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作者: 沙漠 丁真奇 洪海森 聂凯 林吓聪 邵建川 宋伟 康两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外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漳州 363000,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普外科,漳州 363000,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泌尿外科,漳州 363000,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整形科,漳州 363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平面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重建的临床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连续收治的27例因骶骨原发或继发肿瘤骶骨肿瘤切除术和软组织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16例,年龄(46.2±23.6)岁(范围:16~72岁)。根据肿瘤部位和组织缺损大小选择骶棘肌、臀大肌、腹直肌等进行软组织重建,并进行术后随访。收集患者的手术方法、术中情况、并发症、疾病转归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27例骶骨肿瘤患者中,肿瘤平面位于S1 8例,S2 5例,S3及以下14例;肿瘤体积≤400 cm3 12例,>400 cm3 15例;手术时间[M(IQR)]100(90)min(范围:70~610 min);术中出血量800(1 600)ml(范围:400~6 500 ml)。软组织重建采用经腹腹直肌转移修复术2例,腹膜外腹直肌转移修复术1例,臀大肌转移修复术5例,臀大肌推移修复术13例,骶棘肌转移修复术6例。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1例,皮缘坏死4例,术后3年因内固定物断裂发生迟发型感染1例,感染均治愈。术后随访时间为(35±21)个月(范围:6~98个月),其中复发6例,2例尤因肉瘤患者术后1年发生肺转移后死亡,4例转移癌患者死于原发病,其余患者无病生存。结论根据骶骨肿瘤位置、组织缺损大小等选择不同的软组织重建方式填塞肿瘤切除后死腔,可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骨肿瘤 骶骨 软组织重建 深部感染
  • 简介:摘要随着以程序化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化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为主的药物开始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不典型肿瘤治疗反应的出现给实体肿瘤评价指南(RECIST)带来了挑战。肿瘤免疫反应评价指南涵盖了新型肿瘤治疗反应,但是缺乏大样本下的证据支持。与此同时,新型影像学技术如影像组学、能谱CT、DWI、分子影像在评估肿瘤治疗反应及预测疗效中的优势逐渐显现。本文对各版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在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影像学技术在肿瘤治疗反应评价以及免疫治疗效果预测中的价值、前景及挑战。

  • 标签: 肺肿瘤 免疫疗法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实体肿瘤评价标准