术成功率为100%(21/21),术中4例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1例患者术后出现颅内出血,手术成功率为71.4%(15/21)。所有MPE和sMPE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手术后SI、MI、MPAP较手术前降低,PaO2较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患者因病情严重并自动离院外,20例患者顺利出院,随访时间(5.3±1.2)个月,随访期间2例MPE患者分别因癌症和心肌梗死死亡,其他患者无明显肺栓塞症状,肺动脉血栓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ART治疗APE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APE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 标签: 肺栓塞 血栓切除术 AngioJet流变血栓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寻找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150例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笔者医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两组均给予颈椎牵引指导,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的西医治疗(丹参注射液加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西医联合中医治疗(西药+中药汤剂合并针灸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7%,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基底动脉及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医联合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行西药治疗。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31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发现实验组显高(P<0.05)。两组肺功能比较,可见实验组显高(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肺功能。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 中西医结合治疗 治疗有效率 肺功能
  • 作者: 李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医师在线》2019年 第6卷 第20期
  • 机构: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四川 乐山 614000
  • 简介:<正文>由于胰腺癌的临床特点表现为病情发展迅疾、病势迅速恶化,大部分患者在确诊癌症时,胰腺癌已步入晚期。胰腺癌是消化道慢性疾病的局部表现。胰腺癌肿瘤多生长在胰头部,后期扩散时甚至压迫总胆管。因此,胰腺癌晚期的病人往往表现出体质虚弱、消化不良、脾胃不好的生理状况。病人脾胃虚弱、抵抗力逐步下降,致使癌的生长不受控制、出现加速生长的现象,最终导致病情陷入恶性循环。

  • 标签: 胰腺癌;晚期症状;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腹部手术切口不愈行负压治疗病例护理。目的观察自制负压吸引装置用于一例腹部术后不愈伤口患者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将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一次性吸痰管、无菌纱布、透明敷料以及负压装置装配成改良式负压吸引装置,用于1例肠破裂修补术后40天腹部伤口不愈患者。结果该患者采用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共进行2次持续性负压伤口治疗,伤口床清洁、局部血流改善、肉芽生长、水肿减轻,有效保护了创面。结论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取材方便、费用低廉,操作简单易行,能促进患者伤口床,的准备,为二期缝合创造条件,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愈合时间,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1。

  • 标签: 腹部手术切口不愈 伤口床准备 负压治疗 二期缝合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选自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n=25)及实验组(n=25),其中参考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则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可见实验组高于(P<0.05)。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对比,可见实验组低(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采取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改善其相关症状,其临床应用价值可观。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疗有效率 中医症状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蕴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7月 16日到 2019年 1月 22日肛肠四科收治的 35例脾虚湿蕴性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组为治疗组 18例,对照组 17例。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口服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嗪颗粒口服治疗治疗 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 88.89%,对照组为 52.94%,两组比较 P<0.05;主要症状腹泻、脓血便、腹痛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不良反应率比较,两组没明显差异( 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尤于美沙拉嗪颗粒。

  • 标签: 参苓白术散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颗粒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对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原发性膀胱颈梗阻患者,将其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尿道扩张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对尿动力学各项指标影响情况。结果 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动力学指标均显著得到改善,观察组治疗后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膀胱最大逼尿肌压、残余尿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治疗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具有显著疗效,该手术对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善,对疾病手术预后判断有所帮助,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 原发性膀胱颈梗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初发晚期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析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初发晚期MCL患者接受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的治疗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接受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化疗第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提示完全缓解,后每半年复查PET-CT均提示持续完全缓解。至截稿前已治疗2年,评估疗效为持续完全缓解,且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初发晚期MCL患者选择伊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淋巴瘤,膜细胞 伊布替尼 利妥昔单抗 药物疗法,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途径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急性门静脉血栓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河南省介入治疗中心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63例急性门静脉血栓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14例,年龄35至61(46±5)岁,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途径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术,实施(或不实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以及根据患者病情同期实施(或不实施)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栓塞术。术后定期随访3至33(22±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流恢复通畅,胆道损伤2例,未处理;肝内动静脉瘘2例,同期给予超选择动脉栓塞;随访期间,门静脉完全再通47例(74.61%),部分再通13例(20.63%),门静脉完全阻塞伴门静脉海绵样变3例(4.76%),症状性肝性脑病7例(11.11%),1例行人工肝治疗(1.59%),消化道溃疡1例(11.11%),失访6例(9.52%)。无门静脉高压相关性出血、病死等。结论通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途径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急性门静脉血栓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中短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TIPS AngioJet 急性门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