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以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为特征的可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为PICU收治患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时炎症、凝血反应相互促进,从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普遍存在,在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脓毒症的最终转归至关重要。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非单一途径驱动,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均起重要作用,故针对单一途径进行治疗难有良好效果。故该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临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临床寻找有效治疗方法及最佳干预时机提供参考。

  • 标签: 脓毒症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指标检测方法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小板聚集功能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53例脓毒症且血小板计数>100×109/L患儿(脓毒症组)及53例同龄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并比较2组间差异。脓毒症组患儿按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分为危重组(评分≤80分)及非危重组(评分>80分);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并于入院第1、3天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并行常规出凝血指标及临床资料记录,比较危重组与非危重组、存活组与死亡组间血小板聚集功能及上述常规出凝血指标有无差异,分析血小板聚集功能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和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组中非危重组和危重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组存活44例(83%),死亡9例(17%)。脓毒症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47.4%比79.9%)(P<0.001)。脓毒症组中危重组与非危重症组比较: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降低(32.5%比53.4%,P<0.05);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降低(3.28 g/L比4.53 g/L,P<0.05);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显著增高(12.1 mg/L比6.0 mg/L,P<0.05);血小板计数减低(215×109/L比346×109/L,P<0.05);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低于存活组(11.1%比59.7%,P<0.001)。危重组中死亡患儿第1、3天血小板聚集功能持续处于较低水平(11.1%、10.9%),存活患儿第1、3天血小板聚集功能相对处于较高水平(59.7%、65.7%)。血小板聚集功能与FIB、钙离子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与PCIS呈正相关(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聚集功能为脓毒症死亡的影响因素;根据血小板聚集功能所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889(P<0.001),截断值18.3%,灵敏度88.6%,特异度77.8%,当其水平<18.3%时,患儿死亡风险增加。结论脓毒症患儿在血小板计数无减少时已出现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患儿血小板聚集功能水平与其危重程度相关。脓毒症早期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对患儿不良预后有预警作用。

  • 标签: 脓毒症 血小板聚集功能 凝血功能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