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Lewis肺癌动物模型(Lewis模型)探讨T细胞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的分布和浸润情况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实验性研究。采用42只C57BL/6小鼠建立Lewis模型,并随机分为T细胞组、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组和对照组,每组14只。各组分别回输CD4+CD8+Treg细胞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和等量PBS,于1、5、9、13、17、21 d,用游标卡尺测量瘤体最长直径和最短直径,计算瘤体积,并记录小鼠的生存状态;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肿瘤微环境中CD4+、CD8+T细胞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的水平;HE组织染色技术判明肺部转移性肿瘤结节。结果3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有增长,且T细胞组>TIDC细胞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流式结果显示,Lewis模型的效应和记忆效应CD4+ CD8+T细胞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在总淋巴细胞中的比例,T细胞组高于对照组和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组,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回输CD4+CD8+Treg细胞及TIDC细胞后,小鼠肺部转移性肿瘤结节数量显著增多,T细胞组>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组>对照组。分别为T细胞组(4.47±0.68)个,TIDC组(2.43±0.46)个,对照组(1.72±0.3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Lewis肺癌生长速度可能与CD4+CD8+Treg细胞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的分布情况有关,其分布程度越高,肿瘤生长越快。

  • 标签: 癌,Lewis肺 模型,动物 T淋巴细胞 树突细胞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乳腺肿瘤中应用冰冻切片诊断疾病的价值探讨。方法:选取50例来我院进行乳腺肿瘤诊断与治疗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病理诊断结果可知所有患者中均接受冰冻、石蜡切片检查肿瘤性质,评价两种诊断方法的效果。结果以石蜡切片诊断结果为标准,可知50例患者经冰冻切片确诊率高,延迟诊断和误诊率低。结论:应用冰冻切片对乳腺肿瘤进行良性、恶性病理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结果得出时间快,可为医生及时确诊与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病理依据。

  • 标签: 乳腺肿瘤 冰冻切片 病理诊断
  • 简介:砷(As),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吸收,在体内甲基化是其解毒方式。砷对人的遗传和基因的毒性主要作用在体细胞,长期接触As会引起癌症。As可能直接或协同其他致癌因子诱发细胞畸变、突变或癌变,但是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与繁衍又都需要砷。三氧化二砷(As2O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具有显著的疗效,毒副反应轻,其毒副反应与个体敏感性、解毒与排泄能力及体内砷蓄积量有关。As2O3可能是通过诱导APL细胞分化、凋亡,杀灭和抑制其增殖等综合机制治疗APL的。大量体外研究和某些临床研究还表明,As2O3对其他多种血液肿瘤和实体瘤都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四硫化四砷(As4S4)对APL治愈率可>90%,口服耐受性好,毒副反应轻。有机砷Melarsoprol对慢性或急性髓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白血病都有较广的抗癌谱,临床治疗白血病有一定效果。砷化物很可能是通过下列途径发挥其抗癌生物效应:(1)As与体内影响细胞呼吸、氧化、代谢和生长的重要酶类的巯基(SH)相结合,干扰了SH酶类的活性;(2)调控癌的相关基因(抑癌基因或原癌基因)的表达;(3)阻抑细胞周期进程;(4)砷化物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抑制肿瘤生长诱发凋亡。

  • 标签: 肿瘤 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砷化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外泌体源miR-223对胃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巨噬细胞及其外泌体分别与胃癌细胞共培养(未加为对照组),检测miR-223表达量并观察其对胃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是否通过外泌体传递miR-223至胃癌细胞。巨噬细胞转染miR-223拮抗剂,分离外泌体与胃癌细胞共培养,transwell、划痕实验观察其对胃癌细胞转移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EN)及转移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巨噬细胞及其外泌体与胃癌细胞共培养后,胃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253.2±6.3(对照组)、451.8±12.8、453.4±14.4,与对照组比较均P<0.01;98.4±5.1(对照组)、276.5±10.3、257.3±8.5,与对照组比较均P<0.01],miR-223(1.00±0.00、8.83±0.91、9.57±1.03)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巨噬细胞通过外泌体传递miR-223至胃癌细胞。阻断巨噬细胞miR-223表达后,其来源外泌体促进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明显降低(215.6±9.2、402.5±11.6、253.7±10.4,均P<0.01;91.5±8.2、263.4±9.3、105.8±9.3,均P<0.01)。胃癌细胞与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共培养后PTEN mRNA表达下降(1.00±0.00比0.26±0.03),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AKT通路激活,细胞骨架重塑。阻断miR-223传递后这一激活作用减弱。结论巨噬细胞通过外泌体传递miR-223至胃癌细胞,靶向PTEN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胃癌细胞的转移。

  • 标签: 巨噬细胞 胃癌 外泌体 miR-223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原发性骨质疏松(POP)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4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健康体检≥65岁女性7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骨量状况分为三组,其中骨量减少组242例,骨量正常组206例,骨质疏松组340例。分别记录身高、体质量、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MD)及T-值、体质量指数(BMI)、NLR、亚洲骨质疏松自我评估工具(OSTA)值及血常规、生化等指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各指标在三组之间的差异性。采用相关性检验NLR及OSTA与T-值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骨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判断NLR、OSTA对诊断OP的价值。结果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及骨质疏松组的年龄(中位值依次为:66岁、68岁和70岁,χ2=71.596,P<0.001)、BMI(中位数依次为:23.46、24.04和25.41,χ2=64.936,P<0.001)及NLR(中位数依次为:1.97、2.43和2.84,χ2=106.21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LR及OSTA均与左侧股骨颈的T-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311、0.227,均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及NLR均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NLR诊断骨质疏松的临界值为2.395,最大Youden指数为0.299,敏感度为70.3%,特异度为59.6%;OSTA诊断骨质疏松的临界值为-1.315,最大Youden指数为0.174,敏感性为73.6%,特异性为43.5%。结论NLR在筛查老年女性POP方面具有中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粒细胞 淋巴细胞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评估工具(OSTA) 骨密度 敏感度 特异度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老年人
  • 简介:摘要2001年,Rutledge教授报道了首例迷你胃旁路(MGB);2004年,Carbajo教授对MGB进行了技术改进并命名为单吻合口胃旁路(OAGB)。20年来,大量关于OAGB和MGB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不断见诸报道,关于MGB和OAGB一些焦点问题的答案也逐渐明晰。从技术角度来看,MGB和OAGB可以视作一种手术的两个亚变种,以下统称OAGB。OAGB的优势包括:(1)简单、安全和更低的内疝发生率;(2)稳定持久的重效果;(3)稳定持久的降糖效果。OAGB的劣势包括胆汁反流和较高的营养不良发生率。OAGB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达到了良好的均衡,成为近年来最受关注且增长最为迅速的重代谢手术方式,已经被国际重代谢外科联盟和美国代谢和减肥外科学会推荐为标准式。

  • 标签: 减重代谢手术 迷你胃旁路术 单吻合口胃旁路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双”政策的提出,预示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改革时期,对于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角度而言,都需要重新“校准”自我,才能尽快适应“双”政策带来的变化。对于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在重新“校准”自我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转变观念,而考虑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群体还未形成足够的自我意识,所以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确保其可以尽快适应”双”"政策带来的变化。

  • 标签: “双减”政策 义务教育 “校准”自我
  • 简介:摘要重代谢外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各种手术方式不断出现,设计理念包括缩短有效小肠长度减少营养吸收、缩小有效胃容积减少摄食量以及缩短有效小肠长度联合缩小有效胃容积。绝大多数的手术方式由于设计不合理或者临床结局不佳而被淘汰,尤其是单纯缩短小肠有效长度的手术方式。一种新手术方式可否成为推荐的标准手术方式,需要经过临床前论证和动物实验、临床研究试验、临床推广和正式推荐4个阶段,并在各阶段不断收集实验和临床结局资料,以客观、科学地评价该手术。目前所有的手术方式中,经过这4个阶段评价并获得多数国家级专业学会推荐的重代谢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可调节胃绑带、袖状胃切除(SG)、Roux-en-Y胃旁路(RYGB)、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BPD-DS)、单吻合口十二指肠转位(SADI-S/SIPS)和胃内球囊治疗技术。此外,单吻合口胃旁路(MGB/OAGB)也获得国际肥胖及相关疾病外科联合会(IFSO)的认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西方国家专业学会立场及现有临床证据,笔者建议:我国可将SG和RYGB作为重点推荐、SADI-S/SIPS作为一般性推荐、MGB/OAGB和BPD-DS作为谨慎推荐的手术方式。国内尚无胃内球囊产品及胃镜下缝合产品,因而对胃内球囊治疗技术及胃镜下手术方式不进行评价。其他的手术方式或者因已遭淘汰,或者临床证据依然不足,也不进行评价。

  • 标签: 肥胖症 减重代谢外科 减重手术 手术方式 科学评价
  • 简介:摘要: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全面认识“双”和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阅读教学的新要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构建阅读课堂,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下优化阅读课堂,以便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阅读之美,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 标签: “双减”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应用吉西他滨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接诊且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的膀胱癌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表柔比星治疗。两组疗程均为每周1次,共6次,再以每个月1次,连续12次。比较两组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和生命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89%(1/53)比15.38%(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43%(5/53)比30.77%(1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7,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CK19)和癌抗原199(CA199)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CK19和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较治疗前增加,并且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应用吉西他滨行膀胱灌注化疗效果良好,可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降低CEA、CK19和CA199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膀胱肿瘤 化学疗法,癌,局部灌注 吉西他滨 肿瘤标志物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术后肥胖患者心脏形态与心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重手术(包括胃袖状切除和胃旁路)并进行术后复查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67例,男性33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6.7±9.5)岁,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重手术前及术后1年的指标进行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以确定重手术术后心脏形态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接受重手术后1年体重[(112.20±30.20) kg比(80.70±23.00) kg,P<0.001]及体重指数[(38.77±8.26) kg/m2比(27.98±6.54) kg/m2,P<0.001]均显著下降,同时收缩压和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静息心率也显著降低(P<0.05),心脏射血分数显著改善[(65.5±5.9)%比(67.9±4.7)%,P<0.001],室间隔、左室后壁、左房内径、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内径显著降低(P<0.05),而升主动脉内径无显著变化[(3.14±0.39) cm比(3.09±0.38) cm,P=0.125]。此外,胃旁路与胃袖状切除相比,心脏形态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术前体重指数值、术后体重指数降低值、是否患高血压、升主动脉内径是否增宽是重手术后射血分数是否改善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对射血分数是否改善的预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772(95%CI:0.669~0.875),特异度85%,敏感度66%,最佳截断点为0.545。结论肥胖患者接受重手术后1年,心脏射血分数显著改善,室间隔、左室后壁、左房内径、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显著降低。胃袖状切除与胃旁路对心功能的改善及对心脏形态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术前体重指数值、术后1年体重指数降低值、是否患高血压、升主动脉内径是否增宽等指标构成的联合预测模型对重患者术后1年射血分数是否改善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减肥手术 肥胖 心脏 高血压 回归分析 ROC曲线
  • 简介:摘要重与代谢外科从最初的以重为唯一目的,发展到治疗肥胖相关的糖、脂代谢和内分泌紊乱,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展,治疗范围涵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手术所要求的身体质量指数不断调低。学科内涵不断丰富,对经典手术方式包括Roux-en-Y胃旁路、胃袖状切除、可调节胃绑带和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的认识不断加深,在此基础上,新的手术方式不断涌现,包括袖状胃加单吻合口十二指肠转位手术和单吻合口胃旁路手术等。同时,重外科未来也面临重器械和胃镜下治疗的挑战。

  • 标签: 减重与代谢外科 手术适应证 手术方式 减重器械
  • 简介:摘要: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这一切都在警示着人们要有创新变革的精神和意识,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突破传统教学理念,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以新的教学观念和手段构建高效课堂。基于此,“双”政策开始得以实施,教育领导试图以这一政策为导向,实现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本文就“双”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研究展开探讨,帮助当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初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 标签: “双减”背景 初中语文 减负增效 教学研究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发电厂建设越来越多。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进行节能控制,降低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中的能源消耗,促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发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的必要性,其次探讨了发电厂热动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以供参考。

  • 标签: 发电厂 热动系统 节能优化 减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重与代谢手术患者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及发生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中心行重与代谢手术的187例病态肥胖症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未预防性服用熊去氧胆酸,在术前均行腹部超声及MRI检查,术后均行至少一次的腹部超声或MRI检查。比较不同减重与代谢手术式术后患者新发胆囊结石和胆泥的发病率及发生时间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Bonferroni校正用于两两比较。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至2020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27.0(22.0,31.0)个月。重与代谢手术后新发胆囊结石的患者数为34例,发病率为18.2%(34/187),其中接受LSG、LRYGB、LOAGB手术及LOAGB修正手术者发病率分别为18.0%(30/167)、22.2%(2/9)、11.1%(1/9)、50.0%(1/2)。术后发生胆泥的患者数为18例,发病率为9.6%(18/187),其中接受LSG、LRYGB、LOAGB手术者发病率分别为8.4%(14/167)、22.2%(2/9)、22.2%(2/9)。术后新发胆囊结石患者的体重下降率和体重指数下降率分别为21.4 (18.7,23.6)%、21.4(18.6,23.5) %。术后新发症状性结石3例,发病率为1.6%(3/187),3例均行LSG手术。术后发生胆泥及胆囊结石的时间分别为85.5(28.8,98.8) d和103.5(93.0,179.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在无药物干预下,重与代谢术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8.2%(34/187),需临床密切关注。腹部超声检查及上腹部MRI平扫T2WI序列,可帮助明确诊断胆囊结石并监测其变化。

  • 标签: 减肥手术 胆囊结石病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依托某主跨为300m的拱桥为工程背景,首先,建立桥梁空间弹性动力计算模型对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线性反应谱法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结构在E1和E2两种设防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然后,为了综合控制固定墩的受力,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计算采用摆式支座后结构的地震响应。最后,对结构在两种概率水平下的抗震性能进行验算,并对桥梁的抗震性能完成了安全性评价。

  • 标签: 高震区 反应谱分析 减隔震支座 抗震性能
  • 简介:摘要:结合当前课堂教学发展现状分析,发现部分教师教学手段过于激进,严格按照个人思想观念展开运动技能教学,单一枯燥的教学氛围间接降低学生实践欲望,影响体育课堂后期教育工作的开展。双政策背景下学生学业负担减少,各位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独立自主的个人空间,此时为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当站在学生发展角度实现教学手段创新,其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利用小组竞赛、线上互动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实现自身体能素质的高效发展。

  • 标签: 双减政策 小学 体育与健康 教学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肿瘤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山西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4例脊柱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出院后每3个月复诊1次,并从患者出院开始随访1年,观察患者复发情况。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长径、Tomita分型、Enneking分期、手术入路方式、发病节段、双磷酸盐使用情况、手术方式、术后放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表达情况、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表达情况、侵袭范围等方面分析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因素。结果94例脊柱骨肿瘤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其中复发38例,复发率为40.43%;影响脊柱骨肿瘤患者术后1年复发的单因素有Tomita分型高级、IMP3阳性表达、双磷酸盐未使用、侵袭至室间外、术后未放疗(P<0.05);Tomita分型高级、IMP3阳性表达、双磷酸盐未使用、侵袭至室间外、术后未放疗是脊柱骨肿瘤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Tomita分型高级、IMP3阳性表达、双磷酸盐未使用、侵袭至室间外、术后未放疗是脊柱骨肿瘤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复发率。

  • 标签: 脊柱骨肿瘤 手术 复发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与分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作为肺癌自,同期5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为良性组,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分析三者诊断肺癌的价值基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NSE、CEA、CA19-9水平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P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肺癌 诊断 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