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葡萄6磷酸脱氢G6PD缺乏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特点。方法我们对2016年8月-2017年5月近10个月在本院新生儿科收治黄疸的新生儿280例,患儿入院后立即采集静脉血,采用荧光斑点法对其进行G6PD筛查1,同时进行随访,另计算G6PD缺乏与黄疸发生的相关性。结果280例黄疸患儿中有32例为G6PD缺乏,其中男性G6PD平均水平为(423±36),明显低于女性患儿(P<0.5)。而男性患儿胆红素平均水平(386±35.2)umol/L,明显高于女性患儿(P>0.05),患儿体内G6PD降低水平与胆红素升高水平呈直线相关(r=0.91)。结论掌握G6PD缺乏的新生儿黄疸的特点对于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G6PD 影响因素
  • 作者: 张灿 张琼 张均辉 王凡 张家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烧伤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重庆 400038,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8,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重庆 40003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6(HDAC6)抑制剂Tubastatin 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增殖及运动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SF,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及1 μmol/L Tubastatin A组、5 μmol/L Tubastatin A组、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阴性对照组加入含终体积分数0.1%二甲基亚砜的DMEM培养液(以下简称完全培养液),其余3组分别加入含相应终物质的量浓度Tubastatin A的完全培养液。常规培养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在活细胞工作站下观察细胞3 h内运动范围,计算细胞曲线运动速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及磷酸化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量,并计算p-ERK1/2与ERK1/2比值,以此表示ERK1/2活性。CCK-8法行细胞增殖活力检测样本数为6,其余实验样本数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培养24 h后,CCK-8法和EdU染色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 μmol/L Tubastatin A组、5 μmol/L Tubastatin A组、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下降(P<0.01)。培养24 h后,CCK-8法显示,与1 μmol/L Tubastatin A组比较,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5);EdU染色显示,与1 μmol/L Tubastatin A组比较,5 μmol/L Tubastatin A组、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P<0.05或P<0.01)。观察3 h内,1 μmol/L Tubastatin A组、5 μmol/L Tubastatin A组、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运动范围较阴性对照组明显缩小。观察3 h内,阴性对照组细胞曲线运动速度为(0.780±0.028)μm/min,明显快于1 μmol/L Tubastatin A组、5 μmol/L Tubastatin A组、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的(0.594±0.023)、(0.469±0.028)、(0.391±0.021)μm/min(P<0.01);1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曲线运动速度明显快于5 μmol/L Tubastatin A组和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P<0.01);5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曲线运动速度明显快于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P<0.05)。培养24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 μmol/L Tubastatin A组、5 μmol/L Tubastatin A组、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ERK1/2的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1 μmol/L Tubastatin A组比,5 μmol/L Tubastatin A组和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ERK1/2的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5 μmol/L Tubastatin A组比较,10 μmol/L Tubastatin A组细胞ERK1/2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结论HDAC6抑制剂Tubastatin A可能通过抑制ERK1/2活性,从而抑制HSF增殖及运动。

  • 标签: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组蛋白脱乙酰酶6 Tubastatin A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对照研究,从2015年11月筛选患者,截至2017年5月,入选对象80例。分别采用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持续7日,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组内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CK-MB、LDH、a-HBDH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害效果肯定,可减轻心肌损伤。

  • 标签: 新生儿 心肌损伤 磷酸肌酸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过表达三酰甘油脂肪(ATGL)对烧伤后小鼠心肌损害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8周龄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启动子驱动的心脏过表达ATGL雄性小鼠(MHC-ATGL烫伤组)和野生型雄性C57BL/6J小鼠(野生型烫伤组)构建烫伤模型,以同周龄和同性别的MHC-ATGL假烫伤小鼠(MHC-ATGL对照组)和野生型C57BL/6J假烫伤小鼠(野生型对照组)作为对照,每组8只。烫伤24 h后取材进行实验。分别检测心脏组织中ATGL蛋白表达水平、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心脏组织游离脂肪酸含量和心脏组织活性氧水平。两烫伤组分别与其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烫伤组间同时进行比较。结果各组小鼠毛发颜色和生长发育无明显差异。野生型烫伤组心脏ATGL蛋白表达显著升高(1.00±0.68比3.09±0.93,P=0.023),而MHC-ATGL烫伤组心脏ATGL蛋白表达明显下降(17.84±2.41比10.36±2.22,P<0.001),但MHC-ATGL烫伤组心脏ATGL蛋白表达仍显著高于野生型烫伤组(P<0.001)。野生型烫伤组和MHC-ATGL烫伤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0.456±0.131)比(0.076±0.019)μg/L和(0.219±0.089)比(0.060±0.019)μg/L、(1 421±162)比(221±67)U/L和(761±142)比(221±41)U/L](均P<0.001),而MHC-ATGL烫伤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烫伤组(均P<0.001);野生型烫伤组心脏组织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对照组[(2.54±0.51)比(0.46±0.27)mmol/L](P<0.001),MHC-ATGL烫伤组无明显变化[(0.81±0.38)比(0.59±0.25)mmol/L](P=0.251),而MHC-ATGL烫伤组心脏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烫伤组(P<0.001)。野生型烫伤组和MHC-ATGL烫伤组心脏组织活性氧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组[(1.89±0.23)比(1.00±0.18)和(1.38±0.17)比(0.95±0.13)](均P<0.001),而MHC-ATGL烫伤组心脏组织活性氧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烫伤组(P<0.001)。结论心脏过表达ATGL可能通过降低游离脂肪酸和活性氧生成减轻烧伤后心肌损害。

  • 标签: 烧伤 脂肪酶 心肌损害 脂肪酸类,非酯化 活性氧
  • 作者: 张喻平 张琼 邓芳 陈兵 张均辉 胡炯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烧伤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重庆 400038,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8,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老年肿瘤科 缓和医疗科,重庆 40003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微环境下P62蛋白对人表皮细胞株HaCaT迁移和运动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以探讨糖尿病足创面难愈合的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aCaT进行实验。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正常对照组(培养液含终物质的量浓度5.5 mmol/L的葡萄)及高(培养液含终物质的量浓度30.0 mmol/L的葡萄)24 h组、高48 h组、高72 h组。正常对照组细胞行常规培养72 h,高72 h组细胞行高培养72 h,高48 h组细胞先常规培养24 h再高培养48 h,高24 h组细胞先常规培养48 h再高培养24 h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2蛋白表达。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组,分别同前培养48 h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62蛋白表达(以绿色荧光表示)。取细胞,分为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iRNA)组、P62-siRNA-1组、P62-siRNA-2组、P62-siRNA-3组,并转染相应试剂,于转染后72 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2蛋白表达。取细胞,分为正常+阴性对照siRNA组、正常+P62-siRNA组、高+阴性对照siRNA组、高+P62-siRNA组,并行相应处理,于转染后72 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2蛋白表达;行划痕试验检测并计算划痕后24 h细胞迁移率(样本数为9);在活细胞工作站下,观察3 h内细胞运动范围并计算运动速度(正常+阴性对照siRNA组、正常+P62-siRNA组、高+阴性对照siRNA组、高+P62-siRNA组观察细胞数分别为76、75、80、79个)。取细胞,分为正常+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高+PBS组、高+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行相应处理后,于培养48 h,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P62蛋白表达。除划痕试验外,其余实验各组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24 h组、高48 h组及高72 h组细胞P6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1)。培养48 h,高组细胞中P62的绿色荧光强于正常对照组。转染后72 h,与阴性对照siRNA组比较,P62-siRNA-1组、P62-siRNA-2组和P62-siRNA-3组细胞P6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1)。转染后72 h,与正常+阴性对照siRNA组比较,正常+P62-siRNA组细胞P6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高+阴性对照siRNA组细胞P6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与高+阴性对照siRNA组比较,高+P62-siRNA组细胞P6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划痕后24 h,与正常+阴性对照siRNA组[(55±7)%]比较,正常+P62-siRNA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72±14)%,P<0.01],高+阴性对照siRNA组细胞迁移率明显下降[(37±7)%,P<0.01];与高+阴性对照siRNA组比较,高+P62-siRNA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54±10)%,P<0.01]。观察3 h内,高+阴性对照siRNA组细胞运动范围较正常+阴性对照siRNA组缩小,正常+P62-siRNA组细胞运动范围较正常+阴性对照siRNA组增大,高+P62-siRNA组细胞运动范围较高+阴性对照siRNA组增大。与正常+阴性对照siRNA组比较,正常+P62-siRNA组细胞运动速度明显增加(P<0.01),高+阴性对照siRNA组细胞运动速度明显下降(P<0.01);与高+阴性对照siRNA组比较,高+P62-siRNA组细胞运动速度明显增加(P<0.01)。培养48 h,与正常+PBS组比较,高+PBS组细胞P6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与高+PBS组比较,高+NAC组细胞P6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培养48 h,高+PBS组细胞中P62的绿色荧光强于正常+PBS组,而高+NAC组细胞中P62的绿色荧光弱于高+PBS组。结论在HaCaT中,高微环境可促进P62蛋白表达;敲减P62蛋白可促进其迁移并增加运动性;高微环境下活性氧增加可能是P62表达增加的潜在机制。

  • 标签: 糖尿病足 活性氧 细胞迁移分析 P62 高糖 创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