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辽宁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孕妇分娩早产儿的诊治经过及近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辽宁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孕妇分娩早产儿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以及近期随访结果,并对2020年以来国内外报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孕妇分娩新生儿情况的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本例患儿生后出现窒息及呼吸困难,病程中存在血小板升高及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及胆汁酸增高。出院后随访相关指标均有好转。(2)文献复习:目前资料显示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分娩新生儿结局多数良好,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发绀及呕吐等,早产儿发生率不足30%。结论本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孕妇分娩早产儿目前随访良好,无证据表明本患儿生后临床症状与病毒感染有关。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孕妇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享《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生分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的执行经验,并观察其培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应急医疗救援培训中心进行急救培训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记录学生人数、出勤导师数量、心肺复苏(CPR)培训模型及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培训模型的使用次数。将培训学生按3个学龄层次由浅到深增加授课内容及深度:小学生包括正确拨打120、意外伤害识别小动画、AED和海姆立克手法演示、CPR训练,用时40 min;初中生包括正确拨打120、意外伤害识别及简单处置、CPR及AED的应用、CPR训练、跟学AED及海姆立克手法等,用时90 min;高中生包括正确拨打120、意外伤害识别及正确处置、院外心搏骤停(OHCA)的识别、CPR及AED的要点、CPR及AED操作练习、海姆立克手法及止血包扎等,用时120 min。课程结束后,小学生采用志愿考核;初中生仅小班制需考核,大班没有考核要求,仅进行展示;高中生则须全部强制性考核。收集不同层次学生急救培训基本情况,比较不同层次学生CPR及AED培训模型使用情况、急救相关比例分布情况、急救培训考核通过情况的差异。结果200期急救培训中共有12 896名学生和2 086人次培训导师参与,共使用8 557次CPR培训模型及8 493次AED培训模型,每场学生平均(65.27±5.61)名,需要(10.52±10.43)名培训导师和(43.09±19.06)个CPR培训模型及(42.77± 18.61)个AED培训模型。学生与培训导师的比例为1∶(6.07±1.47),学生与CPR培训模型的比例为1∶(1.54±1.02),学生与AED培训模型的比例为1∶(1.54±1.03);最终有10 494名学生参加考核,考核参与率为81.37%;10 114名学生通过考核,考核通过率为96.38%。分层分析显示:与小学生比较,初中生平均每场培训人次明显增加(名:69.94±8.77比58.69±6.12,P<0.05),高中生平均每场培训人次明显减少(名:57.35±5.79比58.69±6.12,P<0.05),初中生培训导师比例明显降低(5.94±1.39比6.48±2.02,P<0.05),初中生和高中学生的考核率明显升高〔81.07%(6 667/8 224)、100%(2 313/2 313)比64.18%(1 514/2 359),均P<0.05〕,通过考核率明显降低〔95.47%(6 365/6 667)、96.88%(2 241/2 313)比99.60%(1 508/1 514),均P<0.01〕,这可能与小学生考核难度较低和志愿性考核比例低等原因有关。结论分层次进行中小学生急救培训对提高培训效果具有可行性,课程设置内容应由浅至深,同时应配置足够培训导师和培训模型。

  • 标签: 社会急救培训体系建设"宝安模式" 中小学生急救培训 心肺复苏 自动体外除颤仪 培训导师
  • 简介:摘要肺复张作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干预措施,对改善氧合和降低病死率都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肺复张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但复张效果的评估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已有多种手段可用于评估肺复张效果和预测复张能力,包括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超声、电阻抗层析成像技术(EIT),以及呼吸力学参数。每种方法都各有利弊,CT和EIT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局部组织变化,但存在转运风险、量化过程复杂等缺点;肺部超声对复张效果的敏感性较高,但准确性不如CT;而各种呼吸力学参数可以用于总体肺功能的评估,但无法监测局部组织的变化。因此,为实现准确有效的肺复张评估,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肺不张 呼吸功能试验
  • 简介:摘要作为全国急诊压力最大的医疗机构之一,北京协和医院的急诊科拥挤问题非常突出。为了有效解决急诊过度拥挤,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就医感受,医院在充分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紧紧抓住通过和出口两个增量环节,建立多学科多部门协作团队,构建紧密的医疗联合体合作模式,探索以畅通患者"出口"为目标的协和疏解急诊拥挤模式。实践显示,综合措施有效缓解了急诊过度拥挤的问题,实现医疗环境和医疗质量双提升。

  • 标签: 急诊室,医院 拥挤 医疗质量 医疗联合体
  • 简介:摘要病理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人工智能正逐渐运用到病理专业,引起病理学的巨大变革。计算病理是数字病理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组合,它利用高性能计算设备对人类知识和经验进行量化建模,辅助病理医师实现更精准、更客观、可重复的诊断。此外,计算病理技术还将辅助医师超越诊断任务,实现疗效预测和预后等更复杂问题的解决,从而进一步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本文讨论计算病理在细胞、组织、切片层次的图像计算,以及基于领域知识启发的组织形态学描述,并讨论它们在实现疾病的辅助检测、诊断、预测和预后等目标及任务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计算病理领域存在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诊抢救室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ndey injury,AKI)的发生率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9~12月经由本院抢救室收治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收集患者入抢救室时的人口学特征、APACHE Ⅱ评分、是否使用肾脏毒性药物、24 h液体出入量及院内生存时间等相关指标。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COX回归研究AKI的发生对患者住院生存率的影响,并分析AKI严重程度对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纳入急诊抢救室的患者238例,其中108例发生AKI(45.4%),AKI 1期83例(34.9%),AKI 2~3期25例(10.5%)。APACHE Ⅱ评分>13分[OR=1.11,95%CI(1.07~1.16),P<0.01],应用血管活性药[OR=2.20,95%CI(1.08~4.49),P=0.03],糖尿病(OR=2.33,95% CI(1.23~4.42),P=0.01),24 h入量>3 L(OR=3.10,95%CI(1.17~8.25),P=0.02)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校正APACHE Ⅱ评分和年龄后,AKI仍是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AKI严重程度显著增加急诊患者死亡风险[AKI1期HR=1.45,95%CI(1.08~2.03),P=0.04; AKI2-3期HR=3.15,95% CI(1.49~4.81),P=0.03]。结论急诊抢救室患者中AKI的发生较常见。APACHE Ⅱ评分>13分,应用血管活性药,糖尿病,24 h入量>3 L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AKI严重程度的增加,死亡风险增加。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急诊科 发生率 预后 容量 APACHE Ⅱ评分 血管活性药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辽宁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孕妇分娩早产儿的诊治经过及近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辽宁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孕妇分娩早产儿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以及近期随访结果,并对2020年以来国内外报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孕妇分娩新生儿情况的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本例患儿生后出现窒息及呼吸困难,病程中存在血小板升高及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及胆汁酸增高。出院后随访相关指标均有好转。(2)文献复习:目前资料显示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分娩新生儿结局多数良好,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发绀及呕吐等,早产儿发生率不足30%。结论本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孕妇分娩早产儿目前随访良好,无证据表明本患儿生后临床症状与病毒感染有关。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孕妇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intubation,ETI)后患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及呼气末二氧化碳(end tidal CO2, ETCO2)的变化特点,探讨急诊ETI后监测MAP和ETCO2对早期预测严重循环崩溃(cardiovascular collapse, CVC)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顺序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行急诊ETI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ETI后5、10、30、60和120 min MAP和ETCO2的数值。根据患者急诊ETI后是否发生严重CVC分为严重CVC组和无严重CVC组。对两组MAP和ETCO2的数值进行组间相同时间点和组内相邻时间点的比较,并将ETI后MAP与ETCO2的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急诊ETI后5 min和10 min MAP及ETCO2对严重CVC的预测能力。结果共纳入研究患者116例,其中75(64.7%)例患者ETI后发生严重CVC,严重CVC组中以男性和高龄患者居多。严重CVC组急诊ETI后5、10、30、60、120 min MAP和ETCO2的数值明显低于无严重CVC组。两组MAP和ETCO2在急诊ETI后5~30 min表现为同步下降,在ETI后30 min达最低值,其后至ETI后120 min表现为同步回升。ETI后MAP和ETCO2两者的变化具有相关性(rs=0.653, P<0.01)。ETI后5 min MAP可准确预测严重CVC(AUC=0.86, P<0.01),最佳截断值为MAP≤72 mmHg(灵敏度为78.7%,特异度为87.8%)。ETCO2也可准确预测严重CVC(AUC=0.85, P<0.01),最佳截断值为ETCO2≤35 mmHg(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85.4%)。ETI后10 min MAP可准确预测严重CVC(AUC=0.90, P<0.01),最佳截断值为MAP≤67 mmHg(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85.4%)。ETI后10 min ETCO2也可准确预测严重CVC(AUC=0.87, P<0.01),最佳截断值为ETCO2≤33 mmHg(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78.0%)。急诊ETI后5 min和10 min的MAP和ETCO2中任意两个指标的预测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ETI后严重CVC患者早期即有MAP和ETCO2下降表现,但识别滞后和干预不足可能与CVC的发生发展有关。ETI后早期MAP和ETCO2对预测严重CVC均有较高效能。插管后5 min MAP≤72 mmHg、ETCO2≤35 mmHg、插管后10 min MAP≤67 mmHg及ETCO2≤33 mmHg均提示患者发生严重CVC的可能性大。

  • 标签: 气道管理 循环崩溃 气管插管 急诊 平均动脉压 呼气末二氧化碳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比较选择中药治疗(清肺通腑汤)、 应用常规治疗对AECOPD患者(肺胀痰热郁肺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应用经皮雌二醇贴片与口服戊酸雌二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行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63例。A组患者应用经皮雌二醇贴片,B组患者口服戊酸雌二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临床妊娠率A组为55.7%(113/203),B组为58.4%(87/14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阳性率[63.5%(129/203)比65.8%(98/149)]、早期流产率[10.6%(12/113)比9.2%(8/87)]、异位妊娠率[1.8%(2/113)比4.6%(4/87)]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孕激素内膜转化日血清雌二醇水平B组[(271.6±73.8) ng/L]显著高于A组[(209.5±65.9) ng/L, P=0.008]。结论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经皮雌二醇贴片临床效果与口服戊酸雌二醇相同,推荐用于有慢性肝肾功能疾病、血栓高危因素、血脂异常等情况的患者。

  • 标签: 雌二醇 激素替代 胚胎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