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先生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词大师。他曾提出以白话表现新精神、开拓新意境的词主张,并以毕生创作来实现这一目标。其词擅长使用新语言描写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并以真实新奇的北方特色打破了词之传统意境,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 标签: 顾随 词学 创新精神
  • 作者: 李云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16-08-18
  • 出处:《创新人才教育》 2016年第8期
  • 机构: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家人、朋友的爱,但我觉得这种爱与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共同的特点:无私。只有这种无私的爱,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把这种爱扎根在人格的土壤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作为班主任,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只有采取不同的教法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课堂的开放性,教师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和激励性,造成课堂教学的“无序”、“空洞”的现状。本案例结合《伤仲永》教学环节中的引导学生探讨“方仲永的悲剧发生的原因,并从中获得启示”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真实的课堂评价语导引课堂的观点,并探讨了“真实的评价”的定义。

  • 标签: 真实评价 多元解读 以生为本 尊重文本
  • 简介:内容摘要:融课堂是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与学生主体的融合。在小学语文融课堂中,通过探究融合的教学内涵和价值追求,通过整合融通发现育人特征,综合融通指向跨界生长,互动融通实现学习变革,从而引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构。

  • 标签: 融学课堂 小学语文 教学重构
  • 简介:摘要:生物作为高中阶段的关键学科,其教学效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传统教学模式中,生物教学常常面临学生兴趣不足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挑战。情境教学法以其独特的真实性、互动性和情境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将学生置于贴近生活的情境中,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生物素养。

  • 标签: 高中生物学 情境教学法 运用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国CSF1R基因相关性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及分析,以期明确中国患者的临床及遗传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在全国多中心共计22家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CSF1R基因相关性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及遗传相关病史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磁共振严重性评分进行打分,并按性别分组,对不同性别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纳入患者62例,男∶女为1∶1.95,起病年龄(40.35±8.42)岁,主要症状是认知障碍(82.3%,51/62)及运动症状(77.4%,48/62)。全部患者的MMSE评分为(18.79±7.16)分,MoCA评分为(13.96±7.23)分。按性别分组后,男性的MMSE及MoCA评分分别为(22.06±5.31)、(18.08±5.60)分,显著高于女性[分别为(15.53±7.41)分,t=2.954,P=0.006;(10.15±6.26)分,t=3.328,P=0.003]。最常见的影像特征为双侧非对称的白质改变(100.0%)。磁共振严重性评分为(27.42±11.40)分,其中女性白质病变评分[(22.94±8.39)分]显著高于男性[(17.62±8.74)分,t=-2.221,P<0.05]。62例患者中共发现36个CSF1R基因突变,其中c.2381T>C/p.I794T最为常见,17.9%(10/56)的先证者携带该位点。结论中国CSF1R基因相关性白质脑病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以进行性运动和认知障碍为主,影像上以双侧非对称的白质改变为核心特征。该病在表型上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认知障碍及影像改变较男性更为严重。本研究共发现36个CSF1R基因突变,其中c.2381T>C/p.I794T为热点突变。

  • 标签: 脑白质病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 受体,集落刺激因子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源性给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precursor,proBDNF)后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额前皮质凋亡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在55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25只作为PSD组,其余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卒中组,每组10只。卒中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抑郁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结合孤养法制备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PSD组采用线栓法建立MCAO模型,术后1周加以CUMS及孤养法制备PSD模型;PSD组大鼠造模后2周,随机选取15只进行侧脑室埋管,并随机分为proBDNF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tPA组)和NS组,埋管后1周进行侧脑室注射tPA、ProBDNF,连续给药1周。于造模后第4周及第8周末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额前皮质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JNK、p53、p-p53、Bax蛋白表达。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NK-q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大鼠MCAO造模第4周末和第8周末,正常组、抑郁组、卒中组和PSD组大鼠额前皮质p-p53、p53、p-JNK、JNK和Bax表达均差异有统计意义(F=3.426~90.355,均P<0.05)。事后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相比正常组,在第4周末,PSD大鼠额前皮质p-JNK(0.378±0.042)、Bax(0.478±0.054)蛋白的表达均升高(均P<0.05);在第8周末,PSD组大鼠额前皮质中p-JNK(0.411±0.056)、p-p53(0.286±0.083)、Bax(0.471±0.008)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0.05)。予侧脑室注射proBDNF后,proBDNF组、tPA组和NS组p-p53、p53、p-JNK、JNK和Bax表达差异有统计意义(F=16.915~287.039,均P<0.01)。事后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相比NS组,proBDNF组大鼠额前皮质p-JNK(0.35±0.01)、p-p53(0.31±0.01)的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予侧脑室注射proBDNF后,proBDNF组、tPA组和NS组大鼠体质量、蔗糖偏好率、水平运动距离和垂直运动距离均差异有统计意义(F=18.741~76.305,均P<0.01),与NS组和tPA组相比,proBDNF组行为指标[体质量(224.36±3.23)g、蔗糖偏好率(69.83±1.72)%、水平运动距离(57.93±2.09)格、垂直运动距离(19.79±1.81)次]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proBDNF促进了PSD大鼠凋亡信号通路的激活。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额前皮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 凋亡信号通路 c-Jun氨基末端激酶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