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细电子支气管镜在气管支气管结核精准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二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经常规支气管镜未诊断但经超细支气管镜诊断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33例作为病例组,对同期入院的经常规支气管镜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以相同年龄、性别为配对原则随机选择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病原学检出率及直视观察气管支气管病变阳性率。并对病例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表现、气管镜下表现及治疗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0~4级支气管镜下表现符合气管支气管结核镜下诊断标准,病例组不符合,但病例组5~10级支气管镜下表现符合该病镜下诊断标准。病例组病原学检出率(75.76%,25/33)与对照组(78.79%,52/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7,P>0.05)。病例组患者以咳嗽(90.91%,30/33)、咳痰(60.61%,20/33)为常见临床症状;结节影(84.85%,28/33)为常见影像表现;Ⅳ型(瘢痕狭窄型)(51.52%,17/33)为常见气管镜下分型;病变好发部位:上叶尖后段>背段>舌段/中叶>基底段。结论超细支气管镜检查可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变诊断阳性率,但不能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原学检测阳性率。若影像学符合气管支气管结核常见表现,但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无明显异常,可换用超细支气管镜检查,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检出率。

  • 标签: 支气管镜 超细电子支气管镜 气管支气管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内本院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工作,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整体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可以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心血管内科 重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用于重症监护病房(N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我院呼吸与危重症科NICU收治的60例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行舒适护理、常规护理,对比组间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入住NICU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率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NICU护理中对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显著提升其护理效果。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气管插管 有创机械通气 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