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蜗神经动作电位(cochlear nerve action potential,CNAP)监测在前庭神经鞘瘤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听力保护的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经乙状窦后入路行肿瘤切除的前庭神经鞘瘤患者,术前存在可测听力[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AAO-HNS)分级C级(含)以上],术中实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联合CNAP监测,CNAP监测采用颅内电极持续监测与手持式探头定位监测相结合。按照术后听力是否保留分为听力保留组和听力未保留组,应用SPSS 23.0软件分析比较两组间CNAP及BAEP波形参数的差异。结果共54例患者完成术中监测且资料收集完整,其中男性25例(46.3%)、女性29例(53.7%),年龄27~71岁、平均46.2岁,肿瘤最大直径(18.1±5.9)mm(范围10~34 mm)。肿瘤均全切,术后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Ⅰ~Ⅱ级。54例患者听力保留率为51.9%(28/54)。手术中,切肿瘤前BAEP波形V波引出率为85.2%(46/54),肿瘤切除后听力保留组BAEP波形V波引出率为71.4%(20/28),听力未保留组V波均消失。54例患者术中均可引出CNAP波形,肿瘤切除后两组患者CNAP波形参数具有差异:听力保留组波形为三相波和双相波,而听力未保留组为低平波和正向波;听力保留组肿瘤切除后N1波幅明显高于切肿瘤前[14.45(7.54,33.85)μV比9.13(4.88,23.35)μV,P=0.022],而听力未保留组肿瘤切除后N1波幅较切肿瘤前明显下降[3.07(1.96,4.60)μV比6.55(4.54,9.71)μV,P=0.007];组间比较,肿瘤切除后听力保留组N1波幅明显高于未保留组(P<0.001)。结论BAEP联合CNAP监测有利于术中听力保护,应用定位监测可提示术者避免损伤神经;肿瘤切除后,近脑干端CNAP波形及N1波幅,对预测术后听力保留状态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前庭神经鞘瘤 耳蜗神经 动作电位 诱发电位,听觉,脑干 监测,手术中
  • 简介:论述了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零线电位升高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介绍了防止零线电位过份升高应采取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 标签: 电位 负载 接地
  • 简介:众所周知,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一种极限强度的竞技运动,从而也就对运动员的心理承受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尽管如此,在实践中这一点都不被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和个别的教练员、体育教师所重视,因而在比赛中屡尝败果的例子也就比比皆是了。

  • 标签: 田径 教学 训练 心理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特点、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者中有74例选择开颅手术治疗,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治疗者67例,非手术治疗者6例。经GCS评分,良好47例,一般20例,中残2例,重残2例,死亡9例。结论正确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以及老年患者的脑萎缩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颅脑外伤 临床治疗
  • 作者: 刘羽阳 李宗源 李昉晔 姚安会 张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北京 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85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北京 10085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北京 100853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郑州 450013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神经纤维瘤病2型(NF2)的基因突变特点,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诊治的12例儿童NF2患者(儿童组)的临床资料。纳入同期治疗的20例成人NF2患者(成人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首发年龄、诊断年龄、诊断延迟时间、首发症状、NF2相关病变、NF2累及系统及手术干预次数等临床资料。对25例患者的外周血样本(其余7例于外院行二代测序)和41例患者直系亲属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初步筛选共有基因突变。比较儿童组与成人组NF2基因突变类型和严重等级的差异。结果与成人组相比,儿童组患者首发症状年龄[分别为(33.4±8.3)岁、(11.3±4.4)岁,P<0.001]、确诊年龄[分别为(37.6±8.4)岁、(18.9±4.4)岁,P<0.001]均更早,儿童组平均诊断延迟时间大于成人组[分别为(7.6±4.3)年、(4.2±3.0)年,P=0.014];首发症状比较中,儿童组比成人组以非听力相关症状起病者(比例分别为9/12、3/20,P=0.002)和以皮肤症状起病者(比例分别为6/12、1/20,P=0.006)均多;儿童组有非前庭神经鞘瘤(分别为6/12、1/20)、脊柱脊髓病变(分别为9/12、4/20)、皮肤病变者(分别为10/12、4/20)所占的比例均高于成人组(均P<0.01);儿童组中疾病累及系统数多于成人组(P<0.001);儿童NF2相关干预次数为(2.3±1.2)次,与成人组的(1.2±0.7)次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NF2基因突变的比较中,儿童组比成人组无义突变(比例分别为6/12、3/20,P=0.049)、截短突变(比例分别为7/12、3/20,P=0.018)及基因突变严重等级为3级者(分别为7/12、3/20,P=0.018)所占比例均高。结论初步推断儿童型NF2发病年龄早,诊断延迟时间长,以皮肤等不典型症状起病者多,常伴多系统受累,基因突变分级高,需积极干预并制定长期管理计划。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2型 儿童 疾病特征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 2016年 10月 -2017年 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外科治疗, 4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 95.0%)显著高于对照组( 80.0%)(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清醒时间( 49.6±4.9) h、 GCS评分( 12.5±2.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并神经外科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压氧并神经外科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食管裂孔疝分为4型,其中Ⅰ型滑动疝最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目前国内外学者倾向于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但是对于此类功能性手术,需要兼顾疗效和神经保护。因而对术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故临床医师有必要掌握迷走神经解剖学走行及其与周围脉管系统的关系,明确保留迷走神经的必要性,为食管裂孔疝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就食管裂孔疝术中迷走神经保护及解剖学走行作一简述。

  • 标签: 疝,食管裂孔 迷走神经 解剖学 神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