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总结分析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细胞型,T-ALL)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学特征,比较化疗与移植组患者的疗效,以阐述影响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初诊成人T-ALL共计22例,根据MICM分型检查结果确诊。所有患者采用VDCLP方案诱导化疗。巩固治疗阶段,根据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高强度联合化疗将患者划分为移植组或化疗组。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有关数据。临床特点及疗效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生存分析采用生命表法及Kaplan-Meier法,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不同组别的差异检验采用log-rank法。结果表明:①22例患者中位年龄23.5(16-63)岁;起病时脾肿大者15例,脾大患者无事件生存(EFS)期和总体生存(OS)期较无脾大患者明显缩短(EFS:11.6个月vs56.7个月,P=0.014;OS:14.7个月vs57.0个月,P=0.013);中位白细胞(WBC)计数为148.82(5.51-546.0)×109/L,其中15例起病时WBC≥80×109/L,这些患者的EFS时间和OS时间明显缩短(EFS:11.8个月vs47.1个月,P=0.021;OS:16.1个月vs47.4个月,P=0.050);中位血小板(Plt)计数为55.36(14-160)×109/L,其中6例起病时Plt≤30×109/L,这些患者EFS和OS时间较短(EFS:8.4个月vs30.0个月,P=0.033;OS:11.4个月vs32.6个月,P=0.035)。②22例中pro-T2例,pre-T14例,皮质T3例,髓质T3例;早期表型(pro-T&pre-T)与晚期表型(皮质和髓质T)相比,晚期表型者的EFS和OS时间明显延长(EFS:25.8个月vs14.9个月,P=0.035;OS:28.2个月vs18.7个月,P=0.028)。③染色体核型结果可供分析的19例,包括正常核型12例、异常核型7例(其中复杂核型3例,亚二倍体2例,假二倍体2例)。正常核型组与异常核型组在EFS和OS时间方面没有明显差异。④诱导化疗总完全缓解(CR)率为72.7%,中位缓解时间为18.0个月。22例患者1年及3年EFS率分别为57.9%和23.0%,1年及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细胞 临床特征 免疫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